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选股第六原则:高利润率的未来vs如何降低成本
(2013-10-14 16:18:18)
标签:
费雪选股原则利润率降低成本 |
分类: 投资大师/国外股市 |
【赟按:费雪并不是什么价值投资者,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分子,或者说是一个典型的所谓的价值投机者。费雪儿子的话便是例证:“家父和我的目标一直不是很相同——他是成长型股票投资人,过去是这种人,现在也是。我则一直是价值型股票投资人。”
世界具大师级别的投资大师多多,但真正是投资价值的不多,格雷是典型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不纯算,自称据15%的费雪“血统”。上面费雪的儿子已经证明费雪是典型的投机分子。
真正值得好好学习的大师是巴菲特。有两个人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他们就是格雷厄姆和费雪。影响份量:巴老曾经明确地表示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加15%的费雪。
巴菲特在1992年致股东的信中说:“我们把价值型与成长型这两种投资策略区分开完全是无稽之谈(必须承认,几年前我本人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们认为,这两种投资策略在关键之处是相互一致的:成长性总是价值评估的一部分,它构成了一种变量,其重要程度在可以忽略不计到巨大无比之间,其对价值影响既可以是负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此也说明,投资价值得小心高成长性陷阱了。】
费雪选股第六原则还是谈利润率,主要是谈利润率的未来,就是要搞清企业为提升利润率或维持利润率会采取哪些举措。这里头有句话很经典:“购买一只股,要想赚,绝非仅凭你购买时对它的了解,而是取决你购买后对它的了解,对投资者来说,重要的是未来,不是过去的利润率。”
客观看,在费雪那年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要把财报搞明白实属不易,任何一个领域都需一代代人去继承,才能逐步完善,费雪能意识到买企业就是买未来,这已经为后人省下无数昼夜的摸索时间,已经超越格雷厄姆的“捡烟蒂”了,这是他的贡献,事实上,他对利润率的理解,在他那年代,还算比较到位。
费雪在第六原则中指出,企业要在未来提高或维持利润率一定要有能力降低成本,为什么他有这种体悟,这同他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在费雪那年代,企业要维持甚至提升利润率实属不易,工资年年涨,原料价格年年涨,税收年年涨,成本越推越高,要想维持甚至提升利润率,通常只能提价。有些企业确实可提价,但是提价治标不治本,通常只能解近忧,所以费雪在此背景之下,自然意识到好企业一定要有能力降低成本。
可放至今日,降低成本人尽皆知,尤其在中国大陆,无数企业偷工减料,这就是降低成本,这些脑袋空无一物,敲一下会清脆作响的暴发户都能看透。当今社会,要想降低成本,基本上只有走邪道,偷工减料,可是当大家都偷工减料了,竞争优势不复存在,所以唯有具备创造力,放弃邪道,拓宽产品护城河,提升产品价值,拥有提价能力,才能维持或提高利润率。当然,优秀企业必须又能降低成本,又能抬高价格。就如苹果,把制造这块包给跳楼工厂,同时打出体验概念,拉高售价,不单利润率的分母降低,分子也增大,这才是值得投资的公司。苹果的市值三年前约4600亿人民币,那时就相当今日贵州茅台和招商银行的市值总和,可是三年后,苹果的净利润又增长771%,股价又上涨539%,市值近30000亿人民币,几乎等同两家工商银行的规模。【赟注:此例不妥。苹果这种不断靠科研高投入的企业迟早会破产的/而且是非常快速的,记得早前还红极一时的诺基亚吗?巴菲特/芒格很聪明,所以从来就对微软、苹果等IT公司很吝啬】
所以利润率没有费雪想象的那般单纯,利润率的学问很大,只是特定背景限制了费雪的思维。就如格雷厄姆的年代,经历大萧条,他没有巴鲁克那般走运,巴鲁克这投机家在大萧条前抛出了股票,格雷厄姆却很受伤,于是他自然重视安全边际,发明“捡烟蒂”也再正常不过,这就是人生的阴影对一个人的影响。索罗斯也有阴影,从小颠沛流离,生活在战乱国家,那他的风格自然是速战速决。
我们每个投资者在研究一个投资大师前,必须把他的成长环境、历史背景搞清楚,否则没法体会他的本意.(据富捷文小编)
相关阅读:
重点在这:
《林奇:0增长行业常出牛股与远景公司和高增长行业仅仅是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