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冬天巴黎法国卢浮宫凯旋门 |
分类: 巴黎与瑞士-冬天的欧洲 |
卢浮宫
在巴黎,好像不管你怎么走,走着走着,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会来到卢浮宫脚下,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在巴黎的四天,我们每天到此一游,或南北纵贯,或东西横穿,由外及里,阴晴晨昏,也算不辜负这座人类文明史上的杰作了。
第一眼看到贝聿铭先生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比想象中更觉得震撼。简洁现代、几何形状的玻璃金字塔,连同周围呈三角形的水坛,与古老宏伟、雕刻繁复精美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给古老的卢浮宫增添了耀眼的光芒。据说当年,曾经有90%的巴黎人反对这一设计,但最终贝先生征服了法国民众的心。
我与卢浮宫的亲密接触。
在卢浮宫侧翼高大的回廊下,有一家位置得天独厚的咖啡厅,半露天,隔着半道玻璃墙,就可以安逸地欣赏眼前的金字塔和广场上的人流。
真正专访卢浮宫,已经是我们在巴黎的第三天。早上7点多,天还没亮,我们已经到达卢浮宫前的广场上。这里几乎空无一人。晨曦微微照亮玻璃金字塔,天空如丝绸一般顺滑,此时的卢浮宫没有了前几日的人潮涌动,让人忍不住屏息静气,生怕扰动了它的美丽。清晨时刻的云影瞬息万变,从仍是夜色刚刚开始褪去的深蓝,到曙光初现的淡紫,再到那明亮的蔚蓝,像是各色的水彩不断殷过了纸面,淡然化开;而透明的金字塔和水面也不断地被天色云影染上不同的光泽。站在宫殿的环绕的广场上,冬日微凉的空气里,云影的不断交叠中,放任我们去感知纵越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岁月流转。
与清晨的卢浮宫合照留影。
从任何一个角度观看, 玻璃金字塔都和古老的建筑形成和谐的对立。
卢浮宫附近的街区。拍过卢浮宫前的晨曦,我们到照片上那家亮着灯的小咖啡馆吃了一顿早餐,等待卢浮宫开门。早餐和在这里的每日一样,都是传统的法式面包,果酱,黄油之类,唯一觉得巴黎街头这些小餐馆中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咖啡,口感醇厚细腻,让人感觉不像是在这样随意一家街边的小馆子里就有的好东西,大约这也是为什么巴黎人喜欢在这样的街边小馆子里要一杯咖啡,来享受晨曦初现那一时刻吧。
吃过早饭, 回到广场上, 天色渐亮, 等待参观的人已经排起长龙。
终于踏进这座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殿堂之一,不由得还是有几分激动。
卢浮宫内部的倒三角设计,上面的光线洒下来, 真的好像是一座圣杯。
静静俯瞰着卢浮宫广场上的人流
馆内的珍品众多, 就不一一呈列了。 只略放上几张, 让大家稍加感受内里的气氛。
气势宏伟的中庭设计。
卢浮宫里人流最集中的部分,大概莫过于蒙娜丽莎面前了。来自世界各地,爱好艺术的抑或不爱的,都蜂拥而至,渴望一睹其芳踪。但这幅画的尺寸并不大,又保护在一层玻璃之下,在拥挤的人潮之下,实在难以真正体会其动人之处。还是踏踏实实买个冰箱贴回家,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卢浮宫里的礼品店。 旁边不远处就是邮局, 可以盖上卢浮宫的纪念章, 遗憾的是从这里寄给自己的一张明信片始终没有收到。
走马观花,在卢浮宫里匆匆走了一圈,出来却发现天放晴了。这是在巴黎四天来唯一的一个晴天。极目远眺,仔细辨别,可以看到布鲁塞尔小凯旋门、协和广场的摩天轮、凯旋门和远处的拉德芳斯新区。
阳光下的卢浮宫
凯旋门
凯旋门是当年拿破仑为纪念打败俄奥联军而下令修建而成, 以期迎接日后凯旋而归的将士。
凯旋门内侧刻着随拿破仑出征的将士名字以及96场胜战的名录。凯旋门正下方,有一座无名烈士墓,地上嵌着红色的墓志:"这里安息的是为国牺牲的法国军人。"
攀爬凯旋门是一件颇为辛苦的事情,狭窄的昏暗的旋转石阶,好像无穷无尽。但终于攀上顶层,眼前看到的放射状的巴黎街区,几百年来几乎原封未动地保留下来。每一幢古老的建筑都好像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悠长的故事。
俯瞰夕阳余晖下宽阔的香榭丽舍大街。
在凯旋门上看过日落下来正准备离开,却看到香榭丽舍大街上有很多警察在维持秩序。原来当晚有个老兵纪念仪式。看到很多白发苍苍、耄耋之年的老人,穿着军装,腰杆笔挺。这座拿破仑下令修建以彰耀武功的凯旋门,留给法兰西民族的不仅是拿破仑时代的显赫战功,也混杂着那之后法兰西民族所经历的屈辱,至今,更多留下的应当是缅怀一个民族的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