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博访谈22期:四大金刚往事回首 |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8:33 新浪博客 | ||||||||||||||||||||||||||||||||||||||||||||||||
刚才谭飞说了一点,你为什么写上面的观点,又绕回来打太极,哪儿都不得罪。其实有的时候,说实话,我觉得网络是一个特别虚拟的东西,我的博客最主要的一个功能是看大家,看一个娱乐明星在网络里的人心所在。我主要是看调查,也有一些设计的东西。 曾子航:我一开始收到一些负面评论的时候也受不了,因为以前没有收到。我在旁边写“隔山勿论”,后来我删了,我觉得这个博客刚开,有些网友还不适应,有些不文明的言论。但是后来不文明的言论在我的博客里越来越少。 谭飞:主要是你把别人吓着了。 曾子航:开始我还删,后来觉得不是特别带有骂的性质的,或者是偏激的,我不删,脏话还是要删的。 程青松:我有一个好朋友,是我的管理员,知道我的密码,每天帮我打扫房间。只要他觉得是恶意的,绝对打扫干净。我觉得这是自己的家,我有权利打扫自己的房间。所以,我那个朋友天天给我打扫,而且让我眼不见心不烦。 主持人:谭飞,你不会也有助理打扫吧? 谭飞:开始有过,后来收回这个权利,因为我特别怕他突然给我写一个什么东西。 程青松:怕有内幕。 谭飞:我觉得是这样,第一还是学习,第二还是参与。看到很多留言,固然一开始不高兴,但是后来觉得这是一种生活方式,试着了解和融入这种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另类人生。 还有一个我觉得,我特别反感其实不是骂我的,而是广告,特别恶心,20多条,红的哇!我以为有很多留言,结果一看只有一个人,上面全是广告。 程青松:这就是草根。 网友:博客的点击量能不能给你们换来真正的成就感? 子航,你觉得作为一个主持人,一个公众人物,你的点击量能给你带来成就感吗? 曾子航:开始有点,后来觉得就那么回事。一个还是要感谢新浪网,因为这一年多我暂时没有主持过新节目,退到幕后之后,突然发现我在《佳片有约》主持过4年,还有非常喜欢我的人在博客里给我留言,一下子好像找到组织的感觉,好多观众还记得我,因为我有很长时间没有主持《佳片有约》。现在到我博客里的一些博友,都是当年喜欢我主持节目的朋友。 谭飞:女性粉丝多,还有一些窜到我哪里去。 曾子航:这一点很感激。现在我出去,很多人说经常看我的博客,我觉得很高兴。但是博客做久了,开始我觉得是一个定期写的公开日记,现在我把它当成一个作品来写了,甚至写到最后是写一个散文集。 主持人:博客本身就是一个作品。 曾子航:对,真是一个作品。 谭飞:从戏剧的态度到真的态度。 程青松:我可以出三本书,感情的、电影的、八卦的。 主持人:你觉得点击量是不是都曾经刺激过你们写博客的一种热情? 谭飞:我跟子航有一次特别好玩,都快到250万了,我们俩都在说谁先到250,都在争那个事,也是搞笑。我觉得过了100万之后都不会太关注,100万是一个坎儿,100万以下觉得要上100万,100万以上就不想了。 主持人:我听过名博总动员说过1000万的时候…… 谭飞:据说小孩当天出生都得写。 杨劲松:好累啊。我写得比较随意,一般我在写博客的时候,就说明我的工作比较闲。忙的时候基本不写。 主持人:三位除了青松是专职写博客,可以做到天天写,几位都有工作,这个圈里的状态也非常忙碌,你们怎么坚持写博客,什么时间写? 谭飞:就在别人吃面包、喝咖啡的时候挤出来。 曾子航:我觉得是这样,写博客我是找感觉,不是每天写。但是如果这两天有什么想法了,正好这个点我不太忙就写,或者晚上回家11、12点了睡不着就会写。我不会很刻意,天天写真是没有时间。 主持人:董路就做到365天天天写。 曾子航:应该学习。 程青松:我一天写好几篇。有一点夸张,有点变成文件包了。 谭飞:看程老师的博客可以看到很多动态。 程青松:比如电视剧开机了。 杨劲松:我最早看程老师写的博客就是他和第一个男朋友的爱情故事,当时是转到北京青年周刊的(上),我就想第一个男朋友的(下),后来跳出来已经是第三个男朋友了。 谭飞:程老师知道博客的真谛。 程青松:又乱说。 谭飞:我们基本上是用60%精力写博客,没做到全部。 程青松:父母不在你身边,我爸爸妈妈在重庆还没有看我的博客,还有一些老师和同学。其实,对我来说真的不是那些不认识的人最重要,而是我认识的人最重要,我把它变成这样一个东西了。因为我一个人在北京,我所有的家人、好朋友全部在老家。 谭飞:我们也是老朋友。 程青松:但是我们天天在北京,有的同学毕业四年都没见过,都在北京工作,其实很难见面,要不是新浪,我们也很难见面。 杨劲松:很多老朋友都通过博客找到了,都是在留言里接上线,好博客就是这样。 曾子航:我觉得快成为寻人启示了,很多人看到博客给我留言。 谭飞:所以专栏确实有它的影响力。 曾子航:博客还有一个好处是广交朋友。说句老实话,开博客之前,杨劲松和谭飞我都不认识,都久仰,我和程青松倒是早认识了。 杨劲松:我认识谭飞是通过《孔雀》。 主持人:我们新浪网也做一些博友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 程青松:我不敢写小说,因为娱乐不转小说,只转娱乐的东西,应该打破这个界限。 杨劲松:我和程青松在杭州百花奖颁奖现场,百花奖大众评委里突然蹿出一个女的,拽住我们两个,说你们是杨劲松、程青松,我说是,她说终于见到你们了,我天天看你们的博客。当时我特别感动,还真的有人看。 程青松:今天中午在我们麦当劳底下有一个人跑过来,是北师大的人,看见我跟我握手,就是握一下手,然后就走了。 主持人:博客还帮像劲松这样的技术盲扫了一盲。 杨劲松:我还不会链接。 主持人:一会儿回去可以教你一下。 网友:程青松,博客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你的真实生活? 曾子航:有90%吧。 程青松:没有90%,最多是30%,因为那70%是你在房间里别人看不见的,我是按时间段来说。 谭飞:拿DV拍一下。 程青松:可能有30%吧,我的比例算得比较准的。 杨劲松:比较高。 谭飞:程老师是一个很有深度的人。 程青松:不是。 曾子航:因为青松我认识比较久,有一点我很佩服他,其实在博客里,反映他的真实度更低一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