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挑水的故事

(2009-07-01 18:07:36)
标签:

杂谈

分类: 记忆

                 

                   回眸.老物件的故事(1)

挑水的故事

 

 

http://club.cnjxol.com/attachments/2009/07/169620_200907011624091hZ8o.thumb.jpg

 

    从这张照片,我想到了家里曾经有过的那双担桶。那双担桶现在早就没有了,但我在心里时常想起,今天看见照片,印象愈发强烈。

    这是一双请箍桶师傅用木板做的担桶。那天箍桶师傅在屋外叫着:桶——箍伐——,父亲探头叫住了箍桶师傅,箍桶师傅将工具担子歇下来,等着父亲拿出一堆木头,然后就挥舞斧头,麻利地将圆木头劈顾了扁木板,又用一把特殊的刨子将木板刨成了圆形,打上也是木头做的卡钉,就将木板拼成了一个圆圈,再装上圆圆的底板和粗壮的拎环,箍上两个铁圈,担桶就变戏法一样做成了。

    父亲拿着新做的担桶爱不释手,说着:以后挑水省力了。然后对我说:明天开始早上起早点,挑满一缸水后再上学。我说:嗯。

    从此,家里挑水的任务落到我肩上了。

    我家灶间的灶头旁边放着一只吃水缸,上面罩一只盖,母亲烧饭烧水就去缸里舀水,我们口渴时就去缸里舀水喝。那时河水清清,可以直接饮用,比现在的农夫山泉还要清澈还要甜。水缸很大,用新做的担桶挑三担半水正好加满。那年我上初中,已经有了毛力气,挑一百十来斤水脚步比较轻松,几个上下来回,就将水缸挑满了。

    第一天挑水,我起得特早,走出门外,天未大亮。我挑起担桶往河边走,几只叫昏了头的小虫,还钻在沾满露水的草丛里死劲地嚷,我的脚步惊醒了它们,路上顿时寂静。

    河埠是用石条块垒成的,一级一级阶沿呈45度倾斜,一直往下,深入河水中。秋天的河面,水草间缠绕着雾气,水面如镜子一样光滑透亮,几根小菜条鱼已经浮在水面早煅练,水草里偶尔发出一声响,那是鱼喙水草的震响,有一条鱼耐不住长夜的寂寞,在水里来了个大翻身,将平静的镜面搅碎,我挑着担桶的身影也倾刻支离破碎。

    踏在离水面最近一级石阶,我弯腰,先将一只担桶探入水里,河水立刻散发清香。河水很清洁,我还是习惯性地将担桶在水面绕几个半圆,将可能浮在水面的杂物绕开。将一只担桶舀满了水,用力拎上,又将另一只担桶舀满水,两只担桶重量平衡了,挑着就方便了。我挺直了腰,担桶挑离了水面,随着我脚步,一步步往上攀登。我尽量走稳,少让桶里水泼出来,还是滴滴嗒嗒洒了一路。

    母亲正在揩缸盖,她总是将水缸洗得很干净,将盖擦得不留灰尘。见我进屋,母亲掀开缸盖,我将两桶清冽的河水倒入缸里,水在缸里碰撞翻滚,撞出无数泡泡,又迅速泡散水静。母亲有些爱怜地问我:重吗?我摇摇头,又擦了把汗,朝母亲笑笑,很自信地走出屋继续挑水。

    从此,我每天早上与担桶为伴。我代替父亲将水缸挑满水,父亲就有了更多时间做活,我也与担桶结下了缘。

    水是生命之源,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将水看成自己的命,因为再缺少文化与科学的人们也清楚,健康的生命里不能没有良好质量的水。我的父母也看重水,他们从来不将垃圾倒入河里,父亲将河埠整理得整齐干净,母亲将水缸擦洗得一尘不染。父母看我每天按时将水缸挑满,心里很高兴。挑水,是父母心中一件大事。

    有一天早上,父母早已下地干活。我倒入第三担水,正往河边走时,有同学喊我上学了,我立刻折回,将担桶放在屋外,背起书包就赶路了。放晚学回家时,看见母亲站在担桶边落泪,走近了看见,担桶裂开了几条大缝,有两块桶板稍稍歪斜,手碰上去可能随时碎掉。完蛋了,是我忘了将担桶放屋里,被太阳晒坏了。我叫一声:妈。母亲擦下眼泪:你看看,怎么跟你爸说?我去拿担桶,母亲大声叫住了我,不让我碰,怕碎掉了。

    父亲来了,我很害怕。父亲走近担桶,两只眼睛瞪住了我,手似乎甩了一下,可能想打我,终于没举起来。小的时候做错事,父亲就用巴掌教训我,虽然打得不重,但我很害怕,这次父亲应该打我的,但是没打,大概是因为我已经长大了吧?父亲没打我,但他的眼神,还有欲动未动的手掌,我感觉比打了还疼。

    父亲拿来一根绳子,小心地将担桶捆住了,然后浸在河水里,第二天一早我再去挑水时,担桶早已恢复了原样。

    我继续每天挑水,再也不敢将担桶放阳光下了。

    有一次,我挑着一担水晃悠悠地走进屋内,刚踏入门槛,前面那只担桶的绳子突然断了,两只担桶重重地摔到地上,哗啦一下,水泼了一屋子,泼湿了我下半身,前面那只担桶碎掉了,摔在我的脚趾上,痛得我呲牙咧嘴,忍不住掉泪。

    母亲跑过来了,抚住我的脚趾,急着问:疼吗?要紧吗?

    父亲也跑来了,先看了我的脚趾,然后弯腰捡起碎掉的担桶板。不要紧,不要紧…… 父亲连连说着这几个字。我看见父亲的眼神里有惋惜,却没有怨恨。

    父亲早饭也没吃,就将担桶板放入一只麻袋,去了隔壁村子的箍桶匠家里。后来几天,我脚伤未好,父亲又用两只小水桶挑水。小水桶分量虽轻,但挑满一缸水来来回回走很多趟,比用担桶挑水要多花去三倍的时间。父亲挑着水从我面前走过,不紧不慢的样子,但我清楚,他心里急着呢,因为,有许多农活在等着他做。

    我在想:箍桶匠啊,你啥时将我家的担桶修好?

 

    后记:我家的担桶没有了,也不需要了。那条养育了我的清澈的河、那有点甜的清冽河水也没有了。有时候我真的会想:有没有神奇的箍桶匠,可将我家的担桶修好?我宁愿每天清早赶着露水去挑那水喝!当生命之水在远离我们的时候,谁能不怀念那双曾经的担桶?

 

 

    “回眸.老物件故事”系列链接:

        1. 挑水的故事

        2. 尴尬“偷食猫”

        3. 姻缘一线牵

        4. 一网打尽

        5. 元宝篮秘闻

        6. 算盘的分量

        7. 关于船的轶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