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梦笔山人
梦笔山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4,115
  • 关注人气:1,0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置顶: (2025-03-25 20:52)


京歌-梦北京
↑点击打开

原唱:李胜素
歌词:云海迢迢月儿明,几回甜甜梦北京,几回甜甜梦北京。卢沟晓月美,琼岛春荫浓。居庸正叠翠,那西山霜叶红。指引着九洲四海齐飞跃。我梦里回北京,拥抱我锦秀中华第一城。啊,云海迢迢月儿明,几回甜甜梦北京,几回甜甜梦北京,几回甜甜梦北京。


        谈所谓“老龄化社会”
        我觉得“老龄化社会”这一个词儿像是一个舱来品。几十年前我没有听说过。
        谈论人的老龄化,不是一件坏事。在人类社会中,除了那些夭折和中年早逝者外,每个人都有一个老年。一般说来,人到了老年,血气已衰,行动不会像青少年那样矫健,有时会要一点照顾,这是人之常情。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谈论“老龄化”,不但未可厚非,而且符合中国尊老的美德。因此,在最初在报章杂志上碰到“老龄化”这个词儿时,心里颇有点甜滋的感觉,因为,我自己早已就算是个老人了。


【燕子历来为古代文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如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些诗词或比喻爱情美好,或借以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所寄托之情感颇为丰富隽永。】

《燕子来舟中作》唐·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从小康谈起
        稚珊命题作文,我应命试作。
        我们现在举国上下正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但是,什么叫“小康”?我还没有看到权威性的解释。现在,我不揣冒昧对这个词儿来做一番解释。
        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特别是首都中,居民约略可以分为三个阶层。第一是大款,收入极高,人数极少,享用奢侈,匪夷所思。第二是中间阶层,人数相当多,收入不甚丰而花费有余。他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来自五湖四海普天下的产品,他们都能得到。他们绝不像大款那样,一次宴会开支万金,但是,日子过得颇为舒

        有一天,一位扮演伟人的特型演员突然宣布了一条令人吃惊的消息:伟人五十年前曾在武汉失落了一个孩子,而他正巧是五十年前在武汉出生的,而且又同伟人长得如此之像。
        言下之意,他可能就是那个失落的儿子了。
        当吴先生从晚报上读到这条新闻时,不禁跑到阳台上大笑了三声。
        吴先生的妻子从厨房里奔出来:“你疯了?”


《驻跸金陵以方物寄献两宫》清圣祖康熙帝·玄烨
深宫违定省,经月恋晨昏。
率土方为养,苍生共戴尊。
题书千里重,托物寸心存。
遣使旌门外,踟蹰望九阍。
【译文】
远离深宫无法定省问安,整月都在思念着那晨昏定省。
以四方之土为供养,天下百姓共同尊奉一君。
千里之外题写书信,寄托着我寸草之心。


        爽朗的笑声
        据说,只有人是会笑的。我活在这个大地上几十年中,曾经笑过无数次,也曾看到别人笑过无数次。我从来没有琢磨过人会不会笑的问题,就好像太阳从东方出来,人们天天必须吃饭这样一些极其自然的、明明白白的、尽人皆知的、用不着去探讨的现象一样,无须再动脑筋去关心了。
        然而,人是能够失掉笑的。
        就连人能够失掉笑这个事实我以前也没有探讨过,不是用不着去探讨,而是没有想到去探讨,没有发现有探讨的必要;因为我从来还没有遇到过失掉了笑的人,没有想到过会有失掉了笑的人,好像没


        选购中国文化遗产
        有一天,吴先生决定成立一家公司专门从事文化遗产的拍卖和转让。
        对新生事物异常敏感的吴先生发现,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卖钱的好年代。特别是随着知识产权的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人们好像是一夜之间发现,原来赚钱竟是那么的容易。最近的一个事例便是:有人决定拍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谱,而同时,像祝酒歌这样的曲子也将名花有主。也就是说,从此之后,这些歌曲的产权将受到保护,谁想哼哼几声,只要有一丁点儿的商业动机,就得付钱。
        吴先生对这样的举动举双手


《咏雪竹》明太祖朱元璋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译文】
尽管大雪的沉重将竹子压弯了腰,枝头眼看要沾着地上的污泥了。
等到天放晴,红日出,雪融化,那竹子依旧会丢掉负担昂首挺胸。
【赏析】
朱元璋出身贫寒,幼时还入寺为僧,他从普通列兵爬上皇帝高位,没有一种搏击命运的进取精神,何以成功?没有必胜的信念,岂能横扫元庭,席卷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说,雪竹即是朱元璋之


        老年谈老
        老年谈老,就在眼前,然而谈何容易!
        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自己有时候承认老,时候又不承认,真不知道从何处谈起。
        记得很多年以前,自己还不到六十岁的时候,有人称我为季老,心中颇有反感,应之逆耳,不应又不礼貌,左右两难,极为尴尬。然而曾几何时,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听得入耳了,有时甚至还有点甜蜜感。自己吃了一惊:原来自己真是老了,而且也承认老了。至于这个大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自己有点茫然懵然,我正在推敲而且研究。


        水浒人物今若在
        有一天,吴先生突然接到一个从水泊梁山打来的电话。
        话说梁山好汉自结义以来,一直巢居水寨,与世无争。时事轮回至20世纪90年代,好汉们听说当今为太平盛世,风光无限,机会多多,便纷纷动了入世之心。然而,这么一大帮人,下得山去,如何营生是好?于是,梁山特地来请吴先生出出主意。
        “我等兄弟今番下山,总不能再以剪径为业,请先生根据我等的能耐,参照当今之需要,指点一条谋生的路子。”在聚义堂中,大哥宋江直陈其意。
  &n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