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博访谈录24期 田歌携“袖珍族”谈快乐人生 |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6:19 新浪博客 | ||||||||||||||||||||||||||||||||||||||||||||||||||||||||||||||||||
| 
 2006年11月20日15时,《荧屏连着我和你》总导演田歌(blog)携“袖珍一族”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和网友共谈快乐人生。 “北京七加一俱乐部”联系方式: 电话67187209,13391692288(手),联系人马庆瑞。 
 以下为聊天实录: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博客的主持人术术,今天做客新浪名博论坛的是一群嘉宾。下面我先介绍一下第一位嘉宾,她是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和导演田歌,田歌姐姐您好,跟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田歌: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田歌旁边是我们今天嘉宾聊天室的七位嘉宾,田歌姐姐坐在中间像白雪公主一样,旁边坐的是她的七个好朋友。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田歌:这是我们的七个袖珍朋友,是“七加一俱乐部”的代表,先介绍给大家。这位是“七加一俱乐部”的主任,也是这一群体里的党代表,自己做一个介绍吧。 马庆瑞:我叫马庆瑞,我是北京“七加一俱乐部”的主任。 田歌:我们叫她(谭坤)芭比娃娃,也介绍一下。 谭坤:我叫谭坤,是“七加一俱乐部”的副主任。 孙作秀:大家好,我叫孙作秀,是“七加一俱乐部”的副主任,管组织。 田歌:还管钱吧(笑)。 孙作秀:兼出纳。 马雪莲:大家好,我叫马雪莲,是“七加一俱乐部”的新会员。 蒋聪伶:大家好,我叫蒋聪伶,是“七加一俱乐部”的会员,老会员。 田歌:老会员(笑)。 小阮、大阮:大家好,我们是“七加一俱乐部”的小秘。 主持人:各位网友如果关注我们的聊天,关注“七加一俱乐部”的朋友,欢迎用电脑参与我们的聊天,更欢迎用手机参与我们的聊天,在移动中关注聊天的全过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田歌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七加一俱乐部”是怎么回事? 
 田歌:还是请主任介绍吧。 “七加一俱乐部”的成立源于7年前的一封信 马庆瑞:“七加一俱乐部”是由我们几位矮人朋友自发组织的联谊互助组织,名称寓意就是格林童话故事里的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七代表我们所有的矮人群体,一是代表来自社会组织和热心捐助我们的朋友,这样,七加上一表达我们为实现美好愿望而努力。 主持人:在我们聊天预告挂出来之后,很多网友热烈留言和提问,其中一个网友就问:田歌是不是想做白雪公主?想和七个小矮人做朋友? 田歌:其实,我现在袖珍朋友远远超过七个,是几百个。这个创意是马主任的,这个俱乐部也是由于他的一封信才有的.七年前,马庆瑞给我写了一封信,希望我的栏目能够介绍他们这么一个群体。我看了这封信以后一直没有做这个节目,七年中间也一直有人写信,也是袖珍朋友给我写信,希望做这个节目。当时我的心里总是觉得有一些障碍,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到饭店,看到饭店很红火的门口有一个袖珍人在领位,当时想这个老板怎么这么恶毒,拿别人招揽生意,也看到马戏团有类似这样的行为,所以我一直心有余悸,不愿意做这样的节目,好像我要是做这么一个节目,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我也是在我的电视中像那些老板一样为了自己的收视率来显示别人的短处。 但是这七年间总有这样的朋友给我写信,又收到了一个叫“阿辉”的观众给我写信,说希望能上我的节目,于是我就和导演李鹏说,这样,能不能让他多给你找这样一些袖珍朋友,我们来介绍这么一个袖珍群体?我们了解这样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不要介绍一个人,要是只介绍一个人,难免有些是听他个人的故事,觉得太特例,没有代表性,对于观众朋友来说就是一种好奇、窥视,可能这种节目不是特别健康。我的导演就去上网,到处去找,找了好多。那天见面的时候,确实来了几位朋友,没想到七年前给我写信的这位马主任也来了,而且当时就掏出了这封信。 所以,回来看完以后我心里很震惊,没有想到七年以来我的这位观众还留着这封信,还收藏着这封信,我心中就有些内疚,我说这七年他是在怨恨我还是在等待我,还是在期待我。所以,我就跟导演说,那把他们都找来,我们聚一聚、聊一聊,看怎么做这一期节目。 一见面我心情很紧张,因为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我不能够像对待你这样的观众朋友、嘉宾那样自如。一见到他们,我的声音“啊”就高了一个八度,像幼儿园的老师一样“啊,你们好,你们来了”,就这样,想表示亲切。但是相对他们给我的各种回答,我的声音都是放大的,都是看他们特别放大,他们一举一动我就觉得好像很令我吃惊。我身边这位大阮同志就给了我一句,你从来就没有拿正常人的眼睛看我们,所以你看我们什么都是放大的。对我来说,这句话真是掷地有声,我一下子觉得我不能够非常平等地看待他们,我也知道为什么这期节目拖了七年。 大家的故事、大家的奋斗经历、大家的成长经历,我们听了以后,两三个小时以后很快就走进摄影棚,就做了那期节目。那期节目播出以后,没想到有那么强烈的反应。直到今天,我们现在离开办公室还有人打电话要加入这个俱乐部,很多观众留言,很感动,于是我们就成立了俱乐部了,现在这个俱乐部已经有了三次活动。 主持人:成员现在有多少? 马庆瑞:成员有40多人。 主持人:都在北京吗? 马庆瑞:不,全国各地都有。 主持人:他们会有一些分会在组织一些活动是吧? 田歌:还没发展壮大到分会,建议把你纳入到我们这个群体(笑)。 主持人:应该说我本人也是因为看了这期节目再和田歌联系上,以前我也做过田歌姐姐节目的嘉宾,这个节目的影响力非常大,做完这个节目以后也总有人给我打电话。这期节目做完之后我看了非常感动。 田歌:你能告诉我你感动的是什么? 主持人:作为正常人里的非正常群体,他们对生活抱着非常乐观向上的态度。我们现在由于感到自己工作压力大,都会经常觉得自己情绪很低迷,快乐的时候特别少。但我觉得他们真的非常快乐,我其实很想了解一下各位你们对刚才田歌谈到的疑虑,其实也是我本人的一个疑虑,外界人用另外的眼光看待你们,你们是什么样的心态? 马庆瑞:从小到大这个经历一直伴随我们。应该说,从小发现自己跟别人长得不一样的时候,就有了这种心理障碍。每当走在外边的时候,包括到学校,或者是跟父母出去,就被别人围观。曾经有一次,因为小朋友都去游泳嘛,都学过游泳,我特别想学游泳,就去了一次什刹海的游泳场,当时整个游泳场的人全围过来了,都不游泳了,围得水泄不通,别人在外边看不明白为什么,就拼命往里挤,以为前面发生什么事,到跟前一看是我这种情况。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 我七年前给田歌老师写了封信,一直想做成这么一个团体,就想把我们这个群体的人的生活、思想各方面的情况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了解我们。这样的话,我们也通过这种机会更多接触社会,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所以,就在这种想法之下,以田歌老师这个节目作为一个契机,成立了这个俱乐部组织。是这样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