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议论文习惯围城 |
分类: 【我笔写我心】 |
标签:
情感爱情瞬间幸福简单 |
分类: 【我笔写我心】 |
标签:
情感北京姑娘丫头 |
分类: 【杂谈身边事】 |
标签:
国产动画片动画产业儿童电影文化 |
分类: 【杂谈身边事】 |
友人从美国研读电影制作归来,恰听闻儿影厂西风萧条奄奄一息,筹款,勾兑,欲接手。几经洽谈,终被婉拒。可知,盘活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何甘愿被市场大浪吞没也不肯想一想初衷。儿童电影不是只有动画片儿,我们的童年有《神笔马良》和《霹雳贝贝》,后来的人生就真的不同。未来的孩子呢,看什么。
仍然记得《没头脑与不高兴》的故事。他们一个人设计了1000层大楼却忘了设计电梯,急得满头冒汗,摸着脑袋眼睛骨碌碌转;一个人动不动就脖子一梗,嘴巴一撇:“我不高兴!”那时候总是被逗得哈哈笑,觉得没头脑怎么这么笨,不高兴怎么那么多事儿呢?却不曾想多年以后,自己也会因为工作中的丢三落四而在领导面前冷汗涔涔,俨然是个“没头脑”;从早上就一肚子起床气,到为了某件不足道的小事、某个路人的行为而觉得非常不爽成天想吐槽的自己,越发觉得自己像“不高兴”。
整理旧年报纸。忽然看到,那年那日,《没头脑与不高兴》的导演张松林老爷爷走了,心里不禁一阵唏嘘,小时候那个美好的动画时代真的是渐行渐远了。
小时候,《花仙子》、《机器猫》、《猫和老鼠》也在电视上播得不少,
标签:
原价打折市场规则杂谈 |
分类: 【杂谈身边事】 |
西边的晚霞把面包房的门面镀了金,很多人姿态闲适地立在门口。我本只是开车经过,忽见那些立在门口的人呼啦啦都涌进了店里,我就知道是十九点整了。想着可以顺道买些第二天的早餐,便停好车后也随大流儿地跟了进去。
这家面包房每天晚上十九点起,所有西点糕饼一律八折酬宾。它离我姥姥家不算远,有天傍晚我经过发现了它,一时兴起便走了进去,发现全店都在打八折,生意还颇为兴隆呢。也便选了三个披萨,回家放到冰箱。第二天起床后拿出来搁到微波炉里一热,在加上个鸡蛋,就着牛奶或是豆浆吃,三口人的早餐倒也正好解决。
面包房不大不小,里面装潢得也很雅气。西点全陈列在原木风格的货架上,顾客用托盘与夹子自选。带走的都会装载有它徽号的特制纸袋里;也可以在店里吃,在临街的大落地窗旁,辟出了一角,安放着小巧的桌椅,甚至还有两对秋千座,极讨年轻人喜欢。“全场八折优惠啦!感谢光顾!请您拿好……”游动的服务员和收款台的小美女全都满脸微笑,声音像丹麦曲奇般甜腻香脆。
每次我买西点,总会挑选些之前没尝过的品种,比如比利时辫子面包、德国松子蛋糕什么的,总想让父
标签:
敦煌嘉峪关张掖兰州天水旅游 |
分类: 【收获心得篇】 |
坐在从敦煌机场开往古城老街的车上,我不停地喝着水。也问自己怎么会这么渴,内心的回答竟然是,焦渴的大戈壁传染给了我难耐的焦渴:)
当地接待我们的几位朋友都称得上是锦心绣口的人儿。在讲述当地风土人情的时候,他们会说:走街串巷,你随便到一户人家做客,人家一准儿就会把你奉为上宾,用“牡丹花水”沏了八宝茶来款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我用手机在百度上搜索,到底什么是“牡丹花水”,却也得不到答案。于是只好凭空猜测——也许,就像,妙玉给宝玉、黛玉沏茶用的“梅花雪水”吧?!从梅花的蕊上小心翼翼地收集点点细雪,融成一掬冰莹蚀骨的柔水。这“牡丹花水”,说不定就是采牡丹花瓣上的露水雨水呢。这样想着,倒也不禁对这“牡丹花水”神往起来。
直到进入嘉峪关市,我们要用午餐。坐在餐桌边等着上菜的工夫儿,服务员过来上茶。陪同的朋友笑着说:虽然不是八宝茶,确实著名的“牡丹花水”。几位一路辛苦,快请品尝吧!
我万分惊讶地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看着就要亲口品尝到的“牡丹花水”。
但是,不对呀!服务员居然领了个寻常的铝壶,咕嘟嘟
标签:
简单生活工作感情杂谈 |
分类: 【我笔写我心】 |
简单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方式,生活和工作。当年上学,教英语写作的外教说,不要试图用一些难度级别高的大词来证明自己的水平,更不要人为把句子结构弄得很复杂,来显示自己知道主谓宾定状补,要做到simple but effective,简单却有效。有了经历,才更懂得克制和从容;有了自信,才敢不假装复杂与深沉。
2012年,北京,秋天和冬天一起,有些明净地,扑面而来。
宛如我此刻的心情,忙碌之后,有些轻松,又有些明快。
都说这样的日子是个登高的好时节,然而忙忙碌碌的我,只能以我的想象,和清朗的高山对话,与那散漫的浮云携手。
我不知道远方的某个城市里,朋友们的笑容是否和这秋日一样明净,是否和这冬雪一样纯白,但我懂得应该在这样的日子里用心去呼唤一次,因为这风这月,总能拂去人们心底的尘埃,也总能牵扯出一丝心底的惦念。
每天,我都要经过这样一条路,不宽不窄,不长不短,却依然可以看着过往的匆匆,或者快乐或者忧伤的人流,依然可以有着些许令人愿意独步的盼望。这让我觉得生活的真实和亲切。
标签:
心理学动机职业幸福杂谈 |
分类: 【收获心得篇】 |
看到一则动机寓言,很有意思。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一位老人有午睡的习惯,但每天中午家门外总有一群孩子嬉闹玩耍,打扰了老人的清静。难以忍受的老人想了一个办法,他故意给了每个孩子20美分,并感谢孩子们给他带来欢乐。
第二天,孩子们只得到了10美分。
第三天,老人面带难色地说:“我实在没有钱了,拜托你们为我免费玩一会儿吧!”孩子们见到没钱可拿,愤愤地跑到别处去玩了。并且发誓,只要老人不给钱,他们绝对不会再为老人玩耍了。于是,老人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清静。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做“动机”。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按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求清静的老人无疑是个不错的心理学家,他轻易地将孩子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通过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操纵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和行为。
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故事中的老人像不像我们的老板或者上司?美分,像不像
标签:
飞机航班身边琐事生活杂谈 |
分类: 【杂谈身边事】 |
标签:
耕耘收获庐山旅游 |
分类: 【我笔写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