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汶川地震台湾心灵抚慰杂谈 |
分类: 心理励志 |
面对逆境的方法:让自己喘一口气
当你遇到逆境的时候,第一步要“让自己喘一口气”。这句话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Give me a break!”让我停一下吧,让我喘一口气吧,也有人翻成“饶了我吧”,那就太过于生动了。它意思是“让我喘一口气,不要逼我”。
我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一点呢?我在荷兰教书的时候,有机会观察荷兰人的生活,觉得很有意思。
荷兰人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民族,从一句话就可以知道。荷兰人如果对你说:“走吧,我们去喝咖啡。”你千万不要幻想他会出钱请你喝咖啡。所以我在荷兰时,有人说我们喝咖啡去吧,我就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带钱。英文的词组是“Go dutch”,意思是“各付各的”。在台湾不必如此,在台湾有人提议喝咖啡,就一定是他付钱,绝对没有例外。这说明了荷兰人很实际。
◎ 还好事情没有变得更坏
实际的民族碰到逆境时怎么办呢?他们碰到逆境的时候也有一句话,在任何事情发生时,他们会说:“情况有可能变得更坏。”
这是一个假设语句。意思是:这件事情可能变得更坏,而事实上没有更坏,所以你应该很开心,心满意足了。譬如,发生车祸断了一条腿,你就要想:好险呀,才断一条腿。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真的有人发生车祸之后断了两条腿的。万一你不幸断了两条腿的话,你心里要想:还好,命还在。
这种想法非常具体,并不是只有荷兰人懂,我们周围也有很多人在使用。
我看过一篇报导,说很多人去请教创办慈济功德会的证严法师。证严法师是佛教界的高僧,许多人请教她的时候,明明知道她是出家人,没有孩子,还是要问说:“师父,孩子要怎么带?”说实在话,她的经验不见得比一般人要多。但既然有人请教,法师一定要回答,这种老师一定要无所不知。不能回答的话,信徒就会失望了。有个信徒说:“师父,我的孩子读书太差怎么办呢?”师父回答说:“乖就好。”乖就好了;另外一人接着问:“我的小孩书读不好,又不乖,怎么办呢?”师父就说:“有就好。”
这跟荷兰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就是如此,你怎么能够从完美的标准来衡量呢?
所以你发生任何事情,处在任何逆境中,第一步就要想:还好事情没有变得更坏,可以让自己喘一口气,再来了解及消化这一切,将它纳入自己生命经验的系统中。然后,对以后的人生可以了解得更平实、更实在,同时也可以藉此对自己认识得更为清楚、更为准确。
这是第一步,还好事情没有变得更坏,因为它也确实可能变得更坏。
◎ 不要向上比
有一个美国人的故事与此类似。他穷得没有钱买鞋子,心里常常在抱怨。有一天过马路的时候,看见对面有一个人撑着拐杖,居然没有脚。这个人就不再抱怨了,他说:“这个人没有脚却面带微笑,我只是没有鞋子而已,有什么关系呢?”假如你总是与更顺利的人相比,心情是不会快乐的。有时一幢大楼里面,只要一个小孩考上北一女中,整幢大楼里面的人都不快乐了。
我中学时读恒毅中学。同学们在台北街头看到建中、北一女的学生,第一件事就是遮住校牌,不让别人看到自己是读恒毅中学的。我这样说,对自己的母校没有不敬的意思。我很爱护母校,也担任过母校校友会的副理事长。我以前在街上看到人家建中、北一女的,从来不遮住名牌,因为我知道每个学校都需要有人读。你们读这些名校,我读我的恒毅中学,有什么关系呢?我读得也很开心啊!这叫做“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不是各得其所吗?如果我读建中的话,说不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自信,因为建中高手如云。
很多人是读台大读坏了,看到高手如云,反而失去了自信。我就比较聪明,高中毕业时以第一志愿考上辅仁大学,并且是全校最高分,所以我大学读得很开心。当你准备好了之后,再去接受更大的挑战,这样比较好。辅大毕业之后,我再到台大读研究所,然后再到美国读耶鲁大学,这就有点像步步高升一样。
到最后不是要问书读得好不好,而是要问自信心够不够。自信心很重要,一个人缺乏自信,年纪太轻的时候就受到打击,这辈子如何能走完长远的路呢?
灾后心灵抚慰系列文章:面对逆境的方法:让自己喘一口气
http://www.soulworld.com.cn/UpLoadFiles/Product/2007-7/20070730145020248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