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最大的恐龙足印

(2008-01-03 03:14:23)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赵亚辉

西北角

永靖

最大

恐龙足印

it

 世界最大的恐龙足印

赵亚辉  图/文

 

重要提示:衷心感谢您的关注!近期由于某种技术原因,本文图片可能无法正常浏览。请点击本文人民网镜像链接,即可正常浏览图文。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08200372.jpg

 世界最大的恐龙足印,长l.5米,宽1.2米,足有半个乒乓球桌子大小。是生活在距今l.7亿年前的巨型蜥脚类恐龙踩出来的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07020817.jpg

 从这些密集而多样的足印化石看来,这里曾是恐龙频繁活动的地带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30206260240.jpg

模拟蜥脚类恐龙生活场面,蜥脚类恐龙被认为是古今以来最巨大的动物(资料图片)

 

    我们“重走中国西北角”途中,在永靖县参观了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看到一组世界最大的恐龙足印。这巨大的足印是生活在距今l.7亿年前的巨型蜥脚类恐龙踩出来的,其后足印长l.5米,宽1.2米,足有半个乒乓球桌子大小(这比此前在我国四川、内蒙古发现的巨型恐龙足印,以及在韩国发现的长1.2米的巨型恐龙足印都要大得多);前足印最大长达l.1米,宽l米。前后两足印步幅为3.75米,两条后腿间的距离为3.45米,两步就可以跨过一个篮球场。专家根据它的步幅分析,留下足印的这只恐龙体长在20米以上,体重接近50吨,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一只恐龙足印。
    
    让我们先了解一些有关恐龙足印化石的知识:
    恐龙足迹是恐龙在行走过程中留下的有一定方向性的遗迹化石。遗迹化石和实体化石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活着的恐龙在生活过程中保留的遗迹;后者是被保留下来的恐龙身体的一部分。
    恐龙足印化石对于恐龙研究具有非常重大意义:
    第一,它们可以为恐龙解剖学提供补充信息。例如,通过足印化石证实了兽脚类恐龙的脚具有抓握功能,这种结构后来被鸟儿继承了下来。
    第二,足印化石是恐龙生活习性的重要暗示,常常提供从骨骼和牙齿研究无法获得的线索,例如,恐龙是群居或独居的。
    第三,最重要的是,足印化石相对比较常见。一只恐龙只有一具骨架有保存成为实体化石的可能,但是在它的一生当中,它可能在很广阔的一个范围内活动,在它的身后留下的成千上万的脚印,能够为研究恐龙习性提供丰富的材料。
    第四,像足印一类的遗迹不可能从一个环境被搬运到另一个环境:它们能正确地指示在什么样的环境生活什么样的恐龙。当人们在考虑恐龙的骨架为什么常常被保存在一个与它生活时相距甚远的环境时,这一点就显得尤其重要,原因是恐龙骨骼能从一个环境被搬运到另一个环境。
    第五,足印化石包含有恐龙生活习性方面的丰富的信息,它们有时可以被直截了当的解释,就像猎人可以根据脚印确定猎物的行踪一样。在有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足印判断一只恐龙的行为是否正常、是否在忙于追逐猎物或游戏。足印也为确定恐龙一般的外貌、身体的大小和重量提供了线索,而恐龙足印的测量可以被用来确定恐龙的步距和速度。每一种重要恐龙的平均和最小速度都已被计算出来,对一具骨架或行迹所代表的恐龙的速度和步距进行预测也是有可能的。

    恐龙分为两个不同而又相关的目——蜥臀目和鸟臀目,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腰带(解剖学名词,腰臀部的骨骼)的构造不同。蜥臀目分为3个亚目:古脚亚目、蜥脚亚目和兽脚亚目;鸟臀目分为5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蜥脚亚目从古脚亚目演化而来,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包含100多种恐龙,统称为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曾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当今世界上所有已经发现的化石以及所有现存动物,都没有能超过它们的。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呈小匙状。 
    
    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盐锅峡水库库区(现称太极湖)北岸,在已揭露的2800多平方米的10处足印化石点上共发掘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在内的10类恐龙足印172组1821枚。蜥脚类恐龙足印:由于其巨大的外形而成为所有足印中最醒目的一类,单个足印一般是外形像盆子的凹陷,边缘通常被显著的由脚步滑动而形成的沉积物突起所环绕。兽脚类恐龙足印:单个足印一般为三趾,排成锥形或“V”字形,足印后半部分为三角形或楔形。翼龙足印:翼龙足迹在中国属首次报导,行迹长5米,包含24个连续的前后足迹,是世界上保存最好最长的该类足迹,此前世界上仅见4处,但保存都很零星,并且没有发现前后足足迹成对出现的情况。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05310716.jpg

 正在修建中的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大门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05560516.jpg

 恐龙地质公园博物馆外观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08150233.jpg

 这个足印化石保存得很完整和清晰,立体感强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06090020.jpg

 这个足印化石比周边的更深一点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07090881.jpg

 这些恐龙足印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晚期的紫红色河湖相细砂岩中,保存得十分完好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30204590643.jpg
模拟翼龙生活图(资料图片)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07160122.jpg

 这个足印在所有脚印中属于比较大的一个

 

    恐龙足印化石的形成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枯水期的湖泊沙滩外露并处于半潮湿状态,庞大的恐龙家族成员们爬出湖泊,经过沙滩向岸上走去,沿山爬行,松软的沙滩上就留下了它们的足印,越往岸上足印越清楚。以后沙滩进一步脱水、干燥,在足印的表面形成一层硬壳,等到丰水季节,水位上涨,迅速淹没了这片沙滩,湖水带来的泥沙覆盖了足印,经过复杂漫长的成岩作用后形成足印化石。再后来,沉积物被剥离显现出原始的足印及其填充物。
    足印化石从其产生到被固化的条件十分苛刻,如果恐龙从很干燥的地面上走过,则踩不出明显的足印,如果从很稀湿的、含水分过多的泥或沙地上走过,虽易踩出足印,但在抬脚时因难于定型而极易消失,只有在泥砂地面湿度适中时,足印才能清楚地留下来;且已形成的足印还要在短时间内被迅速埋藏,以免被自然力所破坏。这一系列条件表明了恐龙足印化石形成的或然性和珍贵性。
    大多数产地的恐龙足印化石都是经自然风化作用而暴露于地表的,足印往往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刘家峡恐龙足印群完全是经人工仔细揭露出来的,因而保存得十分完整和清晰,立体感强。同时,在同一岩层层面上还保存有恐龙尾部拖痕及粪迹等,构成了足印、拖痕和粪迹共存的场面,因而非常独特。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06140532.jpg

恐龙足印化石形成的过程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21051530121.jpg

上图显示出足印形成于旱季和雨季交替的过渡时期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21050410496.jpg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21050530998.jpg
以上两张图片为1999年发现及发掘这一大片恐龙足印化石时所摄

 

    据该地质公园管理局孔得来局长介绍,这一带的恐龙足印化石分布相当密集广泛,目前仅仅发掘了一小部分。为了尽量避免足印化石被自然风化破坏,以后的发掘工作会适度而为,而且必须是在建好保护馆、室的基础上发掘。我们本次参观的是一号博物馆,二号馆正在修建中。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21048490633.jpg

兰州巨齿龙——目前发现的世界上牙齿最大的植食性恐龙(在距刘家峡恐龙足印群数十公里处发掘出)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06220245.jpg

兰州巨齿龙的头骨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06030686.jpg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牙齿——兰州巨齿龙牙齿(单个牙齿最大可达7.5厘米宽、14厘米长,是世界上已知植食性恐龙中最大的)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53340779.jpg

 这些恐龙脚印比较小,但很密集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53430003.jpg

 各种不同种类恐龙留下的足印化石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53500514.jpg

 这些足印化石排列得比较整齐,而且深度相近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53570212.jpg

 这里曾是恐龙频繁活动地带,各种脚印重叠在一起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54030704.jpg

 比较浅的足印化石保存得也很完好、清晰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54090770.jpg

  这些足印化石比其他的足印化石小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7/1203/zhaoyahui19/200801010907430145.jpg

 在紫红色地表上留下的各种不同的足印 

 

点击进入最新更新:

总有一些瞬间让人无法忘记——印度洋海啸3周年祭

 

单车横穿罗布泊图文日记系列: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一:探秘罗布泊神秘的“地球之耳”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二:河西狂奔2000里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三:车陷库姆塔格沙漠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四:遭遇罗布泊强盗——淘金者与盗石贼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五:五彩沙漠上撞见首只活物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六:沙漠祭英雄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七:荒漠奇镇——最大又最小的罗布泊镇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八:抵达罗布泊湖心风沙中拜祭余纯顺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九:艰难探访楼兰古城世界旱极罕见小雨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十:遭遇外国媒体误报的“新型导弹”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十一:直面震撼人心的楼兰美女干尸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十二:探秘当年原子弹试验基地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十三:悲惨的胡杨林荒凉的阿尔金山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十四:壮观的柴达木雅丹神奇的天然佛像山

图文:横穿罗布泊日记之十五:探秘柴达木的“外星人遗址”

组图:横穿罗布泊组图之一:鸣沙山月牙泉

组图:横穿罗布泊组图之二:神奇的敦煌魔鬼城(鬼斧神工的三垄沙雅丹群)

组图:横穿罗布泊组图之三:两千年前的护照——阳关关照(阳关印象)

组图: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四:中国最西边的长城——玉门关汉长城

组图:横穿罗布泊组图之五:彭加木墓前的荒唐景象(看看有些人在彭加木墓前干了些什么)

组图: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六:罗布泊中的宝贝与精灵

组图:横穿罗布泊组图之七:神秘的五彩沙漠库姆塔格留在罗布泊的文字

组图: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八:沙漠与戈壁间的“金丝带”——阿奇克谷地(古疏勒河道)

组图:横穿罗布泊组图之九:上天赐予的聚宝盆——罗布泊的绝美盐湖

组图: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十:罗布泊荒漠整夜迷路

组图: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十一:戈壁里的白色巨龙(夕阳下的白龙堆雅丹)

组图: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十二:让勇士动容的余纯顺墓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十三:谁在破坏楼兰古城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十四:荒漠中竟有千年码头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十五:震惊世界的太阳墓惨遭破坏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十六:西域古国的盗墓现场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十七:寻找最后的罗布泊人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十八:古人留给我们的记忆——楼兰古城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十九:西方人盗掠的楼兰国宝——“有翼天使”被盗百年祭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二十:即将在地图上消失的国道(惊险翻越阿尔金山)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二十一:“死亡之海”的生命图腾(大戈壁中的胡杨林)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二十二:难得一见的茫茫棉海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二十三:遮天蔽日的沙尘暴

赵亚辉:罗布泊不能错过的十大景观

铁汉四加一,纵横罗布泊(新浪汽车频道专访赵亚辉)(车行记忆) 

单车探秘罗布泊(人民日报刊发的整版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