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教育考研xx高三科代表厦门 |
分类: 教育杂说 |
高三毕业生该用什么心态“等待放榜”
前两天,我正在喝喜酒,收到一个正在等待放榜的男生的短信。我看区号,是厦门的,知道他去厦门走亲访友了。我正读他的短信,他补了一条过来,让我不要回复,因为电话是别人的,我还是回了,于是他写了第三条过来。短信是这样的:“罗老师,我是邱XX,有空就看我的短信。我现在好怀念上课的感觉,尤其是上你的课。跟你接触越久我越喜欢你了,我下次打电话给你。”“不是我的电话,不用回,谢谢,你的学生,邱XX。”我简要回复“谢谢,我也想大家。”“老师啊!我想刚开学比较不喜欢你,还拒绝当你的科代表,后悔啊!高考怎么就结束了?我好想再去上课……”
回家躺在床上,心真的翩翩起来:这个班,本来要我做班主任,我当时刚辞了年段长,做班主任和做年段长一样累,医生说我的中耳炎不能太累,要尽量多休息,所以……但我从教20来年,都是用心去对待学生、对待工作的,因此我并没有仅仅把自己当成科任老师,而是尽自己力所能及做一些班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从去年七月高三开学以来,我每个周六的早晨都会到班上和他们一起早读,周六早晨学校是不要求到班上集中早读的,但很多学生都会自觉地到班上。我跟他们说:“我每个周六早晨都会来班上,你们能来的同学也尽量来。”我不是要讲课,而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始终和他们在一起的鼓舞。我的特点是,刚接触觉得我严肃,越久越觉得我和蔼可亲。我对学生一视同仁,连班上有我同村的一个侄儿辈的男生和一个侄女辈的女生他们都是等前些天开玩笑地说出才知道。至于科代表和另外几个同学,高二或高一时就是我教,心里不免多一分记挂,但我除了让他们多干些活,他们没享受任何的优待。我想,像上面发短信的邱XX同学,大概是终于认识了我的为师风格,并且表明了他的对我的认可、反思和怀念。当然,一切都已经过去,而过去了的,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邱XX同学是一个刻苦的同学,很踏实。从他的短信,我感觉他目前很空虚,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所以也很怀旧。这可能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可能是不间断地奋斗了三年突然“闲”下来的所有高三同学的通病,也包括我这个老师。其实,虽说考完试,卷还没改出来,放榜时间还没到,但并不是无所事事的,一个有人生规划意识和理想志向的人,可以用这段时间做很多有意义的事。
比如,走走亲友。邱XX同学就是这样做了,其它同学应该也都会这样。这是很好的,走亲友的过程中,可以增进三年来只顾学习而落下的亲情,还可以增长见闻,体验生活。
比如,参加体育锻炼。三年高中,虽说是长身体的时候,但锻炼时间肯定不够,正好现在有时间了,弥补一下平时锻炼的不足,培养一两种体育爱好,也许还能对人的终生有益呢。
比如,可以看看“闲书”。三年高中,除了语文老师逼着看那几部要考的名著,其它闲书都没时间看。这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除了知识性的杂志,更可以专读一两个大块头的巨著,以丰富人生底蕴。当然,不要把看书当成任务,否则就索然无趣了。
也可以给自己估估分。这方面可能很多同学都会做,但从以往的经验,估得准的人很少。所以也别太再意。但闲着也是闲着,不妨估一下,只是要正负取值范围都扩大一些,以提高准确度。
估了分,就去了解一下住年高校录取分数线。可以预想一下,自己的分数能报哪些学校、哪个专业。当然,报志愿有报志愿的一般原则,包括兴趣原则、学校原则、专业前景原则、学校所在地原则、经济原则、父母亲人原则等等。
当然,我们要做好各种打算。你的成绩有可能高到你想不到,也有可能低到你想不到。这两种打算都要有,但要有平常心。如果成绩高出预料,肯定皆大欢喜,这不要花多少心思去想。成绩低得离谱的准备却不能没有。你可以这样问问自己:如果分数真的只有这么几分,我应该怎么办?这样多想几次,放榜时如果发现自己考得不理想,也就有心理准备了,也就不会沉缅在痛苦中了,也就能更好地选择下一步操作了。
谈到放榜后如何避免成绩不理想可能带来的痛苦,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要有平常心。人生起落都是平常事,分数高低怎么不平常?但高考只有一次(除了复读),既然命运选择了你,那就是要考验你的坚强。真金不怕火炼,逆境才出人才。再说了,现在的大学录取率那么高,只要你是一个想读书的同学,考个本三或大专总没问题吧?再退一万步说了,就算你连专科都上不了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有竞争,就有淘汰,只是我不幸被淘汰而已,仅此而已,因为现在的淘汰,也许意味着将来在另外的领城的成功。我时常想,我们现在的学生学习这么紧张,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升学竞争激烈,可是,我读书的时候,连小学升初中都是十几个选一个,比现在高考竞争激烈多了。三个镇,六、七十所小学,年段学生总数约三千多,可初中只收四个班,计一百八十人。我想,那时各地情况可能都一样。可是,我们考上了,现在是一种生存状态,那些连初中都没考上的人呢?不也是一种生存状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