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拉登”是东亚人,这里的“骆驼祥子”是中东人。你千万不要惊奇,听我慢慢说——
“行走40国”喜欢入乡随俗,从头部着装上靠近,是我接近当地人的第一招。
汽车在叙利亚通往伊拉克的沙漠公路上又驰骋了一个小时,前面出现了一片海市蜃楼般的废墟,我意识到:我梦中的那个丝路古城——帕尔米拉终于到了。
这个外表憨厚的拉骆驼的汉子,是我想像中的中东骆驼祥子。我要入乡随俗,第一个求助的人就是他。他知道我是从遥远,并与他们友好的中国来的游客之后,也变得热情起来。
他把我拉到一辆摩托车旁边,我疑惑:难道他要向我推销摩托?不可能吧?!叽里呱啦半天,我才明白他是说他朋友的这个摩托车就是中国生产的。可是我不懂摩托车,也不知道这是啥牌子。
话入正题,我出6美金,让他把我整成阿拉伯人的样子。越能糊弄人越好。最好是把我打造成中东的牛X大佬——拉登的样子。走到中东的任何一个景点,人家都不仅不收我的门票,还向我敬礼。关于安全嘛?!这反正是叙利亚,那些恨拉登和想抓拉登的美国人也进不来,可以忽略不计。
一番折腾之后,骆驼祥子告诉我,他可以拿钱走人了。于是我美滋滋的对着摩托车的镜子打量.博友们,你说我真的像拉登吗?
看着看着,咦?这张脸怎么有点面熟?好像又缺点什么?对了!老年斑!如果要贴几粒老年斑,那整个一个:阿拉法特呀!嗨!!!
自认为可以不再被当成游客的我,开始从最近的帕尔米拉南部的贝勒神庙进入丝路古城的昨天。贝勒神庙建於公元32
年。
谁说拉登来了不要门票,这不?看门的还是收了门票,还好,不贵。也就是折合人民币20几元钱。怪就怪那个骆驼祥子把我整的不像拉登,而是像阿拉法特。
我这个年轻版(是不是很不要脸呀?呵呵)的阿拉法特,也还是有粉丝的。这不?!另一个看门的老头就主动凑过来,要跟我合影。还不止一张,作为未来统一战线的领导,我要保持风度,在曝日下忍泪强睁双眼,挤出最后一丝惨笑迎合他。可是我心里可急了,因为我到中东阿联酋的第一个晚上,dv照相两用机的充电器就见鬼般的被酒店的烂转换插座给烧坏了。我这可是最后一块电池呀!
可是不识趣的老粉丝还没有完,自己摆完了东西南北4个表情,又拉来刚才收票的另一个老顽童来给我扮名模。这不?扮流氓兔的两个“老天真”可是开心了!我心里那个惨呀:我的电池可是要留到后面用的呀!可是为了毛爷爷时代就铺垫下的“第三世界的友谊”,我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我采用了金蝉脱壳计,拦住另一个刚进来的游客,把两个老天真硬塞给这个“倒霉蛋儿”,才脱了身。别拦我!我要好好欣赏我的帕尔米拉神庙啦!
帕尔米拉曾是古丝绸之路上最繁荣、最有文化底蕴的一座绿洲城市。两千年前,作为中国长安和罗马之间的贸易中转站,它居于东西商路通道上,这个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持续了400年之久的繁华。
而我现在来到的地方,是帕尔米拉的贝勒神庙。墙上的小孔当年都襄有金饰,只是后来被人们抠走了。
这个凹道是当年马匹出入的通道。
我可不是马,可谁说我不能走这条千年马道。
神庙是城中人们聚会的最热闹的场所。
神庙的3 座殿堂呈U 型分布, 围成一座广场.
在没有伊斯兰教的时期,神,就是中东人的寄托。
由于,公元一世纪之前,这里一直被罗马人占领,因此受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影响非常大。
这里是祭神屠宰牛羊的屠宰台,血就从十字孔流入下面预设的血道。
广场的正中,就是神庙的正殿。
虽然殿的天顶已经不见,但是门廊依然坚固。
我可以想像当年这里的繁盛。
向外远望,一根根罗马柱透露着岁月的悲凉。
近看,一片片精美的雕刻寄托着古人的希望。
断墙残了,石头依然高耸。
神像没了,神曲依然有声。
神庙荒了,依然有我们这些远方的有心人来看望你。
神庙:我身上所有可以纪录的物件都在注视你!
暴烈的阳光阻止不了我探寻的视线。
帕尔米拉地处几种文化的交汇处,其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艺术和建筑既有古希腊、古罗马恢宏大气的风格,又有本地传统和波斯文化的神秘与华丽。
美丽的文明残骸。
真的很希望一个人静静的在这里回想它的过去。。。。。。
布满伤痕的石头。
寂寞的神庙遗址是否真的被今天的人们遗忘?
终于,我看到又有几个年轻人来到这里,可惜没有背包的装束,只能告诉我,能够记起丝绸之路古城的这一群,是帕尔米拉的当地人。
对于我身后的罗马柱来说,这些年的安静不知道是它的幸运还是悲哀。
我走出了神庙。
骆驼还在,祥子却不知道哪里去了。毕竟糊口是古城后人要面对的现实。
从在门口让骆驼祥子打造拉登开始,我是抱着开心旅游的心态进入帕尔米拉的第一个景点——神庙的,但是出来是时候,我却变得沉重起来。。。。。。
神庙,告诉我,是什么让我有了如此大的改变?
《叙利亚面纱》之7
推荐我的连环画专辑叙利亚面纱
连载文章简介:
叙利亚,像一个坚硬的巢穴。独立,自主。不屈服于西方霸权,较少出头露面,也让这个布满文明古迹的国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当前连载文章篇数: 7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