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房产/置业水景楼盘花招 |
那个叫“**水岸”的楼盘卖得很火。它在广告上极力所宣扬的,是水景。听人说,它所紧邻的,也的确是一个水儿清浅的美丽小河,因为有人在那里钓鱼。
感觉仿佛只是一夜之间,上海的水景住宅便忽啦啦地都成了楼市的“宠儿”。只要跟水搭边的房子,就不愁卖个好价钱,没有天然水景的也要挖池子造水景,并美其名曰:湖。黄浦江两岸的滨江豪宅一座座拔地而起,尤其是那个号称“世界住宅第一高”的世茂滨江花园,当然,我们这些小百姓只能望楼兴叹的份。可也有不和谐音,一个同事就说,她们家住的老工房就在江边,豕突狼奔于江上的运砂船,嗓门大得吓人。
除了黄浦江,最露脸的要算苏州河了,这条上海的母亲河虽然再也回不到“乳汁丰沛”的青春期,而且,水质也曾惨遭污染,但仍不妨碍上万元的高级公寓一字排开,两岸对峙,视觉上的所谓“河谷地带”正在快速形成。前两年,忽有好消息传出:河中出现了某种鱼。这小鱼儿,可是河水变清的“铁证”。理所当然,这两岸的房价还要往上蹿了。
虽说无法和苏州河房子的文化味相比,更无法企及黄浦江板块的“国际牌”,可同样位于市中心的“**水岸”,能毗邻一条同样有鱼的河浜,也算是“上风上水之地,水岸生态居家”(广告语)了。
朋友想买套房子,特别注重周边环境,尤其是对水景痴情。我问及原因,他笑谈道:小时候在西北长大,挑桶水要跑十几里路,那段生命中缺水的日子过怕了。我知道,他还有一个心愿:等买了房子,要把老家的父母接过来住住,二老若能在水光潋滟的河边天天溜达溜达,也算是尽孝心了。
那天,朋友打算去“**水岸”看房,非要拖着我这个所谓的房地产“业内人士”一块过去。还没到售楼处,先看到了那条在广告中被吹得“仪态万方”的小河浜。整个河道不怎么宽,两岸多是些新村老工房,远处好像还有些厂房,而紧靠楼盘的一段正在整治,河边步道初露端倪,一排新栽的柳树倒也象模象样。朋友打眼一瞧,就有点喜上眉梢,“不错,不错。嘿!你看,那边还有人在钓鱼!”
顺着朋友的手指看去,果然,在楼盘的河对岸,还真有三个老头在钓鱼。这下子,朋友的劲头来了,拉着我走了过去。
“老师傅,里面真有鱼吗?”朋友问道。
“你看看,这不是刚钓上来的小白鲢,还有鲫鱼嘛。”那人提起水里的网兜以资证明。
“可我咋闻着这水有点臭味,怎么会有鱼?”我悄悄地跟朋友嘀咕。那钓鱼的老头好像听到了我的话似的,接着说:“这条河近两年变清了,以前是连虾米都没有的。”
我和朋友将信将疑地走进了售楼处。买楼的人很多。一位售楼小姐接待了我们。虽然对这个楼盘不太清楚,但这个区域的市场行情我还是知道些。很明显,“**水岸”的报价比附近其它楼盘贵了四五百块,我建议朋友不妨再考虑一下别的房子。
那售楼小姐倒是理直气壮地:“我们可是水景住宅,你没看见,天天都有人在钓鱼,以后景观、水质会更好。售楼处这么多客户,还不都是冲着这条河来的。”
禁不住售楼小姐的一番诱惑和怂恿,那天,朋友当场下了定单。
第二天,当我在公司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一位同事反应很是激烈:“你朋友上当啦,我有哥们在那里做售楼员,他说那条河里根本就没鱼,钓鱼的老头是他们雇的退休工人。那是条臭水浜,政府是要整治,但谁知道猴年马月才咋开工。唉,你们这些天真的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