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节南游20山西博物院(下)

标签:
山西博物院佛风遗韵北朝造像瓷苑艺葩方圆世界 |
分类: 自驾篇 |
佛教传入中国后,刊刻佛陀法像顶礼膜拜祈求福祐的风气逐渐兴盛。造像碑,是除了开凿石窟、雕塑佛像外,最突出的一种祈福形式,仿造石窟寺造像式样,在寺庙或佛堂重的小型供养雕刻。一般在正侧三面开龛造像,背面刻造像经过及供养人姓名等。
王黄罗等百余人造像碑,北魏,高平市邢村征集。
遍刻千佛。上开一龛,单雕佛首。下为主龛,龛形华丽:莲花柱头上雕龙形尖拱楣,之上雕六尊飞天;龛内一佛跏趺坐,斜披袈裟,衣质轻薄;两侧莲座上各立一菩萨,肩臂挂飘带,一手持莲蕾下垂,一手将法器高举过头顶。
碑阴上部还刻7排小佛,下刻供养人姓名,没有纪年。
程哲碑,东魏天平元(534)年,长治袁家漏村征集。
找到民国碑拓。碑文:
“假恒农太守程定宗、诏假常山太守程文静、前祭酒轻车将军给事中程海珍、假太原太守程盖世、程进、程庆仲等造,
朔州故平北府长史程钵、字洪根,故晋阳令程蠡、字士琏,故高都令程买、字市略,故赠代郡太守程府君之碑文:
君讳哲,字子贤,上党长子人也。系自商源,承芳伦亨,抽柯插汉,耸枝云烟。(周代,程)伯符以英才杰出,作卿相于成康(西周)。(程)休()父以鉴明洞悟,乃光隆于周室。官班二大,位极合鼎,绵邈踵基。君即绮叶也。不子乃贞标独振,规略自天,出周入卫,世为名卿。远祖婴,幼聪长睿,义节纯和。晋平公以其儒雅,封为忠成(诚)君。祖不识,硕学养性,志玩林岭。隐显之机,比德于伊傅;待时之叹,必俟于涟漪。何异垂翼柒园,弥鳞仓下。故汉武征贤,三诏而后起,辞不自免,遂登车骑大将军、安西卫尉、并州刺史、霸城侯。乃祖憘(喜),字申伯,魏文帝(曹丕,年号黄初,220—226)景元(曹奂,260—266)中(加字)与邓艾代(伐)蜀,受律西征,恭行天诛,使城(成)都自溃,刘禅稽颡(263年)。帝命使持节、征北将军、青州刺史,特进广年侯。憘弟昱,忠亮贞正,魏文帝命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祖雄,字长思,晋国初建,任宁西将军、陈留太守,俄迁豫州刺史、山阳侯。祖猛,字景陵,晋惠帝(司马衷)永康(300年)中任宁远将军、浮氏令。祖丰,字庆云,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元(307)年中任宁朔将军、魏郡太守。值晋室道襄,刘氏(刘渊)称霸,(刘)曜(石)勒王弥,袭帝洛川。愍帝(司马邺)升祚(313),以丰中良,才堪抚捍,即除上党太守。后以刘(曜)石(勒)鸱峙,触地豺狼,遂因守任,即居上党。丰弟暇,赵明帝(石勒)建平(330—333)中命司徒公。丰生七子。长子荫,赵太和七(334?)年任北中郎将、玄氏令。弟稚,赵建平(330—333)中命凌江将军、白马令,迁魏郡太守。稚生五子,长子箯,燕建兴二(387)年任驾部郎中、代郡太守、贵乡侯。次景绝,后次洛,广年、中牟二县令。次阳,容城令。高祖周,上党太守,慕容超(前燕)命为功曹,东燕建兴七(392)年,除镇军将军、常山太守。曾祖蒲,大魏神瑞三(416)年命蒲造峰台都将,除武安令。祖芒,大魏明元皇帝(拓跋嗣)大驾亲戎,诏访英老,芒时应命为望义,从西征有功,补高都令。在官勤明,不遑寝食,宰民惠下,恩齐卓鲁。芒弟信,假魏郡太守。次弟鞞,假赵郡太守。
君,昆弟四人,诞应灵源,世荷着(著)姓,琼柯玉叶,垂馨不朽。君,器识融通,冲素渊雅,论经则通并于四联(?),语典则幽达于贾马。栖翰风生,吐章落玉。孝等曾闵,义同柏山。又善弓剑,便于骑射,弯弓十石,矫矢援号。养游蒲卢(教化),蔑以加也。散诞容放,嵩衡无以量其高。游神六合,江海宁可测其深?振羽霄霞,考盘云室;亮拔人表,独悟世里。亨年不永,春秋八九,卒于崇仁乡孝义里。临终清解,言为世范。遂敕诸子,遗以后诲,顾命曰: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顺,能此六者,则吾无忧矣。惟君南留未极,北驾遽往,凡在有识,莫不悲之。于是主上悼心,遂加褒锡,追赠郡县,以慰亡魂。周邦亲故,咸用悲惋。虽宅兆久终,丧制礼毕,宁不留迹山阿、刊石流咏者哉?
故赠代郡太守并息赠陈郡太守程永之颂文:
于皇宝胄,时惟殷商:金玉禅联,本枝克昌。琳琅云映,凤翥龙翔:爰暨休父,廓清徐方。修修烈祖,英才杰出:直道匡君,光隆汉室。刚口不吐,矛而能慄,口霜独秀,皎皎若日。惟君渊雅,器识融通;亮齐八俊,德伴四公。孝并二连,伺雷等纵;挥章落玉,旷世少双。泛爱乡党,蹈义恂恂;德祖周孔,非礼勿亲。有美君子,如玉如珍;昊天不惠,降此凶泯。汪汪代郡,弱冠振声:志超霄汉,气迈云星。口寒增蔚,迳霜特清;如何不淑,哲人祸丁。哀哀慈考,子胤休令;官号陈郡,器美德盛。冀享遐龄,辉赞邦政;良木空摧,昊口殒命。兰叶夏凋,芳桂春折:日月烟晖,降兹霜雪。山川改色,思鸟呜噎:寒云苍芒,悲风激烈。
故晋阳令蠡并二息赠广平太守、静光(?)、假西河太守次等之颂:
英哉休哲,皇魏栋梁;布泽唐晋,口熙远彰;义感襁负,沾被遐方。诞生兹父,福禄永康;堂堂广平,光赫旧邦。布政乡井,雅性从容;风动草偃,不肃而从。衣锦白日,惟有兹公。爰及西河,少聪长令。敷育今邦,光显王命;勋彰书籞,父子蔚映。
故高都令并息赠太原太守程义之颂也:
明明高都,亮浚江海;资父事君,孝义恺悌。志陵松霜,迳寒莫改:金声玉润,贞节常在。诞生太原,光阴唐墟;灵根万刃,世称高腴。流芳布馥,旷代英儒;文优武博,德必不孤。昂昂祖父,诜诜子孙:远苗自汤,世爵相传。寄刊玄石,托咏名门”。


南涅水石刻群。1957年秋,在山西省沁县南涅水村发现石刻窖藏,出土单体造像、造像塔和造像碑1100余件,年代为北魏永平三(510)年至北宋天圣九(1031)年。造像塔是北朝时期民间兴起的佛教礼拜供养形式。

东魏北齐佛教造像。
东魏造像中,弥勒减少,观世音增多。流行北魏晚期以来秀骨清像样式,表现手法以线条刻划为主。佛像高肉髻,脸庞清瘦,溜肩,身体修长,身着褒衣博带。菩萨头束髻,面相长圆,眉清目秀。
北齐时,无量寿佛和阿弥陀佛造像增多,出现双尊像组合。造像风格为表现人体健壮肌肉结构的写实手法,立体感增强。佛像流行低平素面肉髻和螺发肉髻,面相浑圆,身体健壮而丰满,多穿袒右式大衣。菩萨头戴高冠,脸庞宽而丰满,上身袒露,腹部微凸,衣薄贴体,衣纹疏简,流露出造像的精神气质。
武乡县党城村出土铜造像。
1983年4月,在山西省武乡县党城村发现刻有铭文的北朝铜造像7件,造像出土时两两相背排列。造像题材有佛、菩萨、观世音,时代自东魏武定六(548)年至北齐天统三(567)年,发愿文刻在床足右、后、左三侧。是郭氏家族的发愿供养。


太原市花塔村佛造像窖藏。
与释迦七尊像不同,背光佛塔两侧拱卫一对龙,塔下“坠”上刻拳脚相对的人像,舞蹈伎人?这算北齐独有吗?
邓峪石塔,唐天开八(720)年,2016年台湾中台禅寺捐赠。怎么回事?
原在榆社县邓峪村,高3.2米,塔身高1.77米。圆座方柱单檐式,自下而上由底座、塔身、塔檐(带平座)、塔刹四部分套合而成,其雕刻精美。唐代石雕佛塔中,四面均有佛造像的塔相对较少,邓峪石塔异常珍贵。1965年公布为首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和1998年,塔刹和塔身先后被盗。塔刹至今无踪。塔身辗转流入台湾,后由私人藏家捐赠给中台禅寺。得悉石塔来自山西后,中台禅寺捐赠返还。
塔身四面各雕一主尊佛像,边棱雕串珠形角柱。
宋明世相。
淳化元宝,北宋淳化年间(990—994),五台山北台顶出土。
金质,成色90%以上,每枚重均约12克。正面钱文行书“淳化元宝”,背面铸左侧铸韦驮立像,右侧铸带有佛光的佛坐像,二像均位于莲花座上。背缘正上方有錾印序号。这批金钱不是流通货币,当是给五台山寺院的供养钱。

白瓷人形柄执壶,唐代,太原石庄头村出土。
“无终”三孔布,战国(前475—前221年),太原市电解铜厂拣选。
战国晚期赵国铸币,面文“亡冬阝”,释为“无终”,赵国地名,在今河北蔚县。背文“十二朱(铢)”,即半两,是布币的纪重或纪值单位。布首穿孔上有“十三”字样,尚无明确解释。目前发现无终三孔布仅此一枚,当属孤品。


金饼,西汉,太原东太堡出土。
平鲁唐代金铤。1979年4月,山西平鲁县平鲁公社屯军沟社员劳动,偶然发现一件腐烂木匣中的大批金器金铤193件,其中金铤82件,金饼4件。
乾元元(738)年金铤,錾有“口朝议郎口口口口御口赐紫金鱼袋臣口口进”。
这些辽币竟然全是太原电解铜厂拣选出来的!
洪武金锭,1972年10月,太原市南郊黄陵村明晋王墓陵园内出土。长94厘米,两端宽5.8厘米,腰宽3.8厘米,高2.5厘米,重1946克,成色95。
锭面镌刻文字:“潞州洪武二十三(1390)年折收秋粮赤金五十两五钱重。提调官吏冯瑀、司吏李朝衤廷、库子王士成、长史司监销司吏马九思。洪武二十四(1391)年三月口日进,颜验银匠阎思中、煎辟银匠赵公敏”。
连转三省博物馆,干脆河北博物院再转转。
14:26,河北霍寨收费站驶出,4081公里,83.13元。转石家庄二环。
河北博物院放在下一步《中山国寻迹》中。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没必要再住一晚,干脆直接回家。
18:10,石家庄北收费站驶入京港澳高速,4126公里。
20:43,良乡阎村收费站,全程4355公里,86.88元。
后一篇:2024大同1博物馆(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