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角炒茄子】:茄子季的结束

(2009-10-23 08:50:49)
标签:

美食

茄子

分类: 素食..蛋素

【豆角炒茄子】:茄子季的结束

 

霜降。

 

霜打的茄子——蔫了。

通俗易懂的歇后语道出了吃茄子的季节性,过了霜降,茄子就不能吃了。

当然,这是以前的说法。

自然生长的茄子到了深秋,体内的茄碱便大大增加,而茄碱会造成人体的很多不适,茄子口感也会变得很差,所以过去都说“霜打的茄子不能吃”。

 

如今种植技术发展,茄子都住进大棚了,秋后的茄子便不会有这些不良因素,也是能吃的了。但口感仍是不如夏天的好,而且从食物本身的特性来说,还是吃当季的、自然生成的比较好。最好不要选择过季、反季的食物。所以说,过了霜降,今年的茄子季就结束了。

 

爱吃茄子的,会不会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呢?

其实有些遗憾是好事,太容易得到的,总是不太珍惜。

待下一个茄子季到来时,再去把那鲜嫩可口吃个够,不是更好么~~~~

 

相见不如怀念,人或茄子,都是如此。

 

豆角炒茄子:

仍是很少一点油就可做得美味的茄子。

我仍是固执地以为,做茄子真的不必放很多油。让茄子把吸油的强大力量转去吸取配菜和调味料的味道和汤汁,比让它单独地去吸油要健康太多太多,而且也同样美味且超级下饭。

【豆角炒茄子】:茄子季的结束

 

******** 豆角炒茄子 ********

 

材料:豆角150克,茄子1个,泡椒碎约15克,酱油适量,蒜碎适量

 

做法:

1、豆角去筋洗净,切成丝,茄子洗净切细条

2、锅烧热倒油,先下豆角丝炒至稍变色,倒入酱油,再加些水,煮约3分钟

3、倒入茄子条,炒至茄子软,倒入泡椒碎

4、再略为翻炒即可,最后撒上一些蒜碎

 

备注:

1、油不需多,味道已足够好

2、茄子皮营养丰富,最好不要去皮

3、调料已有酱油、泡椒,不要再放盐了

4、如果不放泡椒,则再多加些酱油及盐

5、豆角一定要熟透哦

 

【豆角炒茄子】:茄子季的结束

 

 

【豆角炒茄子】:茄子季的结束

 

 

   素茄子氽儿              茄鲞              家常炒茄子

【豆角炒茄子】:茄子季的结束  【豆角炒茄子】:茄子季的结束  【豆角炒茄子】:茄子季的结束

 

     双茄烩              肉茄子氽儿          鱼香茄子

【豆角炒茄子】:茄子季的结束 【豆角炒茄子】:茄子季的结束 【豆角炒茄子】:茄子季的结束

 

 

应季天然维生素丸 

说到当季的好食物,还想说一下这个季节非常非常好的水果——鲜枣

平时说到维C含量高的水果,一般人的概念都是猕猴桃、柑桔柠檬一类的水果,猕猴桃还号称维C之王。

而实际上,和鲜枣相比,这些水果的维C含量其实不算什么。

仍是用100克可食用部分的重量来计算,这几种水果的维C含量分别为:

鲜  枣:243mg(注意是鲜枣、冬枣,不是干枣哦。干枣的维生素含量降低,但钙量增加)

猕猴桃:62mg(注意是中国的猕猴桃,猕猴桃的祖籍是中国,现在却成洋水果的代表了,

              可见市场营销有多么重要)

山  楂:53mg

橙    :33mg

柑  橘:28mg

苹  果:4mg(红富士:2mg)

(还有两种水果的维C含量比鲜枣还高得多,分别是刺梨和酸枣,但这两种平时不易见到)

 

不仅维C含量高,鲜枣的维生素B1、B2、尼克酸、钙、钾、镁、铁、锌的含量都比大多数水果高。绝对的“天然维生素丸”。真是不看不知道,鲜枣真奇妙!

以前只觉得枣好吃,从来不知道它有这么好!

枣虽好,却不像其他一些水果那么“出名”,除了没人给它作营销,主要原因就是鲜枣的供应季相对较短,一般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又不易储存和运输,所以没人拿它大作文章了。遗憾!

对于北方来说,现在正是冬枣大量上市的时候。北方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吃鲜枣的好时机啊。(不过枣的含糖量较高,也不要一下吃太多哦)

 

每种食物都有各自的好,作为以食为天的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去了解它们每一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吃了这种食物,除了口感,还能真正带给我们什么。一点一滴积累起来,我们都能让自己和家人吃得更好更健康。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网址,可以查询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营养素含量排行、各年龄段人群所需营养等,绝对官方哦

http://yy.fh21.com.cn/ying/new/chengfen.htm?http://www.fh21.com.cn/ying/new/chengfen.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