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桐城一派蔡振华分管足球乒乓球举国体制体育 |
分类: 天下足球•一网打尽 |
小球能转动大球吗?
文/桐城一派
今天你“举国”了吗?
崔举国走了,据说是年纪到了,被退休了;蔡举国来了,据说是因为年富力强,因为金牌教头,所以,总局看好他。
近20年来,主管中国足球的官员一茬又一茬,而出身更是五花八门,排球出身的袁伟民,搞政策法规的阎世铎,研究孙悟空产权归属的谢亚龙,滑冰的南勇,划水的韦迪。而结果呢,女排精神把足球练成疯狗精神,阎政治的抽签足球过把瘾就死,谢奥运的叉腰肌将中国足球输了个底朝天,南头的速度滑冰一不小心把自己滑进了局子里。
至于韦迪,他什么下场,时间会证明一切。
总局历任分管足球的领导中,袁伟民其实是个花瓶,摆设而已,尽管长期兼任足协主席一职,挂羊头卖狗肉的干活,几乎从不过问足球事务,如果不召开足代会,谁还记得他是足协主席。崔大林不同,这位曾经缔造了辽足十连冠神话的功臣,视足球为亲生儿子,指手画脚,亲力亲为,近10年的中国足球,无不印刻着崔大林的痕迹。如今,“被退休”的崔举国,连同他的“十连冠”贞节牌坊一起灰飞烟灭。
现在,中国足球进入了蔡振华时代。乒乓球运动员出身的蔡导,以治军严谨、铁腕手段著称,其执掌国乒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有目共睹,是继袁伟民之后从运动员、教练员一步步走上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岗位的又一成功范例。蔡指导之所以取得成功,这跟乒乓球实行举国体制是分不开的。如果说崔大林是彻头彻尾的举国体制决策者,那么蔡指导就是举国体制的执行者和实际受益者。
有人说,蔡导分管足球后,可以将乒乓球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足球上来,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好,但问题是怎么移植?先不说乒乓球和足球有没有可比性,光是学“正定集训”,足球不是又将走到计划经济时代封闭训练的老路上吗;学乒超联赛,中超联赛还不如改成室内五人制足球联赛算了;学蔡指导的“棒打鸳鸯”法,那些血气方刚的足球运动员不疯才怪,又将诞生一个“不办酒席不算结婚”的马林也未可知。
其实,蔡指导的成功经验还是值得总结的。蔡指导对乒乓球的最大贡献不是那一抓一大把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以及屡屡蝉联象征最高荣誉的斯韦斯林杯和考比伦杯,而是世界不跟中国玩了。如果蔡指导有朝一日把中国足球练成乒乓球那样独孤求败,巴西、阿根廷、西班牙、荷兰等豪强从此不玩足球,那真的善莫大焉。这个可以有吗,这个真没有。
玩得好小球的不一定玩得好大球,这跟马拉多纳是个好球员但不一定是个好教练是一个道理。
蔡指导,悠着点您那。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e374fa0100juza.html)
-
【G组不是G点
~~~~~~~~~~~~~~~~~~~~~~~~~~~~~~~~~~~~~~~~~
情感强文,总有一款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