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刚过,寒露节气就到了。寒露时分,太阳到达黄经19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文/菡月
寒露是秋季倒数第二个节气,此时,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水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天文专家表示,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是指寒冷。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这时的天气明显变的寒冷了,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而称为寒露。
民谚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说,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中医养生专家提醒说,寒露过后,天短夜长,要注意早睡晚起(阳光出来露水下去之后),不要熬夜。晚秋昼夜温差变化增大,大家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风起也容易燥,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补,可以适当吃些豆制品,核桃,芝麻,藕,百合,蜂蜜,蔬菜水果,食用菌,谷物等,以养阴润燥。
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防寒准备,以提高免疫力。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锻炼可预防感冒等疾病。
此外,寒露已是深秋,树叶将由绿转黄,秋风起,一些人的心情会变得忧郁,这时,要注意晒太阳,吃全麦面包、香蕉等,补充5-HIT(5-羟色胺),以改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同时,与家人朋友多交流,保持快乐的心情。
更多秋季养生保健内容,见:《一年四季说养生·秋》。

菡月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
来源:菡月养生保健堂
相关阅读:
养生专家杨力谈秋分时令的养生饮食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养生
9种滋阴润肺食物去火美颜抗秋燥(多图)
秋季饮食与养生
雁引秋心去——中秋时节话养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