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2020-05-20 18:07:42)
标签:

大小猫耳山

木岩寺与贾岛峪

金山寺与杨溪

龙宝峪与全真教

长流水与长沟峪

分类: 房山篇
  小猫耳山原名火焰山,地处周口店西北,大致东西偏北走向,为大猫耳山的东南支脉,也有形似猫耳的双峰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自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侧,至永寿禅寺,爬小猫耳山
房山17》记过2012年的永寿禅寺,当时只剩钟鼓楼和后面的并排三殿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8:30,由后三殿东北角开始登山。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不过5分钟,便到山脊,回望。
永寿禅寺所处山坳称十亩坪,方方正正,也算小猫耳山的东侧的一处独特地形吧。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山脊西上,是座尖峰。一队驴友也走这条路线。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右侧,东北方向,圆形的巨大凹地,大部为燕山石化,西南为长沟峪煤矿周口店几个村庄。
东延山脊,路径多条,永寿禅寺最快捷。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已处永寿禅寺背侧,远为北京猿人遗址——龙骨山新建的大棚,像只穿山甲。
这一带可谓小猫耳山南侧第一沟,历史直接穿越远古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登上尖峰,山脊西延,起伏不大。这一带山脊称金山,直对大猫耳山主脉,侧连小猫耳山主峰。
山脊两侧基本走过,可谓沟沟有古寺,年代早至唐金,晚至明清。此次登山,能算历史穿越吗?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东南回望,永寿禅寺已遮挡,仍见龙骨山
右侧山梁称木岩山,远处横在周口店娄子水之间的山包称鸡骨山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木岩山自左伸出,西为第二沟木岩沟。沟端曾有木岩寺,因采煤,毁于清代。现地图标注穆岩寺。远处楼房,黄院搬迁新村。
唐代诗人贾岛留《过木岩寺日暮》诗:“岩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木岩沟还是巨大的采石场,现已停采,留下壮观空地。沟中直沟,是京原铁路,也不怕把隧道挖塌了。
中远山脊长廊,为庄公院前两年新建。远山一包,是三座庵鳌头寨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西行,山顶平坦,视野开阔。
《房山县志》描述小猫耳山:“火焰山”。二支是黄山、金山
这里是金山:“金山火焰山东南行之北支也。城西二十里。山北为贾岛峪,山南有金山院。旧为,有池四时不竭,号曰金山香水八景中之一也”。
而“木岩山”;“鸡骨山”。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金山山脊,正对大房山的正脊大猫耳山。由于角度关系,茶楼顶看似高于上寺岭。正脊中坡,突出鼓包,其上平凹处就是上文的灵峰寺
不远矮峰,就是长沟峪贾岛峪之间的松树岭顶部。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山脊左下,再上小猫耳山火焰山)。凹陷鞍口,连通山脊两侧的贾岛峪金山寺
小猫耳山东峰金字塔般巍然矗立,西峰仅露顶部。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路并入防火带,路宽起来。左上一山包。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南侧是木岩沟的端部,水泥路自永寿寺绕过来。
房山17》到过这里,只剩右侧小山村废弃的残垣断壁。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木岩寺具体在哪位置?
贾岛诗外,《房山县志》收录有明代涿州人郝勋撰写的《重修木岩寺碑》记载:木岩寺取煤于穴汲水于泉,为僧之供给”;“”;重修“起于正德十五(1520),落成于嘉靖十(1531)八月”。
而且,“予尝欲由木岩登西北绝顶(大猫耳山),于以见天高地迥,吊古寻幽耳”。当年,作者想从这里上来?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前行,左侧高处为金山最高处,海拔380多米。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开始下行。小猫耳在左,道路却随山脊先向右上。
以后也多这种走势:指左走右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前行,山脊左下不少。两个鞍部,连通北侧的贾岛峪、南侧的木岩寺金山寺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先右上。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右侧的长沟峪山口。脚下煤矸石坡,远处燕化圆坑雾山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煤矿家属区进长沟峪的超岭,少走不少弯路。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左下。看小猫耳,一路升升降降,高度损失不少。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尽管如此,第一个鞍部的降幅还是出乎意料。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左为山南第三沟,黄院北沟,也应称金山寺沟金山寺位于阳坡,这里看不见。现在地图标注大金喜寺金山得名,应于此寺。翻左侧山梁到木岩寺
现在想来,《房山69》那块背刻嘉庆年号《重建金山寺碑》应是金代金山寺曾为房山八景金山香水。今人并未细究,认为金山香水庄公院,甚至认为是金陵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右为贾岛峪,见《房山16》。这里可见全貌,南上依次有小南沟大南沟小西沟大西沟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全景。当年贾岛为什么不去金山寺,而翻山去木岩寺呢?可能:
1、金山寺可能唐代还没有,或只是小寺、影响不大。《金山寺碑》有:“向有招提……以古之郡老之所建也。……于金皇统初(1141),……一概并施与上人,永为道院”。
2、金山寺看似近,实际绕远。木岩寺几乎左切直下,比金山寺容易到达。况且木岩寺距平原近,应是贾岛出山必然选择。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贾岛峪小南沟上来的鞍口,小路清晰。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山脊松树悠然。想起贾岛诗句:“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日出僧未起,寒暑不知年”;“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不知两诗作于何处,用在这里贴切。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又是两次陡下,高程又损失不小。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金山寺近了,距木岩寺山梁远了。
那块《重建金山寺碑》还在吗?《灵峰寺碑》可见《房山县志》抄录有不少错误,应该再去细核一番。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右侧,贾岛峪大南沟上来的鞍口。沟中那块出土佛像还在吗?
贾岛也可能从这上来,再斜上几步。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山脊西偏南而上。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接着西偏北,笔直而上,坡度平缓,两侧密林。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明白了为什么称火焰山:山脊是一律自北向南翘起的片岩,如同簇簇燃烧的火焰。
大地曾经在这里倾覆、断裂,形成这样独特的地貌。是因为东侧猜测的陨石撞击吗?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右看,贾岛峪大南沟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出密林,山脊稍下,然后陡起,东西两峰只露顶部。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南侧进入黄院西北沟,山南第四沟,称杨溪,现在地图标注碾窑儿
《房山县志》河流有:“龙宝峪水,,二水合”。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房山69》曾从龙宝峪翻山梁过来,找放羊老人提到的沟端柿林“杨家碑”。碑有“宣德”二字,可惜已经残破,寺名已经分辨不出。《金山寺碑》有“西接阳溪”,看来杨溪阳溪转来。
龙宝峪黄山店之间山梁称黄山,那座陡峰是訾牙岭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顶岩粗厚,粘土粗砂沉积,像排伏兵。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四五道断缝深入山体,挖煤导致的断裂?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前行,又是向南陡下。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一处断崖,3、4米高。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下来容易,西上就陡了。已看不见东西两峰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片岩如剑,哪层有化石?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杨溪沟全貌,直对上黄院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端部扇形鼓包,曾为寺院,遍种柿树。那块残碑在正前位置,四周有沟纹砖,或许也上至金代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山脊跌宕起伏,走起来不累。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回望走过的山脊,一个完整的“”字形,升升降降。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向上就累了,土石相加,坡陡路滑。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高处岩石,支离破碎。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脚下黄院西沟龙宝峪的分界山梁。龙宝峪算山南第五沟,实际是黄院沟的西端。右侧山体称黄山
小猫耳山北侧为,南侧以黄山分为黄院黄山店两大沟。《县志》:“黄院沟,城西二十里,上自龙宝峪,下至(娄)子水,长十余里”;“黄山店沟,城西三十里,上自蔡树鞍,下至(娄)子水,长二十余里”。
驼运山路对两沟的描述:“黄山店沟,由楼子水黄山店(十五里)、下寺(五里),西北过蔡树庵,通南窖沟”。而另条“由楼子水北,入黄院沟,过龙宝峪长流水,与黄山沟合,半由山腰行”。两条山路都由娄子水出发,汇于葫芦棚蔡树鞍(现驴友称火石咀)。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西侧的龙宝峪,与黄山店隔着厚实的黄山
一直认为,龙宝峪就是古时的龙含峪元代全真教清和宫所在地。《房山县志》:“,见旧志”。《人物篇》有“尹志平,……”。
现在的龙宝峪村民已经搬迁,只留下一户放羊人和李氏祖坟,见《房山69》。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快到高处,西侧再现小猫耳双峰
仔细想来,自灵峰寺,到金山寺杨溪寺龙宝峪,都有金代的背景。这是一种巧合?与北部金陵有多大关系?往事如烟,金元留下的只是飘渺的线索。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下行,正对东峰。心里琢磨:前面山路分岔,一路右上,要不要上去看看?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几分钟后发现,山脊本身就是右上,指左走右。这山怎么长的?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翘起不再是尖薄的片岩,而是厚实的砾岩,像一尊尊圆头怪兽。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一尊炮台。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粗砾岩。这里曾是河口?
滚滚的河水将卵石搬到这里,后被深埋到地底;不知什么时候,天翻地覆,又被倾推到高高的山脊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回望来路,沧海桑田,东侧的北京猿人也只是遥远的一瞬。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还得上,变态的山,上的多,下的也多。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接着下行。小猫耳山东峰,犹如一座金字塔,完全呈现在眼前。北坡尤其险峻,4、50度仰角的岩层从长沟峪一斜到顶。
至此已近3个小时。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东峰也是横纵山脊的十字交叉处。北侧倾下,延出松树岭贾岛峪;南侧延伸,延出黄山黄院沟龙宝峪至左结束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如果说小猫耳山是个远古怪兽,这些尖锐的片岩是它的背鳍。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有上有下。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回望走过的高脊,来路不见。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脚下还是龙宝峪,水泥路距顶不远了。
右侧黄山,东南延至娄子水。作为火焰山另一支脉,《房山县志》:“黄山”。烽火台是否还在?
仙台山,,为一山之胜”。见《房山70 再访庄公院
琵琶山葬此”。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山路陡起来,准备冲刺东峰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坡陡,土石相加。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右侧贾岛峪西沟,露出松树岭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尖锐的片石,南侧往往都是直崖。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支离破碎,快到顶了。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不上峰顶,自东南侧斜切过去。
上个凹脊到此,不过30分钟,比想象容易。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看不见峰顶。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登山要登顶,东侧有路斜上。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回看来路,两“乡”字了。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东北方向,防火带随山脊直松树岭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距顶不远,但要攀爬两层这样的陡崖。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终于站到了东峰顶上,不大的一块椭圆形平地。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一块水泥测量标识,手机测海拔720多米。
东峰没有西峰高,但挺拔指天的气势甚于西峰,环顾四周,尽在脚下。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自北顺时针一圈。
长沟峪主沟,脚下东天宫;隔梁,大圆坑西部。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东南青松岭长沟峪单辟贾岛峪;然后大圆坑,远处雾山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来路,反而看不见近脊。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黄院沟黄山,往事飘渺的山谷。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黄山近脊,采石开出一处大空场。
黄山,已是南偏西方向,为黄山店北沟,山南第六沟,可能是县志里的大圈,曾进去转转,没有什么发现。
西(右)侧山脊无名,与长流水相隔。上部可见棺材山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黄山店对面,可见乱石山。沿坡南上,可至上方山。见《房山76》。
后来,又曾从西沟攀上,上方山派人值守。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棺材山青峰岭对子鞍大小断崖车玉沟坡峰岭冰湖沟,在这里一目了然。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西峰高于东峰,中途一大凸脊、几处小凸脊,总体难度不大。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东峰最大优势,是正对大猫耳山主脊,南坡地形一览无遗。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仔细分辨上文攀灵峰寺的路线。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有两条路电塔之后只有一条道。上寺岭一带桃花未败。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没有找到东峰西下的路。左侧便是斜切岔口,沿陡坡、从两层陡坎顺下,挺危险。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西行回看,东峰西侧有路下来,刚才怎么没有发现?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沿脊西北上行,坡度平缓。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中部高脊。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次高脊。谁插一棍,还以为缝中长出。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又是下坡。左侧采石场距顶不远了。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拉近对子鞍五指峰华木伦包子峰五岭鞍一线,统称幽岚山
《房山县志》:“幽岚山,,无著名者”。
作为大房山分水岭,幽岚山涵盖范围不大,景色壮观幽美。东南自冰湖沟戒毒所路口,再由四马沟平塔窑蔡树庵(火石咀);西北自燕水大草岭水峪南窖。见《房山727374》山脊,《房山78798084红螺三险等。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再过凸脊,还是那么远。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终于来到西峰东侧,比东峰好爬多了。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不同的是崩石叠摞。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岩缝两段。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30度齿脊通顶。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继续顺时针一圈。北看大猫耳,没有东峰角度正。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长沟峪凤凰山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松树岭大圆坑雾山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东峰过来山脊已遮挡住了脚下路段。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西侧属黄山店沟。其中,脚下是黄山店北沟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长流水中隔的无名山。
前队驴友经过休整,出发了。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房山县志》:韩村河北源出自龙宝峪水自北来汇”。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涞沥水大小断崖,一道大斜坡。走在坡上,看似不远,走得脚趾头疼。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对子鞍冰湖沟红螺三险,房山秘境。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西峰顶,海拔820多米。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山脊西下,再转西北。山脊如刃,长沟峪西端的采石场,习惯称之石板山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左至崖边,南侧黄山店北沟(大圈水)与长流水相隔的无名山。长流水,山南第七沟。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石板山,异常险峻。中、远两处尖尖翘起的山脊,就是两处采石场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中段运石路,盘旋右下长沟峪村。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左侧直崖,挑出两“指”,耶!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脚下半山腰是长流水村长流水至少早至金代,上文《房山灵峰寺记》有“长沟右与禅庵水”。
《房山县志》“”。后半句不对,将长流水葫芦棚搞混了。见《房山75  寻找狮子崖》。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房山71》记过长流水普济观山门,在村北靠山侧院子前,正好被树挡住。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下行一段,回望西峰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下行,移步易景,步步惊心。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一块挑出的岩板。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近前下探,一股强劲气流涌上,赶快离开。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这里可见《县志》所描述的幽岚山的东南区域,不过坡峰岭以北、四马沟以南的三角地带。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再下回望,已看不见西峰。岩层向南45度翘起,戛然断裂。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断崖千仞。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一个山头,犹豫起来。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这里是采石场的东端。右侧,青石斜披有彩条布,这也太陡了。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采石面光滑,一不小心,还不冲进沟里?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左崖,似乎有平台可以绕过去。端部断了。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爬上山头,也下不去。那队驴友向西端翘起的采石场行进。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回看下来的西峰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只好向右,顺青石侧陡坡而下,土滑枝密。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下到平台,壮观的采石断面,已剥离几层?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剥下的青石板干吗用了?若用于农村民房,哪都有,用爬这么高、这么远?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有路沿沟北下,估计路程可能与西侧采石场相当。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一条山梁,将这里与西侧采石场隔开。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大车可以开到这里。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回望西峰。刚才的山头,不可能从顶或南侧绕过来。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道路分叉,右侧下沟,左侧上行。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山脊低洼处,人工垒石砌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下望长流水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终于看到了那座普济观山门。《房山县志》没有普济观的记载,现存山门可能清代
问题是,如此高远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座道观?究其原因,应该是地处黄院、龙宝峪过来、“半由山腰行”的驼运古道
而且四周宗教遗址基本都属佛教,单单这里道教名称,能否与龙宝峪曾是元代全真教清和宫的猜想相互印证?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西去,崖边道路挺宽,可走大车。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道路直通西采石场顶部,右坡就是上文看见的如镜岩面。
永寿禅寺至此,用时近6个小时。小猫耳山山脊,过鞍口北转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高处尖锐风大,不能登上一览葫芦棚地形。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西采石场比东侧规模大,脚下堆满渣石,盘山道东拉西扯。
小猫耳山远低于对面的大猫耳,一路走来,上上下下,左转右折,攀升行程并不比登灵峰寺少。只是没有荆棘,快捷许多。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怎么下去?东侧乱石坡,曾经的盘山道,尚有路迹可循。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几经回转,下有平台。前队驴友从乱石中走出来。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快到平台,有路直通西侧鞍口。这是长沟峪西去古道,翻山后并入长流水葫芦棚山腰古道。
去看看?看着近,盘山道比下来远多了,以后有机会吧。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曾经的出料口,距顶有百米高差。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满山乱石陡坡,只有沿曾经的盘山道迂回。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东拉西扯。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下了几层,还那么远。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另处半山采石场。这么陡,怎么作业?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山顶一路下行,40多分钟,终于接近长沟峪古村的西口,坡度缓平了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一处岩层断面,秘密麻麻,看不出4、50度仰角的倾斜。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路走东坡,北侧是大猫耳山正脊之阳的双涧
灵峰寺高在天上,废村尚在低处密林中,有机会再探吧。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道路东拐,不远是第一个山顶采石场的出口。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春回大地,百花鲜艳。废弃的民房,曾是怎样景象。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榆树成片,榆钱个真大。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快到东沟岔口,左侧山头是那座防火监控点,顺沟也能登灵峰寺
房山133穿越小猫耳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