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否定“旧红学”的错误方法

(2007-10-31 02:29:34)
标签:

人文/历史

红楼梦

附会

旧红学

新红学

分类: 文化艺术
 “红楼附会学”三阶段之二:否定旧红学

 

    “旧红学”是指“五四”以前的红学,蔡元培先生可算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新红学”是指以胡适为代表的新派人物建立的“红楼附会学”。在介绍胡适的“新红楼附会学”之前,先介绍一下对于“旧红学”的各种否定理由。有些否定理由是胡适提出的,有些并不是,孰不一一标明。
    前文讲到,旧红学附会之一是将《红楼梦》视为明珠的家事,这种附会认为,纳兰性德就是贾宝玉。在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后来读八股、考科举;在现实中,纳兰性德也是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科举,15岁中举人,16岁中进士。在纳兰性德的诗作中,很多都提到“红楼”,例如“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夜半灯”,“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今宵便有随风,知在第几层”等。包括小说《红楼梦》中著名的“葬花”片断,最早也出自于纳兰性德的诗作。加上明珠荣华富贵的家事,与小说中的荣国府、宁国府、大观园也很像,因此,附会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那么,“新红学”如何推翻这种附会呢?“新红学”指出,纳兰性德31岁死了。当时,他的父亲明珠正是极盛的时代,任大学士加太子太傅,不久又晋升太子太师。因此,纳兰性德不可能有小说中后来败家的经历。再则,“新红学”指出,纳兰性德中举人时的岁数与贾宝玉不符,所以,纳兰性德不是贾宝玉。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荒唐的事实,推翻旧附会说的前提是,旧附会说中的历史与小说情节不符。这个事实显示了日后“新附会说”极为强烈的潜意识:《红楼梦》就是历史。在这个意义上,“新附会说”与“旧附会说”其实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换一个附会对象而已。
    顺便讲一下纳兰性德的一段逸事。在清朝的一个“笔记”中,曾经提到,纳兰性德喜欢一个女人,并有婚约。结果这个女人因皇宫选秀,被纳入宫中,两人天各一方。后来,纳兰性德买通喇嘛,身披袈裟潜入宫中,与心上人见了一面,但没能说上话。这个传说,最初也被附会成《红楼梦》中的很多细节,例如黛玉之死、马道姑、宝玉游幻境、宝玉出家等等。之所以要在这里提一下,是想预先告诉大家,到了20世纪90年代,有人根据这段传说,附会出一个“惊天秘密”:曹雪芹是杀人犯,曹雪芹谋害了雍正!以后再详说。
    “新红学”否定顺治与董鄂妃的说法,用的也是历史考证的方法。“新红学”首先接受董鄂妃就是董小宛的说法,然后考证说,顺治出生的时候,董小宛已经15岁。董小宛28岁死亡,此时顺治只有14岁,因此,顺治皇帝与董小宛不可能成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
    至于拿雍正继位来附会《红楼梦》,“新红学”没有严厉地猛批,因为,这种附会本来就很不明朗。但是,100多年后,刘心武在这个附会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他的“秦学”,还利用“百家讲坛”,将他的“大发现”大肆宣扬,闹得像真的一样。以后再说。
    后世还有人说,《红楼梦》说的是和绅(王字边,字库没有这个字,以“绅”代替,以下同)的事情,因为和绅有大小老婆24人,正好符合正副12钗的数字;和绅有个儿子叫玉宝,玉宝也有断袖之癖(同性恋),与贾宝玉相同,等等。“新红学”推翻和绅说的方法很简单,根据历史考证,小说的年代与和绅的年代不吻合。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新红学”从一开始就犯了一个和“旧红学”同样严重的毛病:拿历史与小说参照,如果历史事实与小说内容不符,旧附会说就被推翻。但是,小说就是小说,必然要虚构,如果小说等于历史,小说家岂不全都是司马迁?因此,小说必然与历史不符,用这种方式否定附会说,毫无意义。

    如果我们站在《红楼梦》只是一本小说的立场上,就很容易理解,小说也许有现实事件的影子,但不等于现实生活。如此简单的问题,旧附会说没搞明白,胡适的“新红学”也没有搞明白。以至于胡适借着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潮流,把他的这个错误变成了真理。再借着时代的政治变化,把“新红学”的附会学说,延续到今天,又被周汝昌、刘心武等人竭力地发扬光大,造成如今“红楼附会学”妖雾弥漫。
    回顾“新红学”对“旧红学”的批判,我认为,“旧红学”的附会传统是错的,“新红学”试图批判“旧红学”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新红学”在建立自己体系的时候,依然还是与“旧红学”一样的索隐、附会传统,结果只能是换汤不换药,旧瓶装新酒。这个错误就是造成当今“红楼附会学”泛滥成灾的源头。直到当年“新红学”的主要参与者俞平伯在临终前幡然悔悟,痛感自己贻害后人,仍然不能给现代“红楼附会学”降降温。至于胡适的“新红学”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科学”附会体系,明天接着说。

 

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附会传统

蔡元培的“红楼附会”说

否定“旧红学”的错误方法

胡适新红学,换汤不换药

王国维的“红楼梦”

曹雪芹是杀人犯?

《红楼梦》的圈套

鲁迅与《红楼梦》

小说不变世道变

“红楼附会学”的时代烙印

给曹雪芹找一串祖宗

《红楼梦》的版本常识

小说-小说《红楼梦》

为高鹗洗刷百年冤情

《红楼梦》被忽视的研究史

贾宝玉是舜帝吗?

红楼少男少女成人梦

不把红楼做历史

 

曹雪芹是“闲散人员”

票友、鬼市与赊账

青衣黄灯林妹妹

海选“红楼”梦幻组合

四大名著地位的变化

从曹雪芹故居到曹操墓
《红楼梦》中的儒佛道
《红楼梦》与命运
《红楼梦》的贵族观

《红楼梦》的少女崇拜流毒甚远
少女崇拜是贵族文化特征

《红楼梦》是青春文学吗?

 

诗歌天价拍卖说明了什么?

苦恋诺贝尔奖…金…奖

作家王蒙不懂职业道德

王蒙东施效颦学萨特

禁忌时代的爱情

过来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