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思政

分类: 评论杂谈·书评

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最为国人所熟知的现代思想体系,原因无他,乃是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写进了教科书,成为人人必修的思想政治课。然而,若要深究一二,很多人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思政课也成为许多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科目,这就造成了一个荒谬的局面:人人都知道马克思主义(这个名字),但不是人人都懂得(甚至是很多人都不懂得)马克思主义。这其中,思政课本编排的不友好(没错,说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那几本书。)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

到底有没有对小白更友好的入门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很遗憾,国人似乎尚未创作出这样的东西,已有的要么是落入思政课本写作方式的窠臼,要么是过度娱乐化、肤浅化而失去了教育功用。三年前,B 站上线了一部献礼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的动画片《领风者》,结果却搞成了车祸现场,风评极为不堪。最终发现,这个任务早就被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完成了,正是这本书《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Why Read Marx Today?)。

本书的编排方式与将马克思主义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分别讲述的思政课本结构截然不

标签:

原神

倦怠社会

韩炳哲

倦怠

分类: 游戏随笔

《原神》可以被解读为刻画现代功绩主体心理机制的隐喻,即对自身施加暴力,同自身发动战争。功绩主体幻想自己身处自由之中,实际上却如同《原神》中的旅行者(玩家)。游戏中的丘丘人每日见旅行者就打,旅行者又不断主动去找丘丘人打,丘丘人即是他的另一个自我,不断同自身作战。如此看来,旅行者同丘丘人的关系是一种自我指涉关系,一种对自我的剥削。旅行者角色自身并无痛觉,而由此导致玩家的疼痛感即是倦怠感。旅行者(玩家)作为自我剥削式主体被一种永无止境的倦怠感攫住。

上面这段话的原文出自思想家韩炳哲的著作《倦怠社会》的序言,原本说的是普罗米修斯神话,但稍加修改就可以套用在《原神》这款游戏上,这样做并非只是玩弄文字,而是意在说明《原神》正是当下倦怠社会的最新症候。为了说明这点,我们有必要从《倦怠社会》的视角看《原神》。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超越福柯的“规训社会”的新社会形态,即“功绩社会”,“其中的成员也不再是‘驯化的主体’,而是功绩主体。他们成为自身的雇主”。这两者有什么区别?按照作者所说,“规训社会是一个否定性的社会。……否定性的情态动词

标签:

同人作品

著作权

二次创作

分类: 微型研究
在二次元,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同人创作实在是一件相当普遍的事。然而,最近在给工作室行将发布的同人作品寻求法律解释时,发现同人作品对于原作的著作权问题存在暧昧之处,试以此文论之。
●What's 同人二次创作作品(二次创作物)?
“二次创作物”(日语:二次創作物 にじそうさくぶつ)一词来源于日本。二次创作产生的作品称为二次创作物,即利用原作的角色等设定进行再创作后产生的漫画、小说、人像(手办)、海报、卡牌等衍生作品。[1]
20世纪90年代后,“二次创作物”一词主要用于同人志(日语:同人誌 どうじんし)。同人志,即由同人出资制作的文艺著作(志)。同人是指有着相同嗜好、相同类型之人;志指杂志,书画报章皆可称之。也就是说,只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将各自发表的文艺著作集结成册,在同好间流通者,均可称为“同人志”。[2][3]但有些同人作品不刊登在同人志上,而是发表在网络上,所以下文以“同人作品”统称之。
同人志中的主要类型为“二次创作同人志”,
标签:

吾辈

汉语

日语

分类: 微型研究
最初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看到了小伙伴转发的一条微博
之前就见过有人用“吾辈”的,不过大多在网上;然而,我也见过在书面上使用的,记得曾经在《语文报》上读到夏目漱石的《我是猫》选段,开篇就来一句“吾辈是猫”。当时对此词的语体并无感觉,以为这只是众多自称之一种罢了。
查《现代汉语词典》中“吾”字下面的词条:“【吾辈】wúbèi <书>[名]我们这些人。”所以,“吾辈”这个词在汉语中的意思不是“我”,而是“我们”。而且这个词标注了<书>,说明是书面文言词语,口头
标签:

注音符号

分类: 微型研究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后面的《汉语拼音方案》,你会发现在汉语拼音字母下面写着一些形如ㄅㄆㄇㄈ的奇怪符号。我曾经问别人这是什么,结果有不少人都说这是日语。
说到日语,日语中除了一些我们能看得懂的汉字之外,还有一种叫做“假名”的字母,分为平假名片假名,认为这样的符号是日语的人应该是把它当片假名了,但事实上它叫做“注音符号”。
注音符号的产生要追溯到民国初年。它来源于早年章太炎创造的记音字母,1912年由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1918年发布。日语的片假名是从汉字楷书中取得的,注音符号来源于古汉字和汉字笔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一套汉字拼读系统,用来给汉字注音。它也算是一种表音文字,即它本身只表示读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