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2016-04-12 20:11:31)
标签:

山西博物院

民族熔炉

贾锋

上海同加建筑设计有限

长城内外平城时代、别

分类: 我的公司及设计作品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上一篇:《晋国霸业》---山西博物院(四)-2016.3.23

十一、 《民族熔炉》

    展厅,将透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发生在山西大地上的历史及出土文物揭示了山西在这一段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山西地处华北平原,内蒙古草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它像一条纽带连接起了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和中原华夏文化。从东汉末年开始至魏晋南北朝,这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政权频繁更迭;各民族间或和亲通婚和睦相处,或战马奔突鲜血淋漓;山西不仅成为这一时期各种力量、各种政权角逐聚合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各民族碰撞、交往与融合的中心舞台。本展厅分为四个单元:长城内外,平城时代、别都晋阳、异域来风,直观形象的反映了山西在这一时期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中创造的灿烂文化。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11.1、 《长城内外

公元前后,匈奴人主宰了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为阻其南下侵扰,西汉在雁北边关构筑屏障,重兵驻守,频繁出击。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臣服,被安臵于山西北部,与汉人杂居;曹魏分其为五部,分臵山西各地。与此同时,羯(jié 、羌、 ) 氐(d)、鲜卑等民族也陆续内徙。西晋末,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揭开了“五胡十六国”序幕。其后血雨 腥风的 200 年间,山西成为北方各民族搏杀争雄的中心舞台。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这件精美华丽的汉代胡傅酒樽出土于山西省右玉县大川村,这里正是当时匈奴与汉族杂居的区域。从器型上来看,它属于典型的中原风格,酒樽外部又 装饰有生动的高浮雕动物纹(有虎、 牛、羊、猴、龙、 凤、 鹿、 驼等十余种)和兽面人身纹,通体鎏金彩绘,透出清新的草原文化气息。 在这件酒樽的口沿上刻有 铭文( “勮( )阳阴城胡傅铜酒樽,重百廿斤,河 平三年造。) ” 详细记录了酒樽的名称、重量和铸造年代。据此,我们知道这件酒樽依汉重一百二十斤,铸造于西汉河平三年,也就是公元前 26 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院收藏的国宝级文物之一。

这一对同时出土的胡傅温酒樽,铸造年代、器物风格均与胡傅酒樽相同,也是国宝级文物。并且有意思的是,其口沿上的铭文,基本完全相同,只是另一件最后多一个“二”字,说明这是第二件。这张图版为我们展示的是汉末西晋时少数民族在山西的分布情况。历史上的秦汉时期,中国北部的匈奴部落曾经非常强大,但是,经过西汉王朝,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大规模的反击匈奴战争,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远迁至西北, 南匈奴在呼韩邪单于的率领下臣服, 入居山西北部, 已经无力构 成边患。曹操统一北方后,将南匈奴分为左、 右、前、 后、 中五部, 分臵在山西各地, 任命匈奴贵族为部帅, 与汉人杂居。于是,中原的农耕文化和匈奴的游牧文化充分交融。今天山西的平鲁、 朔州地区曾是汉王朝与北方匈奴交往的要冲地带,在古代中国的民族史上这里散发过夺目的光彩。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平朔汉墓的发掘, 15000 余件出土文物为我们铺开了一张关于汉代山西北部生活的历史画卷。

  这两件生活用器——铜镇。 古人席地而坐, 时间久了席角就容易卷曲,于是用青铜铸成的这种镇来压席角。床从胡地传入后, 人们变为垂腿 而坐,铜镇逐渐演化为写字作画时的压纸所用。 我们再来看这件四神染炉。四神,指的是炉身四面分别镂雕的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四种动物纹饰。染,是一种调味的豉酱。这件染炉使用时在炉下燃放木炭,在上面的小盘子里放上调料蘸熟肉吃。

青铜牌饰是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一种装饰品,以各种动物纹为主,造型逼真,结构奇巧,体现了草原人粗犷豪放的情怀。这个展柜中的一组具有鄂尔多斯式草原文化艺术风格的青铜小饰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是研究秦汉魏晋时期汉民族与北方草原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也是山西地区当时作为民族走廊地带的历史见证。

古老的山西人不仅造了这些别具生活风味的用具,还创造了许多代表着当时劳动人民臹慧的艺术珍品。

  这件造型别致的彩绘铜器。体态优美的鸿雁蓦然回首间衔起一条肥硕的鱼。这件雁鱼铜灯的独特之处呢,在于灯火点燃的时候,灯烟会通过鱼和大雁的脖颈传到贮有水的鸿雁体内,吸收消化、起到防止污染,净化室内空气的功效。另外,灯的照明方向可以随意调整。一盏小小的油灯都精细到这种程度,汉代青铜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11.2、  《平城时代》

 魏晋时期,在不断的政权更迭与权力斗争中,来自大兴安岭脚下的一支少数民族强大起来, 在不断向中原腹地靠近的迁徙中站稳了脚跟,并最终统一了北方。这个民族的名字叫拓跋鲜卑。公元 398 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从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迁都到平城, 也就是今天山西的大同。 “建宗庙、立社稷” ,使其成为北魏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此后北魏灭北燕、西凉诸国,一统北方,开创了繁荣的平城时代。著名的大同云岗石窟,方山永固陵、等见证这一历史。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墓中出土的这件精美的石雕柱础。这件柱础顶部雕成莲花形,周围为高浮雕的蟠龙和山形;下部为方座四角上各有一圆雕的伎乐童子,正在击鼓、吹觱()篥()、弹琵琶和跳舞。从雕刻技法上来讲,它在继承和发展我国秦汉雕刻艺术的同时,还大量吸收了佛教文化、西域文化及其他外来文化的丰富艺术营养,将中国雕刻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从柱础的大小和出土时的位臵推断,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屏风柱础。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奢华程度。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同时出土的这件木版漆画,是我院收藏的又一件国宝级文物。漆画的屏风之间由榫(sun)卯(mao)连接,画面内容取材于《列女传》 ,从彩漆工艺来看,继承了战国、东汉漆画的传统。从绘画的技法与风格来看,与东晋著名的画家顾恺之极为相近,与汉民族的绘画艺术一脉相承。漆画上的大片题记、文字,似隶非隶,似楷非楷,上承汉隶传统,下开真书先河,是少见的北魏墨迹。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在这张图版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叫做“嘎仙洞” 的内景照片,她位于大兴安岭的北端,这就是拓跋鲜卑人的原始发源地。 北魏政权建立以后, 积极学习汉文化,吸纳汉族地主为官,定了成套的政治、礼仪、法律度,使北魏逐渐巩固强盛起来。大同市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的发掘印证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历史。司马金龙原为东晋皇族,因宫廷争斗而渡江北上,归降北魏,深受宠信,娶北魏公主为妻,并获封琅琊王。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的墓葬形和随葬品分布情况与同时期南方地区上层统治阶级的墓葬相似。墓葬中出土大量的珍贵文物则是当时民族融合的集中反映。 这件木雕小鸠鸟。它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东郊元淑墓。古人认为鸠鸟是 “不噎之鸟” ,汉代皇帝赏赐七十岁以上老臣鸠杖, 寓意不噎。北魏皇帝效仿汉,六十以上者即赐予此杖。大家看这件木雕鸠鸟刻工精细,鱼鳞状花纹每一毫米内并列七条细线,并且巧妙地利用了木料的自然纹理,生动逼真,堪称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这是鲜卑民族积极吸收汉民族文化习俗的又一例证。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杂技,是由西域传入的一种娱乐活动,在北朝时曾非常流行,在山西各地出土的许多文物中均有反映。图版中形式多样的杂技表演说明到北朝时期,我国的杂技艺术已经非常成熟。我们一起来看这组山西省大同市曹夫楼村出土的彩绘杂技陶俑,中间深目高鼻的胡人,头高高扬起,额正中有一圆形孔,他是顶幢之人。两童子头戴黑色中缝帽,上身穿小马甲,下身着小裤衩,在半空中正在做精彩表演。

 这是从山西榆社县出土的石棺,墓主人名叫方兴,因此又被称为“方兴石棺” 。石棺上的这一组浮雕,它表现的正是杂技表演的场景。

          11.3、《陪都晋阳》

北魏末年,镇压六镇起义的军阀高欢掌握了实权。高欢之子高洋废除魏帝,建立北齐,以晋阳,也就是今天山西太原为陪都。晋阳逐渐由军事重镇转变为政治和军事中心,成为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中心大都市,于是,成为政治中心的晋阳城高官云集,形成了一个生活奢华的贵族阶层和追求华美的文化氛围。这一点在太原附近发掘的几座北齐大墓中都有反映。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中心柜中的这件青绿釉凸贴宝相花龙柄凤首壶。它出土于山西省太原市王郭村娄睿墓。北朝时期,瓷器是当时的珍贵物品,主要出土于名门望族大墓中。这件凤首壶上的莲瓣和宝相花体现了佛教的巨大影响,联珠纹和忍冬纹则反映了当时山西与中亚、西域诸国的密切关系。下面我要为大家重点介绍的是山西境内的一座重要的北齐墓葬娄睿墓。娄睿,是北齐的东安王,是鲜卑望族,因追随高欢起兵有功,成为北齐显贵。娄睿墓位于太原市南郊王郭村,墓内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我们先来看这两件北齐墓中出土的铜牛车。魏晋以来, 南北贵族以乘坐牛车为显耀和时尚。 不仅追求 平稳舒适,更成为身份的辬志。在北朝墓葬的陶俑和壁画中以牛车为中心的庞大仪仗群,就充分反映了社会现实。

  展柜中娄睿墓出土的两件镇墓兽。镇墓兽是一种随葬品,最早见于东周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渐消失。镇墓兽常常被放在墓室的入口处,用来驱除邪鬼。从形态上来看,一般由器座、兽身、鹿角三部分组成,形态各异。春秋战国楚墓中多见漆木镇墓兽,为楚国所特有。在陕西勉县等地汉墓中发现了陶质镇墓兽。西晋起流行陶质镇墓兽,墓葬中放臵镇墓兽一件,四足直立。北魏墓则以两件分臵墓门两侧,一般作伏卧状。北魏后期墓中的镇墓兽改为蹲卧姿势,一为兽面,一为人面。沿用至隋唐时期。武周时代,镇墓兽演变为头上长角、两肩附翼或是手握长蛇的鬼神形象。娄睿墓随葬品反映了几种民族文化的融合,最为重要的是,墓中发现了我国艺术史上罕见的北齐壁画,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娄睿墓壁画的复原场景。

    娄睿墓壁画于1981 年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北齐娄睿墓出土,现存约二百余米,墓内壁画以长卷的形式分布于墓道、甬道和天井部位, 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的显赫场面和死后飞升的空幻境界, 大致分为 “鞍马游骑”和“祥瑞与天象”等。壁画布局严谨、色彩艳丽、技法纯熟、线条冼练、形象生动,是中国美术史上北齐绘画的精品,同时画面中生动的的场景和人物服饰是我们研究当时北方民族生活习俗及民族融合的珍贵资料。这一展柜中重点展示了山西寿阳厍狄廻洛墓中出土的文物。厍狄廻洛是北齐王朝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珍贵的鎏金铜器。这边展柜中展示的就是太原出土的北齐墓中出土的瓷器。

     发现于太原市王家峰的徐显秀墓墓门和山西朔州出土的一组画像砖。徐显秀墓墓门的精妙之处在于,现在您看到墓门上装饰的是四只飞鸟,您再观察门上的装饰图案,是不是两只飞鸟已经转换成青龙白虎了呢?这组画像砖画面内容有备马出行、伎乐舞蹈、骑马射猎等。这组画像砖共九件,均砌于墓壁,每块砖自成一个画面,边框均饰以连珠纹。连珠纹边饰,是受西域文化影响。这边的展柜中展出了一些北朝墓葬中出土的俑。它们是我们解读当时社会的一扇窗。我要为大家重点 介绍的是这件已经残缺的辪发骑俑。鲜卑人有辪发的习俗,孝文改时该风俗已被基本革除。北朝后期出现“胡化”回潮,辪发在部分人中又再度流行。

             11.4、 《异域来风》

     民族大融合的浪潮中,异域文化大量涌入。考古发现揭示,北朝时期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前繁荣。亚洲各地和地中海诸国的使者与商人当时云集于平城和晋阳,异域的宗教思想和文化艺术被广泛吸纳,大大的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民族熔炉》--山西博物院(五)-2016.3.23

   鎏金银盘,它是波斯萨珊王朝的饮食器,是王室和贵族使用的“皇家银盘” 。盘内狩猎图是萨珊王朝常见的图案。 这是一件胡人舞佣,它出土于寿阳县贾家庄厍狄回洛墓,它表现了一位老叟笑容可掬的尽情歌舞时的 神态。这件北齐的金镶嵌宝石戒指出土于太原市王家峰徐显秀墓,它整体装饰富丽豪华,据专家鉴定它是中亚、西亚甚至更远地方的舶来品。

   1999年太原市王郭村出土的虞弘墓是当时异域文化交流的佐证。虞弘是中西亚地区鱼国尉纥麟城人。自十三岁起,任茹茹国(也称“柔然” )高官。 曾出使波斯、吐谷浑等国,后出使北齐时留任为官。北齐、北周和隋三代,历任显职。北周曾任“检校萨 保府” ,职掌入华外国人事务,是一个经历和身份均比较特殊的外籍官员。隋开皇十二年(582 年) 59岁的虞弘死于晋阳。 虞弘墓中出土的汉白玉石椁雕绘精美,目前正在出国巡展中,在这里我们只能看到其摹本。石椁有五十多个单体图案组成,图案中的人物深目高鼻黑发,属于地中海高加索人中,图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及花草树木等,均源于波斯和中亚诸国。雕绘内容有宴饮、乐舞、射猎、家居等画面,大都是波斯祆教及其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故事。虞弘墓是北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物作证。在我们的考古工作中还发现了许多同一时期的文物透露出鲜明的异域文化的气息。在战火连绵、政权更迭的历史背后,各民族、中外各国人民互相交流、高度融合的趋势不可阻挡,一个繁荣兴盛的隋唐盛世正在运酿之中。

                下一篇: 《佛风遗韵》---山西博物院(六)-2016.3.23


 

本博主有关全部博客相关文章随时更新;总目录详见:本博主相关博客总目录

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分类相关文章随时更新; 详见各类分目录:

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总目录

中国古建筑有关旅游景点相关目录

徒步穿越名山大川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分类目录

全国各地高铁站总目录

全国各地机场航站楼总目录

宇宙生命探索相关文章目录

本博主有关山西晋中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如下:

(有关山西旅游景点相关文章随时更新,详见:《山西旅游景点相关文章目录》)

太原:

2010年7月8日下午亲游太原市区崇善寺

2010年7月8日下午亲游太原莲花台土雕群景区(一)-千佛洞(上);

2010年7月8日下午亲游太原莲花台土雕群景区(二)-千佛洞(下);

2010年7月8日下午亲游太原莲花台土雕群景区(三)-莲花观及文圣阁

2010年7月8日下午亲游太原莲花台土雕群景区(四)-二龙山及大雄宝殿

2010年7月8日下午亲游太原净因寺(土堂大佛)景区

2010年7月8日下午亲游太原窦大夫祠景区(上);

2010年7月8日下午亲游太原窦大夫祠景区(下);

2010年7月8日下午亲游太原崛围山多福寺景区

2010年7月8日下午亲游太原崛围山景区

2010年7月8日下午亲游太原汾河二库景区

201073日下午亲游太原双塔寺(永祚寺)()--山门、前院

201073日下午亲游太原双塔寺(永祚寺)()--后院、三圣阁、大雄殿

201073日下午亲游太原双塔寺(永祚寺)()--东廊配殿唐代佛塔地宫珍贵文物展

201073日下午亲游太原双塔寺(永祚寺)()--西廊配殿、客堂

201073日下午亲游太原双塔寺(永祚寺)()--双帖碑廊、塔院、双塔凌霄

201073日下午亲游太原双塔寺(永祚寺)()--过殿、后殿、环廊

201077日下午亲游太原晋祠公园

太原白云禅寺(明)-2012.7.20

太原(明)白云禅寺(南十方院)-2012.7.20

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山西太原蒙山(西山)大佛(北齐)(上)-2013.4.23

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山西太原蒙山(西山)大佛(北齐)(下)-2013.4.23

人工湖--太原一日行第一站:晋阳湖-2013.5.19

北朝向隋唐转化的佛教石窟--太原一日行第二站:天龙山石窟(上)-2013.5.19

北朝向隋唐转化的佛教石窟--太原一日行第二站:天龙山石窟(下)-2013.5.19

规模最大的元代道教石窟--太原一日行第三站:龙山石窟-2013.5.19

唐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太原一日行第四站:晋祠十方奉旨禅院-2013.5.19

《灯影春秋》--山西皮影艺术展-2014.9.18

老人变坏与坏人变老-2014.9.18

山西省民俗博物馆-2014.9.18

太原文庙《千秋孔子展》-2014.9.18

山西太原文庙-2014.9.18

比北京故宫还早的明代木构大殿山西太原崇善寺-2014.9.18

山西太原山西大学堂-2014.9.18

中式建筑设计风格的山西太原天一宫名人会馆-2014.9.18

童子寺燃灯塔(北齐)(省保)-----我国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燃灯石塔-2013.5.19

“如鸟斯革,如羽晕斯飞”----山西博物院-(一)-2016.3.23

山西太原潞安戴斯酒店2203#-2016.3.22

《文明摇篮》--追逐文明的历程----山西博物院(二)---2016.3.23

《夏商踪迹》---山西博物院(三)-2016.3.23

《晋国霸业》---山西博物院(四)-2016.3.23

武乡:

山西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2012.10.16

本博主有关山西晋西北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如下:

大同:

拍记大同机场--大同系列120111221

一日两地游(上午)探访大同(辽)《上华严寺》()2012.5.28

一日两地游(上午)探访大同(辽)《上华严寺》(中)-2012.5.28

一日两地游(上午)探访大同(辽)《上华严寺》()2012.5.28

一日两地游(上午)探访大同(辽)《下华严寺》-2012.5.28

无餐饮服务的西北支线机场--大同云冈机场-2013.5.29

全国现存辽、金时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大同善化寺(辽)(国保)-2012.5.27

中国三大九龙壁之最大的大同代王府九龙壁(明)(国保)-2012.5.27

浑源:

冒严寒独登道教名山天下第二山北岳恒山(上)-2014.1.9

冒严寒独登道教名山天下第二山北岳恒山(中)-2014.1.9

冒严寒独登道教名山天下第二山北岳恒山(下)-2014.1.9

1500多年前的“奇、悬、巧”的三教合一的悬空古寺庙---山西浑圆悬空寺(北魏)(国保)-2012.4.14

应县:

八门九星之天宫楼阁国内孤例应县唐皇家庙净土寺(上)-2014.1.8

八门九星之天宫楼阁国内孤例应县唐皇家庙净土寺(下)-2014.1.8

山西应县南河种镇小石口村永镇寺-2014.1.8

应州13大寺之山西应县南河种镇小石村文殊寺-2014.1.8

山西应县白马石乡明长城、双钱树村-2014.1.8

性价比极差的景区门口饭店---山西应县丰泽园饭店-2012.4.14

应县古城西城墙遗址(明)-2012.4.14

应县佛宫寺双佛牙舍利(国保)---2012.4.14

世界三大奇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木塔) (辽)(国保)-2012.4.14

朔州:

拍记山西朔州清河湾项目场地现状--朔州系列120111221

山西朔州广武汉墓群 -2012.5.28

山西朔州旧广武古城-2012.5.28

我的作品《山西朔州清河湾基础施工现场》-2012.7.3

入住山西朔州万通源大酒店(三星)-2012.3.13

入住山西朔州亿隆大酒店(四星)-2012.3.14

正在消失的古城--山西朔州古城改造项目《朔州老城》2012.10.15

山西朔州天主教主教堂-2012.10.15

比北京故宫古老的金代古建筑:山西朔州《崇福寺》(唐)(上)-2012.3.14

比北京故宫古老的金代古建筑:山西朔州《崇福寺》(唐)(下)-2012.3.14

山西朔州崇福广场-2012.3.14

山西朔州古城墙公园-2012.3.14

“中华门神”的家庙-- 朔州尉迟敬德庙--2013.5.30

朔州马邑博物馆-2013.5.30

我的中标作品--山西朔州市清河湾城市综合体施工建设现场-2014.1.8

我的设计作品--山西朔州清河湾建设现状-2014.1.8

山西朔州清河湾工地现场-2014.9.17

真正的败落辽金古城------朔州旧广武古城(辽)(国保)--2012.5.28

朔州广武汉墓群(汉)(国保)--2012.5.28

忻州:

2012.4.14入住山西忻州代县最好的丽华大酒店8426#-代县系列一

2012.4.14山西忻州代县(明)《妙觉寺(二虎寺)》-代县系列二

山西忻州代县(元)《喇嘛塔(阿育王塔)》-代县系列三-2012.4.14

山西忻州代县(明)《钟楼》-代县系列四-2012.4.14

一日两地游(下午)探访中原锁钥《雁门关》-2012.5.28

始建于唐代维修前的古建筑----山西忻州代县文庙(明)( 国保)-代县系列五-2012.4.15

祭祀关羽的古庙----山西忻州代县武庙(元)(县保)-代县系列六--2012.4.15

“长城第一楼”华北第一楼(明)(国保)-----山西忻州代县代州边靖楼-2012.4.15

口味正宗的山西菜----山西忻州代县三利居新芙蓉饭店-代县系列八---2012.4.14

山西忻州代县烈士陵园(县保)-代县系列九--2012.4.15

杨家将的坟茔和故居---山西忻州代县鹿蹄涧村杨忠武祠(省保)-代县系列十--2012.4.15

山西忻州代县牌坊-代县系列十二--2012.4.15

山西雁门关隧道及长城(魏晋)(国保)-2012.5.30

五台山:

雪中独拜秘密寺仰望秘魔岩(北齐)(国保)--五台山(1)-2014.2.7

假扮顺治皇帝出家的清凉寺--五台山(2)--2014.2.6

 

本博主有关山西晋南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如下:

长治:

2010年9月4日实拍山西长治南宋村五凤楼

2009年9月4日实拍山西长治二贤庄考察

2010年9月4日实拍山西长治市都城隍庙--潞安府城隍庙考察

2010年9月4日实拍山西长治县都城隍庙--天下都城隍庙考察

2010年9月4日实拍山西长治上党门

2010年9月5日实拍山西长治机场

山西襄垣大郝沟城中村小地块改造场地现状全景图-2012.7.17

全国现存府城隍庙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长治潞安府城隍庙(元)(国保)-2011.12.17

被中学占用的山西襄垣文庙(元)(国保)-2015.8.25

历经三朝维护的山西襄垣永惠桥(北关桥)(金)(国保)-2015.8.25

襄垣第二小学----山西襄垣城隍庙(明)(市保)-2015.8.25

对外不开放的山西襄垣五龙庙(明)(省保)-2015.8.25

长子一中内遗存的大成殿(元)(省保)----山西长治长子县文庙-2013.6.25

祭祀三皇五帝之一颛顼高阳帝的庙宇------山西长治长治县南宋村高阳庙-2013.6.25

晋城:

2011年9月11日实拍山西晋城郭峪古村系列1-郭峪古村

2011年9月11日实拍山西晋城郭峪古村系列2-汤帝庙

2011年9月11日实拍山西晋城郭峪古村系列3-豫楼

2011911日实拍山西晋城郭峪古村系列4-蜂窝城墙

陈廷敬的故居外城中道庄(明清古建筑群)--山西晋城皇城相府(上)-2011.10.22

内城斗筑居(明清古建筑群)--山西晋城皇城相府(中)-2011.10.22;

止园、南书院、紫云阡(明清古建筑群)--山西晋城皇城相府(下)-2011.10.22;

运城:

山西运城常平关帝圣像景区-2012.8.18

山西运城关公机场(孝张机场)-2013.6.12

被鸟占据的寿圣寺塔(宋)(国保)----山西运城万荣里望乡-2013.6.11

永济市:

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山西永济(北周)《鹳雀楼》-2012.8.18

山西运城永济《普救寺》(隋):《西厢记》的发生地-2012.8.18

解州市: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隋)(上)-2012.8.18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隋)(下)-2012.8.18

河津市:

吕梁山上的G209--山西临汾一日行第八站:陕西吉县壶口瀑布到山西运城河津市--2013.6.9

真武众神聚九龙--山西运城河津第一站--真武庙(元)-2013.6.10

四千年前的皇家祭祀婚姻的祭场--山西运城河津第二站--高禖庙(夏)-2013.6.10

临汾:

临汾城区:

2010年7月29日亲游临汾尧都广场

2010年7月29日亲游临汾尧庙(一)--山门、碑亭、钟楼、仪门

2010年7月29日亲游临汾尧庙(二)--鼓楼、五凤楼、大禹殿、圣旨展

2010年7月29日亲游临汾尧庙(三)--虞舜殿、广运殿

2010年7月29日亲游临汾尧庙(四)--蟠龙图雕、广运殿楹联、寝宫、祭祖堂

2010年7月29日亲游临汾尧庙(五)---“尧典壁”廊

2010年7月29日亲游临汾尧庙(六)--尧宫古柏、文物雕塑、龙凤之脉

2010年7月29日亲游临汾尧庙(七)--“尧字壁”廊

洪洞县:

明代监狱--山西临汾洪洞一日行第一站:苏三监狱--2013.6.9

梦想成真--山西临汾洪洞一日行第二站:苏三还愿处(关帝庙)--2013.6.9

中国现存最早的元代戏剧壁画--山西临汾洪洞一日行第三站:广胜寺水神庙--2013.6.9

流落美国的元代壁画--山西临汾洪洞一日行第四站:广胜寺下寺--2013.6.9

我国明代琉璃塔中的代表--山西临汾洪洞一日行第五站:广胜寺上寺--2013.6.9

吉县:

穿行在吕梁山中的高速--山西临汾洪洞一日行第六站:临汾--壶口瀑布(青兰高速G22)--2013.6.9

峡谷地隙的黄河瀑布--山西临汾一日行第七站:陕西吉县壶口瀑布--2013.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