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刘启)

标签:
刘邦刘恒窦姬晁错王娡 |
分类: 古代名人 |

刘启(公元前188年1月——前141年1月),即汉景帝,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是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嫡子,窦姬所生。
前180年,吕后去世,陈平、周勃等诛诸吕,迎立刘恒继位,是为汉文帝。汉文帝立刘启为太子,窦姬为皇后,封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张相如和石奋先后为太子太傅。
刘启为太子时,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入京,陪伴刘启喝酒下六博棋。刘贤平时很骄矜,与刘启下棋时,态度不恭敬,刘启拿起棋盘打刘贤,不料却打死了,从此刘濞怨恨刘启。
前157年6月,汉文帝去世,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刘启尊祖母薄姬为太皇太后,母亲窦姬为皇太后,提拔晁错为内史,对他言听计从。晁错锐意改革,与许多大臣关系不融洽,丞相申屠嘉、外戚窦婴、大臣袁盎等都与晁错有隔阂。申屠嘉曾以晁错擅自凿庙墙为由,请汉景帝处死晁错。但汉景帝未予同意,申屠嘉只得谢罪而退,不久患病而死。晁错任御史大夫后,派人调查袁盎收受吴王刘濞财物之事,依法应处死。汉景帝下令赦免,只把袁盎贬作平民。
前155年,晁错向汉景帝上疏《削藩策》,提议削藩:“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景帝交公卿、列侯和皇族讨论《削藩策》,因汉景帝宠信晁错,没人敢公开反对,只有窦婴公开表示不同意。汉景帝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6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诸侯们哗然,都强烈憎恨晁错。
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7国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吴楚7国之乱。窦婴向汉景帝推荐袁盎献策。袁盎说:“吴楚作反的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乱。”汉景帝沉思良久,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这时,丞相陶青等联名上书提议斩晁错,汉景帝批准了。于是汉景帝派中尉陈嘉到晁错家骗晁错入朝议事,半路上腰斩晁错。
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平乱前线归来,对汉景帝说:诸侯作反,借口清君侧诛杀晁错,对内是堵塞忠臣之口,对外是为诸侯王报仇,但现在晁错已死,他们并没退兵。汉景帝深以为然,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周亚夫率部先绕道进军,截断叛军的粮道,后派精兵袭击,3个月就平定了吴楚7国之乱。
窦太后非常宠爱小儿子梁王刘武。前154年,汉景帝酒后曾戏称将来自己离世后传位于弟弟刘武,刘武与窦太后明知这不是真心话,但心中也暗喜。
前153年,汉景帝立长子刘荣为太子(刘武失望了)。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嫁给尚未婚配的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拒绝这桩婚事,刘嫖十分恼火,让女儿和胶东王刘彻(刘启和王娡之子)订了婚。之后,刘嫖不时在刘启面前称赞刘彻。汉景帝也认为刘彻德才兼备,对刘彻格外宠爱。
前152年,丞相陶青病退,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想让汉景帝封王信(王娡哥哥)为侯,周亚夫反对,说汉高祖刘邦曾说过,不姓刘的不能封王,没有功劳的不能封侯,如果封了王信为侯,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汉景帝慢慢疏远了周亚夫。后来,匈奴将军唯许卢等5人降汉,汉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它匈奴人也降汉,但周亚夫又反对说:“如果給这些投降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投降外藩的汉臣呢?”汉景帝听了很不高兴:还是将那5人都封了侯。周亚夫失落地托病辞了职。
前150年4月,王娡被汉景帝立为皇后,王娡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
前141年1月,刘启病逝,终年48岁,葬于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太子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