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原型是孙悟空
(2009-07-17 08:04:01)
标签:
武松水浒人物分析文化 |
也许大多数朋友都没有注意到,施耐庵在塑造武松的形象时,借鉴的人物原型是孙悟空。如果不信,就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他们拥有相同的名号。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另外一个名号就是“孙行者”。而在《水浒传》里,武松的前面往往要加上一个名号,也是行者,是为“行者武松”。
其次,他们都带着箍。
孙悟空带的是“紧箍”,武松带的是“铁界箍”。
第三,他们的名字读音非常接近。
即使是用现在的普通话来念,“悟空”和“武松”的读音都是非常接近的,WUKONG与WUSONG,甚至只相差了一个字母。如果用山东话来念的,悟空和武松的读音就更加接近了。
第四,他们的历程大致相同。
孙悟空被观音和唐僧哄骗带上紧箍以后才真正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征途,而武松也是在第三十一回被张青和孙二娘夫妇装扮成“行者”以后开始正式走上梁山聚义、接受招安、西征方腊的道路。这里面,带箍成为行者相同,西征的经历相同,甚至连“超度”他们的人物的性别也相同。而且,超度武松的主谋孙二娘和超度悟空的主谋观音一样,也是女性。更有意思的是,出主意让武松成为行者的二娘竟然还姓孙。这些都是非常富有意味的“巧合”。
第五,他们的归宿是相同的。
西天取经成功以后,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而西征方腊结束后的武松也在六合寺出家成为了真正的僧人,入了“佛门”。
第六,他们的本质相同。
我们知道,孙悟空的本质就是“火眼金睛”和“铜头铁臂”。而武松呢,《水浒》在描写他的时候也非常注重突出这两方面。
小说第二十三回,对于初次亮相的武松是这样描写的: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请注意这两个句子,“一双眼光射寒星”和“骨健筋强”,和孙悟空何其相似。而到了第三十一回武松扮成行者之后的描写就更加明白和露骨了:
“额上界箍儿灿烂,依稀火眼金睛。身间布衲袄斑斓,仿佛铜筋铁骨。戒刀两口,拿来杀气横秋。顶骨百颗,念处悲风满路。神通广大,远过回生起死佛图澄。”
如果单独把这段话调出来,很多人都会以为说的是孙悟空呢。其实不是,说的正是打虎英雄武松,在这里,他活脱脱就是另一个孙行者:头上灿烂的箍儿,依稀的火眼金睛,仿佛的铜筋铁骨。这些描写,都顽强的指向另一个神话英雄:孙悟空。而张青和孙二娘夫妇看着武松的行者打扮,又说了一句更直接的话:“两个喝采道:‘却不是前生注定!’”
当然,《水浒》毕竟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不是神话小说,因此,施耐庵只能用“依稀”、“仿佛”等字眼来提醒读者,在他的眼中,武松就是人间的悟空,是那个勇敢而忠诚的行者。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