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32)——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杂谈席慕蓉 |
分类: 近期新诗作 |
少木森《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32)——
读席慕蓉,让我想清了一个曾经不解的的问题——年轻人拥有青春,一直地朝前看,朝前奔,因此,能打动年轻人的多数不是那些回忆、回味,向后看的文字,而是一些热烈的憧憬、向往,向前看的文字。而席慕蓉的诗歌无论你怎么读,读出的多是“过来人”的味道,是“过来人”的情结。可是,席慕蓉的这种“回忆”、“回味”却打动了年轻人,曾经多少人捧读啊!为什么?恐怕用得着一句很“俗”的“创作谈”了——“文学不在乎写什么,而在乎怎么写”。
“过来了”,“回头看了”,会有两种人生不同境界的:一种是耿耿于怀,有着某种“情结”解不开,轻者怀旧恋旧,而不“向前看”;重者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另一种则拿得起放得下,一切无非过眼烟云,挥挥手不带走什么,甚至深挖记忆的矿藏,炼石成金。席慕蓉肯定属于后者,诗是从骨子里透出这气息的,对一些看似难放下的东西,席慕蓉是放下了,仰着头笑笑而已,虽然笑得有点儿苍凉,但毕竟是笑着的。
席慕蓉也有许多是“放不下的”,你看她写道:“他心中却只有一个遗憾/遗憾今生再也不能/再也不能/不能与她相见”(《重逢》)。再看《野风》:“就如那秋日的草原/相约着/一起枯萎去/我们也来相约吧/相约着要把彼此忘记”。彼此不能忘记,彼此“放不下”,才要再相约着“放下”,相约着“忘记”。《自传》一诗,更是直接说:“等待着/刺痛而又缓慢的侵蚀/等待着/将一切记录成/昨天”。一切属于昨天,可一切还是要“记录”啊,怎能忘记呢?
其实,这一些都是席慕蓉打心眼里觉得不该放下的,所以,她不仅不会忘记,她要深记着,还要提炼着,把沧桑化作丝丝缕缕淡淡的惆怅,用她的诗来说,就是:“我如金匠/日夜锤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诗的价值》)。
面对“痛苦”,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处于消沉低靡中,甚至悲观颓废,席慕蓉却将“痛苦”比喻为“金饰”,而且是在痛苦的过程中渐渐思索,可以看出席慕蓉对于“痛苦价值”的理解,也是人生在“遭遇痛苦”后应该汲取的“积极”营养,对年轻人、对后来人是会深深打动,深有启发的。
席慕蓉有专题之为“禅意”的诗,自然那是对禅意的“有意探索”、甚至是“刻意探索”了。然而,她有一些没有写明禅意的诗,却更禅意。自然灵动,如廓落长空,寒潭皎月,所以简简单单一二句话,常常直指人心,常常能够让人怦然心动。我觉得也可以平抚当代人内心的浮躁,可以说,那儿有沛然的清净禅意。(少木森)
附:席慕蓉的诗(五首)
席慕蓉(1943-),女,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定居台湾。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如歌的行板
一定有些什么
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不然
循序生长
而候鸟都能飞回故乡
一定有些什么
是我所无能为力的
不然
那样快
都已错过
一定有些什么
是我所必须放弃的
是十六岁时的那本日记
还是
那些美丽的如山百合般的
秘密
雾起时
这林间
充满了那不断要重现的少年时光
雾散后
却已是一生
山空
只剩下那在千人万人中
也绝不会错认的背影
悲
今生将不再见你
只为
已不是你
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
再现的
日月和流年
雨中的了悟
如果雨之后还要雨
如果忧伤之后仍是忧伤
请让我从容面对这别离之后的
别离
一个不可能再出现的
蚌与珠
无法消除那创痕的存在
于是
你将昔日层层包裹起来
那记忆却在你怀中日渐
晶莹光耀
都来触到痛处
使回首的你怆然老去
在深深的静默的
35、《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35)
34、《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34)
33、《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33)
32、《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32)
31、《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31)
30、《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展示稿30)
29、《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9)
28、《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8)
27、《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7)
26、《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6)
25、《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5)
24、《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4)
23、《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3)
22、《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2)
21、《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1)
20、《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0)
19、《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9)
18、《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8)
17、《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7)
16、《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6)
15、《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5)
14、《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4)
12、《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2)
11、《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1)
10、《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0)
9、《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9)
8、《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8)
7、《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7)
6、《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6)
5、《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5)
4、《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4)
3、《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3)
2、《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
1、《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