[转载]【美国】美国最美的公路——1号公路

标签:
转载 |
分类: 旅游 |
这条著名的公路北起旧金山以北的Leggett, 南达洛杉矶南部,沿着太平洋海岸线蜿蜒起伏,所以也被称为Pacific Coast Highway (PCH)。有人描述它“一边是碧波万顷的太平洋,一边则是陡峭高耸的悬崖山脉”,这也成为我们美国自驾游中的最后一段路程,经由一号公路由洛杉矶返回旧金山。
出发的这天早上,细雨蒙蒙,云雾氤氲,小费一番周折,我们终于开上了PCH。右边的山上点缀着一间间别墅,”面对大海,春暖花开“,据称是洛杉矶真正的富人区。
开始的两个小时,公路和缓地沿着海岸线延伸,路边时不时掠过几个安静的小镇。
偶尔一束金色的阳光冲破云层,照在崖壁上,
海边的小岛如同海市蜃楼,美丽得有些不真实。
我们停歇的第一站是SANTA BARBARA,一个典型的滨海小镇。 高高的棕榈树,白色的房屋,赭红色的屋顶,干净的街道。
这是镇上最推荐的一处景点,实际上是小镇的市政厅和法院所在地。
这可是还在使用中的法院啊,亮着的灯箱上写着”庭讯进行中”,外面有几个人踱来踱去,大概关切着进行中的案情。
漂亮的教堂和塔楼。
这是当地的警车, 看起来很可爱。 趁着警察叔叔等红灯,偷拍了两张。
小镇的人力资源部。 广告画上人面部的喜怒哀乐让人印象深刻。
本来到这里是要吃顿午餐的, 但是时间尚早, 餐厅都没有开张, 只好找了间咖啡店, 吃了一顿简便的早餐。
在这里,也发生了我在整个美国旅途中最不愉快的一件事。我们将车停在沿海边的公路一侧,前前后后也停了一两辆车。下车的时候我特意看了下路边的标识,写着上午9点到下午4点间免费停车,就放心地在小镇巡游。走了不远,看到一家Information,带着从新西兰回来对信息中心的美好印象,我溜达进去想征询一下当地工作人员的建议。
离开Santa Barbara,天色越见阴沉,风起云涌,也许是心情不佳,眼中的景色也少了几分生气。海滩上懒洋洋躺成一片的海象,正值繁殖期。
两三个小时后, 接近Big Sur,天色略微放晴,心情也渐渐好转。这里是美国的国家公园之一,还曾入选”全球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水色如烟,山势也越发险峻起伏。
这附近有几座相似的拱形桥, 不知道这座是不是就是Big Sur有名的地标性Bixby Creek Bridge。海水呈现淡淡的柔和的绿色,清冽而温润。
这样的景色,让每个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在天地之间舒展自我。 这个不知道哪个国家来的背包客, 一骑单车,风尘仆仆。
接下来的一段路,景色美则美矣,但山路也千回百转,打点精神,小心应对。待开到Carmel小镇附近,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这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教堂的访客中心,一位好心的美国大嫂,热心地为我们指明了去往17 Mile Drive的方向,还免去教堂公园的门票,让我们使用里面的洗手间。她的热情友好,总算让我因那个倨傲的美国老太太而产生的愤懑之情得以化解。
进入17 Mile Drive,这是一段沿弧形半岛的公路,也是西海岸最美丽的一段海岸线。买了门票,我们得到一张详细的地图,标示着里面的行车路线和每一处观景点的介绍。随着一段盘旋的公路,车子一直开到海滩边。海天一色,这里的景色让我想起新西兰,好像没有了这一路美国之行的粗犷,而多了几分细腻。已过旅游旺季,整个17Mile Drive里人迹稀少,给这景色更增添了几分荒芜感。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可能正好位于海角,海风很大,寒意逼人,我们又早已是饥肠辘辘,只在每一个观景点匆匆一瞥。
下面左图是著名的“孤独的柏树”,据说已经在这风急浪高的海岸边矗立了250年了。右图是另一个景点“幽灵树”,在海风洗礼下形状诡异的枯枝。
耐不住“饥寒交迫”, 我们匆匆闯入一家高尔夫球俱乐部。
这里的球场可是全美最顶级的球场之一,也是世界高尔夫巡回赛的一站。如茵碧草,烟波浩渺的大海,耸立的柏树,在这里打球该是一桩赏心乐事。
看到墙上的照片了吗, 泰格伍兹曾多次在这里参加比赛。
这样高级别的会所, 价格自然也不菲,我们在这里吃了旅途上最贵的一顿晚餐,可惜味道差强人意。
离开17Mile
Drive,我们也离开了一号公路,取近途开往旧金山。但后来查阅资料才发现,金门大桥一段实际上也是1号公路的一部分。所以就用几张初到美国第一天拍的金门大桥作为这篇游记的结束吧。
顺便感谢下我的游伴,还有她好脾气的二哥,让我们的美国之行变得更为轻松。
其它博文点击标题
【西班牙】
没有年时流逝(塞哥维亚之一)
塞哥维亚的烤乳猪和Parador
【法国】
【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