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尴尬“偷食猫”

(2009-07-03 11:43:47)
标签:

杂谈

分类: 记忆
 

                回眸.老物件故事(2):

尴尬“偷食猫”

  

 

 

尴尬“偷食猫”

 

    乡下人家里以前都有这样的篮子。

    灶篮,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放在灶间里的篮子。灶篮的用处是盛放小菜之类的食物,一般都挂在灶间的某个高处,这样既可以利用空间不占地方,还可以通风防止菜馊掉,最重要的是将灶篮悬空了,猫就偷吃不到荤菜了。

    我家也有这样一只灶篮。一根绳子系在灶间的房梁上,挂下来,在距离人体高一点的位置拴一个钩,灶篮就挂在钩上,人走在下面碰不上,伸手又能够得着。母亲总是将吃剩下的菜放进灶篮里,盖上盖子,然后双手将灶篮举过头顶,挂上钩,看看是否衡,然后就出门干活去了。

    我站在灶篮下,抬头望着,想着里面好吃的菜,人太矮小够不着,只能吞着口水干着急。我家那只梨花猫和我一样,也在灶篮下面转圈子,它大概闻到了荤腥味,喵喵叫着干着急。

    那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了。

    那个时候难得有好吃的荤菜,所以灶篮里大多放着咸菜、炒青菜之类,即使如此,我仍然对多放了一点点油的炒青菜“垂涎三尺”。没有荤菜的时候,母亲常常图省力,将灶篮放在八仙桌上,因为猫不喜欢素菜,所以不需要高高挂起。可是母亲忽略了,家里还养着另外几只“馋猫”。有一天下午,我与妹妹割草回来肚子饿了,我们不约而同地扑向灶篮,将中饭吃剩下的半碗炒青菜、半碗芋艿吃了个底朝天。后来母亲发现了,没凶我们半句话,只是又将灶篮高高挂起了,不管有没有荤菜。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发现梨花猫在地上喵喵叫着转圈子,还将身体站立起来,眼睛盯住空中的灶篮。我也闻到了特别喜欢的味道,是烧鱼后那种鲜鲜香香能够大吊我食欲的味道,我纳闷着家里怎么突然烧鱼了。后来知道,是大舅舅用鱼叉叉鱼路过我家附近,送给我家一条鲢鱼,母亲怕到了晚上鱼坏掉了,就利用中午时间杀了烧了,放在灶篮里。

    我被鱼肉的香味诱得实在熬不住了,就拿来一把椅子放灶篮下,再将一只小凳子放椅子上,然后慢慢爬上去。站在空中有些害怕,脚底下痒痒的,鼓足勇气将手伸上去,接触到灶篮了,不料一慌,将灶篮推倾斜了,只听见哗啦一声响,鱼卤从灶篮里淌下来,淌到了我头发上、脸上,鼻梁上,顺着鼻梁淌到了嘴里……好鲜哪!好久没尝到这么鲜的味道了。

    我没有心情继续尝鲜,因为我将灶篮碰歪了,心里害怕。赶紧下来,看见梨花猫正在舔地上的鱼卤,还得意地呜呜叫着,梨花猫也好久没尝到这么鲜的味道了。我又怕又急,有气没处发,向着梨花猫一脚踹过去,吓得梨花猫哇哩一声逃跑了。

    大概许多人在小的时候都当过“偷食猫”吧?至少我是。偷吃灶篮里的菜是我的常事,而且偷吃的门槛越来越精。开始时将菜全部吃了,留下一只空碗,被父母凶。后来改为偷吃一点点,只杀杀馋虫,不留下痕迹。有一次家里又烧了鱼,整条放在灶篮里,我将碗端出来,吃掉鱼一侧,然后给鱼翻身,将吃掉的一侧压在下面,又成整条鱼了。吃晚饭时父母看出了情况,父亲说:只馋猫,偷鱼吃了。我心里一跳,不敢正眼看父亲,只管低头吃饭。还好,父亲不再说什么,只叮嘱我们小心鱼刺。

    稍稍长大了一点,偶尔还会偷吃灶篮里的菜。那年已近正月十五,我家灶篮里还放着一碗红烧肉夹莳菇。下午时我嘴巴馋了,就将手伸向灶篮。个长高了,拿灶篮就方便了,我将灶篮放到灶头上,掀开盖,然后抓起一只莳菇正要往嘴里塞时,窗口突然探进一个人头,问隔壁邻居家人去哪里了。我一惊吓,莳菇掉地上了。我很尴尬,红了脸说不知道,那人朝我怪异地笑笑,走掉了。

    我傻傻地站了一会,没有了再吃的胃口。我恨自己胆子小经不住吓、恨不合时宜出现的那个人。

    从此,关于灶篮的印象就深深地刻进我脑子里了。

 

 

    “回眸.老物件故事”系列链接:

        1. 挑水的故事

        2. 尴尬“偷食猫”

        3. 姻缘一线牵

        4. 一网打尽

        5. 元宝篮秘闻

        6. 算盘的分量

        7. 关于船的轶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挑水的故事
后一篇:姻缘一线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