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覆盖全社会意义大
马跃成·铁牛
如果现在提出大力发展廉租房建设规模,让廉租房的规模大到,任何一个需要住房的人都可以有条件申请到廉租房的程度,很多人肯定以为是痴心妄想,也会有人认为那样不是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房了吗?还有人认为那么房地产市场怎么繁荣?投资房地产还怎么盈利?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还怎么维护?
确实,拯救经济也好,发展经济也好,都把希望寄托在房地产上可能真的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一是房地产确实是一个关系民生的基本问题,如果市场化成都太普遍了,难免会由于价格的跌宕和户型条件的变化最终成为抑制人们改善生活,发展经济的至酷。二是房屋具有稳定、持久的基本特性,很难适应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和微观经济的瞬间起伏。把这样两个形变系数完全背道而驰的东西强行结合到一起,必然造成相互间的损害。
前些年我们基本上否定了房地产的民生属性,结果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山车似的动荡。现在虽然有些回归理性,但是从政策主导方向上来看,基本上还处在一个彷徨、犹豫、拿不准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这也是当前各种潮流都在风起云涌的原因。
我强调国家对住宅市场的垄断控制地位,强调住宅的基本居住功能,强调房屋的民生属性。我不赞成利用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不赞成购买房屋成为人们投资的手段,不赞成房屋建设被开发商一家把持控制。
房地产业的发展对经济有带动作用是无可质疑的。
就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当前的人们收入和人们的消费习惯,以及当前的经济危机来看,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不是目前的私人房屋的无序租赁,而是国家建设的长期或短期的房屋廉租市场。
有人以为买房是刺激经济发展,其实从中国当前的消费习惯来看,买房可能恰恰抑制了人们的消费。
最近一对移居北美的老人在等待了多年之后终于申请到了属于自己长期居住的廉租房公寓,发达国家尚且面向全体国民提供廉租房,甚至连外来移民都能覆盖。而我们的国民收入比人家低的多,为什么非要大家买房不可?为什么就不能租个房子居住?
咱们弄套房子住太难了,有人为了房子要两三代人努力,有人为了房子一生奋斗,有人为了房子几十年节衣缩食,还有人为了房子一生叹息。
房子本来是让人们生活的更好的条件,现在成了人们生存的包袱,甚至成了套在人们身上的枷锁。
有人说,穷人买不起房还谈什么房市?还有人说房子就是给有钱人盖的。
没有挣到钱就不应该有房住吗?挣钱少就是对并不一定就是对社会贡献小呀?现在处在这样一个分配还与贡献不一致的初级阶段社会,只简单地把钱作为人们道德的评判标准太不公平了。
很多人都怀念过去那种福利房时代,并不是那个时候是天堂。那时虽然也有不均,有人住大楼也有人住茅屋,但是不管什么房子,总是住有所居。
现在的房屋租赁市场实际上是个无序的混乱市场,以前董教授提出过个人投资房产组建房屋租赁市场的方案,实际上也不可能实现。一是房屋租金太低,不能满足人们收回投资的预期。二是人们像打游击一样四处在私家房屋寄人篱下班地生活,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
现在的廉租房市场只针对少数低收入人群,但是由于低收入人群也是在变化中,今天低收入并不一定代表明天还低收入,今天不是低收入也不一定代表明天成不了低收入。所以拿一时的标准给人们一生划线并不科学。
因此,现在讲的房屋租赁市场是一个国家建设管理的,可以自由退出的市场是必要的。
如果人们不再为住房担心受怕,必然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其他的消费领域。而现在一味地鼓励人们买房,但是由于房价下跌的情况,买房又不能从买卖房中盈利,大量的房屋闲置下来,既是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财富,也是冻结了资金的流动性。
最近博文:
2009.1.24
京15条新政只救民生不救房价
2009.1.23去年只降涨幅 今年猛降房价
2009.1.23 与董藩商榷:房市的症结何在
2009.1.22高管降薪别裁员是开发商重生的选择
2009.1.21 公务员住房社会化有助于房价深度下调
2009.1.20
春节后爆发房价大战
2009.1.20 开发商与高房价难脱干系
2009.1.19 买房爱国不如降价爱民
2009.1.17
五环内房价8000不是梦
2009.1.16
北京市长的房价讲话能有多大期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