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2012-06-19 10:34:28)
标签:

山西

长治

大木殇

北楼底古庙

文化

分类: 抢救山西古建

2012年6月鈥溕轿鞴沤ㄇ谰戎免澕吐

北楼底古庙建筑群,左边两座是钟鼓楼,右边是王母楼

 

    长治县北楼底古庙位于山西长治市长治县西南十五公里的北楼底村,距长子县崇庆寺三公里。

 

    据老乡介绍,村中原有南北相邻的三处古庙,最南面是玉皇庙,后来学校占用,经过翻建现在已无古建筑,只剩下一些碑刻;中间的古庙名称已失,现在只剩下一座完整的清代戏楼。最北面的古庙保存完整,可惜同样是庙名已失,古庙现存的钟鼓楼是两座明代风格的三层楼,正殿外观清代,内部两缝大梁有元明时期代风格,现存两厢为民国或解放后的建筑,在庙的东侧与正殿并列的位置还有一座明代风格三层楼,称为王母楼,非常漂亮的一组建筑群,因古庙名称来历无考,且称为“北楼底古庙”。现在三座高楼全部殿顶露天。


第一次到访北楼底古庙:2012年5月12日

 

    2012年5月第六次山西访古来到长治,本村人士王科通过微博告诉我他们村里有座古庙,希望我抽空去看一下,并发来一些枓栱照片,第二天正好《新民晚报》记者姜燕、张龙来到长治,我们一起去了长子西鲍村龙王庙、西上坊成汤庙、布村玉皇庙,最后与王科联系好,来到北楼底村。进到村中,发现小村里竟然有这么壮观的一组建筑,很是惊喜。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2012.05.12与姜燕、张龙、王科及诸位乡亲在北楼底古庙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北楼底古庙正殿在高台上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正殿清式枓栱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正殿北部两缝三椽栿、平梁、蜀柱等有元、明风格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北楼底古庙钟鼓楼。中间位置原是一座戏台,早年坍塌,改成了现在的大门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从王母楼上看钟鼓楼,远处是中庙幸存下来的戏台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三座高楼全部露天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王母楼后檐出檐基本上全塌了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2012.05.12与王科在北楼底古庙

 

-----------------------------------------


第二次到访北楼底古庙:2012年6月9日

 

    时隔一个月,与薛蛮子老师率领的“山西古建抢救之旅”再次来到北楼底古庙,上百人的队伍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再次见到王科及诸位乡亲。北楼底古庙依旧残破,北楼底古庙依旧残破。

 

2012年6月鈥溕轿鞴沤ㄇ谰戎免澕吐

6月9日,“山西古建抢救之旅”一百余人来到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2012年6月鈥溕轿鞴沤ㄇ谰戎免澕吐

与薛蛮子老师在北楼底古庙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再次见到王科

 

---------------------------------------

 

第三次到访北楼底古庙:2012年7月12日

    

    7月12日傍晚,再次来到长治县北楼底古庙,自上个月与薛蛮子老师的“山西古建抢救之旅”来过以后,已经一个多月,这里未见任何动静,三座高楼屋顶都塌了大洞露天,前几天大雨,大量进水,楼内各层采用木地板间隔,地板也腐朽严重了。木结构房屋,维修拖得越久,损失越大,只有尽快采取遮盖措施或实施修缮,才是最低成本,已经破损严重了,抢救很紧迫。六月“山西古建抢救之旅”去过的古庙,只有北楼底古庙未见任何行动。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第三次来到北楼底古庙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三座高楼全部露天,不仅梁架腐蚀,楼内的木地板也腐蚀严重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前几天刚下过大雨,到场的乡亲都很着急

 

-----------------------------------

 

第四次到访北楼底古庙:2012年10月11日

 

    10月11日第十次山西访古时再次来到北楼底古庙,仍然是老样子,三座高楼全部塌了大洞在淋雨,近几个月来山西不少地方的失修古建都有了抢救措施,而长治县却严重滞后,旁边经济条件远不如长治县的长子县已经抢救了五座,差距呀!


    文管所要求村里用塑料布遮盖,塑料布才能风化多久?这么高的楼如何盖塑料布?这不是劳民伤财吗?古建筑抢救拖不得,一旦塌了追悔莫及。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第四次来到长治县北楼底古庙,三座高楼全部塌了洞在淋雨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由于经常落瓦,楼下已无人敢近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王母楼后檐破损情况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鼓楼顶部的坍塌情况

 

----------------------------------

 

第五次到访北楼底古庙:2013年1月15日

 

    第五次来到北楼底古庙,仍然是没有任何抢救措施,三座高楼的损毁比夏天更严重,长治县是财政收入大县,对文物的重视程度却令人寒心!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2013.01.15,第三次来到北楼底古庙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从王母楼上看钟楼和鼓楼,个个残破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钟楼顶部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鼓楼顶部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王母楼顶部的破洞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戏台出檐也有不少损毁了

----------------------------------

 

    2013年3月18日,王科发来消息,已经开始修缮,正在搭脚手架,很高兴,希望它能好起来。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

 

这是2013年6月3日的照片,修缮已基本完工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

 

第六次到访北楼底古庙    2014年5月27日

 

第六次来到北楼底古庙,已经修缮完工,三座高楼全部得以维修,这里仅是一处县保,能够得以修缮和网络舆论与媒体的推动分不开,欢迎大家有机会来看看,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遗憾的是古庙对面一座清代戏台没有修,出檐已有不少残损,乡村古建应加强维护,不要等到损毁严重了再去抢救。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第六次来到北楼底古庙,三座高楼全部修缮完工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对面的清代戏台没有修


第七次到访北娄底古庙    2018年1月8日

与北京电视台“中国梦365个故事”摄制组再次来到北楼底古庙,雪景蓝天映衬下古庙更靓丽,这次是专程来收获喜悦的。节目已在2018年3月4日的《北京新闻》中播出

节目视频:https://v.qq.com/x/page/b0562k4u9mo.html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七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我新浪博客里专门开了一个 “文保之旅” 栏目,记录多次寻访过的古庙,这些古庙我会一座座持续关注下去,直到他们得以修复或塌掉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

 

 

更新日志:

2013.01.29,更新第五次到访北楼底古庙的内容

2013.03.19 增加王科发来的维修图片

2013.07.12,补充6月8日修缮基本完工的照片

2014.06.06,补充第六次到访的内容

 

-------------------------------------------

 

抢救山西古建:

《大木殇》全集导引 >>>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

2012年所见的重要文物损失(17处) >>>

有抢救措施的古建筑汇总(截止2012年11月16日) >>>

抢救山西古建筑我只相信眼见为实 >>>

十二次山西访古行程汇总简记(一)(1~9次) >>>

十二次山西访古行程汇总简记(二)(10~12次) >>>

回访长治县的四座古建筑:李坊洪福寺、龙山炎帝庙、东呈古佛堂、北宋玉皇庙 >>>

五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

四次探访榆次庄子圣母庙 >>>

2012年6月“山西古建抢救之旅”纪略 >>>

 

断代分析:

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之唐代建筑推断 >>>

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 >>>

榆次西见子宣承院之宋代建筑推断 >>>

推断河北曲阳修德寺塔为隋代古塔 >>>

从“昂”的使用分析布村玉皇庙和小张碧云寺断代问题 >>>
 

普及知识: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八座) >>>

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扫盲图 >>>

古建筑摄影技巧分享 >>>

唐代古建筑檐角上翘解析 >>>

龙没生“龟儿子”--为赑屃正名 >>>

 

访古之旅:

访古行程汇总 >>>

寻访古塔总目 >>>

访古留影 >>>

 

媒体报道:   更多 >>>

文物爱好者4万里“寻访”抢救古建--新华社 >>>

古建爱好者走2497公里访古 呼吁文物保护得回应--中国新闻社 >>>

一个人的古建调查-山东古建迷乡村寻宝--北京晚报 >>>

微博揭开山西木结构古建筑之痛--新民晚报 >>>

山西古建的民间拯救--中国新闻周刊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