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2)——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文化绿原杂谈 |
分类: 近期新诗作 |
少木森《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2)——
绿原:吃诗活着
绿原是以《童话》诗集最初登上诗坛的,以一种单纯、透明、充满幻想的“童音”让众多读者在他的诗与梦一般的天国中迷醉,而徜徉于其“童话”中那奇妙、梦幻与淡淡哀伤的境界。他后来的“成人诗”仍然带着“童话”与“童心”的特点,有着丰富的、有时是特异的想象力,使诗生动而富于色彩……尽管这样,评论界却产生了一种说法,说绿原的诗及其做为诗人的形象,几乎有一个“从‘童真’到‘莽汉’的转变过程”,即他的诗歌已经从“童真”变得理性,在犀利与繁复中释放出哲理与思辨性的色彩。
是的,绿原的诗,具有冷峻的思辨色彩和浓郁的理性成分,这就有了“哲”的特点。他的老友牛汉对他提出过忠告,“要他提防诗的理念化”,牛汉说:“绿原诗里一直有着一种时起时伏、若明若暗的理念化的倾向……他后来多年在孤独中被迫冷静思考问题的经历,他从事文艺理论翻译的习惯,以及他的诗作固有的冷峻的论辩性质,更从诗人主观上助长了那种理念的倾向。”
然而,细读绿原,会发现他的一些诗语言朴素、形象生动、明朗隽永,也就有了禅意,于情致机趣中给人以感悟与启示。而且,他的诗有着精细的对语言的鉴别力,善于区分语言的情绪、色调、分量,能将平澹的或平凡的语言组织成诗的语言,能准确地掌握语言的节奏,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但愿,我们都如他所说的,是“吃诗活着的昆虫”——“我们边写边吃/一首首像一颗颗/从天上掉下来的诗/一首首像一粒粒/比冰凌更甜的诗/一首首像一枚枚/五颜六色如毒菌/好看不好吃的诗”。这,多诗意,多禅意呀!(少木森)
附:绿原的诗(五首)
绿原(1922-2009年),原名刘仁甫,湖北黄陂人。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编辑家。出版的诗集有《又是一个起点》《集合》《人之诗》《我们走向海》《绿原自选诗》。1987年获全国第3届优秀新诗奖,1998年获马其顿第37届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金环奖。其他作品还有:诗话集《与蜜》,散文集《离魂草》、《非花非雾集》等;翻译作品《叔本华散文集》、《黑格尔小传》和《德国的浪漫派》等,1998年因翻译歌德巨著《浮士德》,获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
萤
蛾是死在烛边的
烛是熄在风边的
青的光
雾的光和冷的光
永不殡葬于雨夜
呵,我真该为你歌唱
自己的灯塔
自己的路
紧紧抓住了今天
我们不过是诗人:
诗人不过是昆虫,二者
最懂实用主义。
昆虫有千种万类
诗人的种类还要
多得多:让我们两个
且做两个
除了自己别无同类的
会写诗的昆虫吧,
靠露水
活着,否则
吃自己的尾巴
活着,再不济
吃诗活着——
我们边写边吃
一首首像一颗颗
从天上掉下来的诗
一首首像一粒粒
比冰凌更甜的诗
一首首像一枚枚
五颜六色如毒菌
好看不好吃的诗
于是我们饥饿
我们恐怖
并在饥饿与恐怖的
交迫中玩着
诗人的游戏:
要从
火坑里栽出
一盆水仙来!
人淡如菊(七)
于是你又大笑起来
又把我燃烧成
一支跟着你大笑的火把
你说:没有诗
你会匮乏
没有梦
你会孤独
何况怎么少得了
本来属于你而
你竟想抛弃的
这两项天赋
我说:不
我不怕匮乏
我不怕孤独
——只要
八塘路上的
灵魂之鸟和
它的歌还在,只要
故乡还在,只要
故乡还在我心里
亲爱的朋友
即使我一贫如洗
我仍觉富垺王侯
语言没有用
你学过一点汉语
我学过一点德语:
我们以为
彼此都能懂
对方所讲的一切。
但,你讲快了,我跟不上
我讲快了,你也跟不上。
没奈何,试着
用第三种语言
(不是你的
也不是我的)
开始畅谈起来。
谈着谈着,才发现
语言没有用
人不需要它——
唯一用得着
而且我们又有的
不过是
一颗想交谈
即使没有语言
也可以交谈的心。
小时候
小时候
我不认识字,
妈妈就是图书馆。
我读着妈妈——
有一天,
这世界太平了:
人会飞……
小麦从雪地里出来……
钱都没有用……
金子用来做房屋的砖,
钞票用来糊纸鹞,
银币用来飘水纹……
我要做一个流浪的少年,
带着一只镀金的苹果,
一只银发的蜡烛
和一只从埃及国飞来的红鹤,
旅行童话王国,
去向糖果城的公主求婚……
但是,妈妈说:
“你现在必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