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
(2023-04-03 09:00:46)
标签:
刘邦汉文帝汉景帝贾谊晁错 |
分类: 华夏故事 |
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高祖刘邦采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逐步恢复经济。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无为而治,轻徭薄赋的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连续免除田赋长达11年(这在封建社会是绝无仅有的),着力恢复农业生产。汉文帝生活十分节俭,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重视“以德化民”,其他贵族也不敢奢侈无度。
公元前179年10月,汉文帝即位不久,就废止诽谤妖言之罪,使臣下敢大胆地提出不同的意见。贾谊建议,秦亡在于“仁义不施”,要使汉朝长治久安,必须施仁义、行仁政,要爱民,“故夫民者,弗爱则弗附”,只有民福,才能民附。要利民安民,重视发展农业,提倡积贮,提倡俭约,反对奢侈之风。贾谊指出,危害汉朝安定的首要因素是诸侯王之叛,应“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在原有的诸侯王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从而分散削弱他们的力量。晁错提出重农轻商的主张,使农民附着于土地。晁错向汉文帝上《守边劝农疏》,提出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患。晁错还向汉景帝上疏《削藩策》,提议削藩:“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汉文帝保留旧有的诸侯王,又立了一批新的诸侯王。但无为而治也放任了诸侯王势力的发展,诸侯王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继位后,重用晁错大力削藩。平定吴楚7国之乱后,汉景帝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诸侯王仅领有一郡之地,实际已经降为郡级。
秦朝时的犯人没有刑期,终生服劳役。汉文帝制定服刑期限,并废止连坐。汉景帝则进一步实施轻刑慎罚之策。
汉文帝在位期间,为了安定发展,对匈奴一直采取克制忍让的态度,执行和亲之策,避免大动干戈。汉景帝继续实施和亲之策,同时在边界地区设立关市,和匈奴贸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匈奴的骚扰。
西汉初,人口约1300多万。到前140年,已达3000万。经过文景2帝41年的治理(史称“文景之治”),迎来了西汉前期的盛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