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78红螺三险路线及玉虚宫

标签:
幽岚山宝金山山谷坡峰岭玉虚宫古道 |
分类: 房山篇 |
《房山72》提过:蔡树鞍至对子鞍为幽岚山。黄山店北侧岔口山脚,是幽岚山东南端。
红螺三险在幽岚山中部,自宝金山山谷进入,最为便捷。
一、四马沟翻山。
黄元寺到四马沟,有多条翻山路径,目标是《房山71长流水》看到的山脊电塔。
半山看《房山72四马沟到华木伦》走过的包子峰。
电塔从南侧的长沟峪山口“原火石咀”而来,西过对子鞍,去霞云岭。
山口是大规模采石场,滑落的渣石,在山侧形成覆钵塔形状。
《房山71长流水与北下寺村》走到“塔”下,灰土太厚,没能再行。
向西,是对子鞍。西去的电塔隐约可见。
幽岚山与西侧的青峰岭(断崖)以对子鞍、冰湖沟为界。红螺三险在幽岚山五指峰下的山沟里。
对子鞍西侧是青峰岭;隔沟对面是宝金山,有玉虚宫。
宝金山西、断崖下、冰湖沟上是片人迹难至的山地。
《房山县志》有:“宝金山,在黄山店西,堵墙山北脉,上有净业寺”。这句话可见:1、这里“山”不是整座,仅为“一侧”;2、广义的宝金山,指棺材山以北的山坡,包括涞沥水到断崖、坡峰岭到车玉沟一带;狭义,单指对面一片山坡;3、玉虚宫历史上曾有过“净业寺”,现在已无痕迹。
坡峰岭后有车玉沟。坡峰岭西到车玉沟顶口,有个“窟窿石断缝”,与车玉沟呈垂直交叉断裂。
从山脊电塔位置,可沿电塔走向去下座电塔;也可直下沟底,到玉虚宫附近。
二、宝金山山谷。
山谷是幽岚山、青峰岭的分界。山口驻军,山谷为废弃仓库,禁止通行。
坡峰岭建设时,可从景区门内沿院墙小道直下山谷。2012年7·21暴雨,将院墙和部分建筑冲毁,可以开车直入。所以,2012、2013年是游玉虚宫、红螺三险的最好时机。2013年底,部队复建又禁止通行了。
借民国22(1933)年《游山》杂志游记描述山谷:
“出(黄山店)村里许,入阴崖中。冈峦迥束,巨涧贯之。环涧卧石巍峨,如屋如囷;倾斜横坠,奇状骇人;流泉穿注,喷薄雷怒;数转益深,如坠幽井;危峰竦峙,高欲摩云。会日色向暮,岚霭苍茫,横嶂如门,殆疑路断”。
主道左有石阶上玉虚宫。
续《游山》文:“及谷穷涧断,四山忽开,危巘嵬然,青林掩霭,至宝金山矣。山以金矿得名,昔年有人开采,闻乃硫铁之属。玉虚观踞中岩之上,四山环拱,势极雄胜。南峰嶣峣,特为秀异,宜以玉冠谥之”。
三、坡峰岭翻山。
坡峰岭是近年兴起的红叶观赏地。其实,大山处处美景,只是多为野路而已。
下望鹰嘴岩。
站在鹰嘴岩上,西望对子鞍,幽岚山的五指、包子诸峰。
四、玉虚宫。
玉虚宫由上下院、塔区组成,坐西面东,位于沟西的一片缓坡上。这一带就是宝金山。
碑文:“房山县西宝金山之麓有
三清庙□,□□(芜)崇闳,房廊轩□,林壑之胜,环币(布)户牖,境寂忘暑。风来□□,□□送春,松涛聒耳。每当疏林,霁老屋云,归花胥谷,清磬□□,□□□湍,岚光掩日。凡清修奇士,览胜名流,扉□对景,神□□□□□。诚修甚(身)之别业,餐秀之名区也。岁月阮(远)久,风雨渐侵,□□□人,云泉无色。爰略加茸沼,俾复旧观。冀领烟霞,勿崇华扉,泉流穿屋,松影当窗,香篆云迷,经声樵和。文何必张卧游之图,誇济胜之具,方足以笑傲林泉,探奇丘壑哉。
嗟乎,软红十丈欢,名迹之久湮。空翠千林,幸游踪之可寄。静观自得挹爽,非遥游斯地者,其亦对泉石而流连,抚云萝而眷恋者乎。是为记。
碑文:“京都顺天府房山县西乡宝金山
护法众善人等:长春宫四品花翎总管李连英、钟粹宫六品蓝翎首领高诚义、钟粹宫六品首领范诚启、钟粹宫六品首领张诚安、长寿宫六品蓝翎总管刘诚印、长寿宫七品首领孙理慎、乾清宫五品督领事佟禄、广忠、高明山、范平喜、刘宝德、万进才、赵永志、佟志河、李金声、张进喜、黄金庆、张吉福、熊有林、文明玉、玉润、杨勇、张德喜。
开山:张诚安、范诚启、刘诚印、高诚义、佟禄。
率徒:崔信仁、孙信义、徐信礼、郝信智、谢信善、杨信慧、陈信平、周信泰、盛信长、张信春。
经理人魏德普,邑人刘佑清书。
光绪五(1879)年岁次己卯孟夏(农历四月)月建立
人多认为是李莲英的别墅。读文后可知是一处清末太监退休后修道养老的院观,开山是钟粹宫、长寿宫等首领。李莲英予以支持,但可能他根本没来过。
现代文字叙述不能完全表达碑文重点和人员关系。按原版文字顺序成图,方便分析。
碑文为清末告示:
“顺天府为出示严禁事照得房山县西四十里宝金山有道院,住持道众:本山尽种果木,众道资以糊口。闻近年每有无知之徒搅扰作践,攀蹈根株,以致树木损伤。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附居民及一应人等知悉:尔等务各安分,不得附山作践滋事,致伤果木。倘敢违示藐法,不知敛迹,再复滋扰,许该住持鸣同地保,扭赴该管县衙门,呈请按律究惩。各宜凛遵毋违。此
碑文:“立卖契人道衲李明玉率徒等,今将宝金山玉虚宫坡厂两段:□(上)一段,东至李姓、西至羊圈、南至山头、北至老爷港;下一段,东至岭头□、西至李姓、南至破庙顶、北至山头。四至分明,外有倒塌殿□共六间、铁钟一口,上下土木相连。因无力修理,情愿卖与佟禄、刘诚印、范(诚)启、高诚义、张诚安,率徒周信太(泰)、陈信平、(盛)信长、张信春等□(名)下永远为业。言明价置京平银四百两□。其银笔下交清,并不短欠。如僧道俗人等争论,俱有中保人一面承管。恐口无凭,立字为证。
光绪四(1878)年十□日二十三□。
中保人于致安,立字人李明玉,代笔人海晏臣,经理总管人魏德普,书碑邑人刘佑清,工师刘(东江)镌”。
旁边卧“嘉庆年示”碑,较上碑早近百年:
“顺天府为严禁事照得房山县西四十里宝金山有道院住持道众:本山尽种果木,众道资以糊口。近年来每有无知小民吵扰作践,攀蹈根株,以致树木损伤。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附近居民及一应人等知悉:不得附山作践,滋事致伤果木。倘□前□不法,□□不□□混行滋扰,该住持立即协同地保扭赴该县,按律究惩,决不宽……特示。
本山四至:东南北皆至山岭分水为界,西至许姓羊圈为界,右仰知悉
主殿坍塌,仅存山墙。
民国22(1933)年《游山》中游记说明了玉虚宫的前因:“住持李殿(启?)廉,光绪时慈AA禧AA旧宫监也。读夏铭三清殿碑文,知为晋人李合所创建。李本商人,晚年入道,寿至八十余。光绪年时,道友高诚义、刘诚印复醵资重建,并于山上建纯阳殿,斩石裁林,工力宏伟。高刘二人皆内官,自白云观分出,所谓霍山派也。……李监谈宫中旧事,多外人所不能闻。记之,可作异时史料也。”
“夏铭三清殿碑”当为“嘉庆卧碑”的另侧。可见,嘉庆年间,山西商人创道院三清殿。光绪初,李莲英时期的多名太监集资400两银买下、修整扩建,供年老太监修行养老之用。修行霍山派,从白云观分出。
里侧看院门是标准的“一殿一卷垂花门”样式,外侧清水脊顶,门侧卷棚顶,勾连相搭。
墙上1969——1971年的报纸遮糊在壁画上。
资料称:3座塔均为清宣统元(1909)年建。应该是清末死去的太监。
那块“嘉庆年示”碑立了起来,可惜还有小部分在土里。拖拽进一步伤了文字。抄录:
碑额:“万古流芳”。
碑文:“玉虚宫碑记创建玉虚宫李君合仁者,业出商贾,籍属太原,□羁□□□深……早慕真宗,一朝脱去缎黄冠,以□游半世,初遇……原……处……邑北约三十里,曰红罗险,为幽岚形胜之区,乃仙佛出□之□,□东七八里抵……之不甚岩(岩中+艹)峨,而平远苍秀,有□林……岩□□森□□迴溪之涧……云之□蔚□峰弄碧,远岫□□,奇花异树,不乏□兽□虫时有……者多至此,士有奇而名未显者不胜屈指,诚天造□奇境,真人间□□□之福地也……壁斩木,结庐蒲坐,去此子前午后为期,……合□□务课……随凹就凸,栽成果木千株。□草□棒,开出□田十亩,山苹野粒,需作馐食……子母丰出,□入盈余,救急孤贫。□□鸠工,□□起修道院,祠(?)堂一座,阔□八楹。非□缘募化而来,悉俭□节食所致。卖数千贯□□,历四……后落成,苟非立志有亘者……矣不□□乎?考其……出山林淡泊者,甘绝口不谈……莫染诸□咸□,盖其□之……弃故人至八十有八……主……或龙□□□地仙之……
……次……吉……”。
年月磨损。有资料称:“《玉虚宫碑》,清嘉庆二十一(1816)四月一日,夏铭撰并行书。阴刻告示”。
查到的“玉虚宫碑记”拓片。
落款:“嘉庆岁次丙子(1816)清和(四)月吉日钓香酣史夔銘撰并书”。
“玉虚宫碑记
创建玉虚宫李君合仁者,业出商贾,籍属太原。虽羁廛肆之中,深恶锱铢之鄙,留心性命。早慕真宗一朝,脱玄假黄,冠以优游半世。初遇□□□而寄迹,厌栖都会,游处溪壑。出房□北约三十里曰红螺险,为幽燕形胜之区,乃仙佛出入之地。复东七八里抵宝金山,望之不甚嵯峨,而平远苍秀,有云林子笔意。环拱危岩,后临森壁,□回溪之涧,活流遥映,出云之葱蔚,群峰弄碧,远岫飞烟,奇花异树。不乏怪兽毒虫,时有□□□□。阆苑琳宫,青子者多至七千有奇,而名未显者不胜屈指。诚天造之奇观,真人间之福地也。李乃移石筑壁,斩木结庐蒲坐。去此子前午后为期,丹鼎携来,惟□情合性是务,课馀荷锸,植李封桃,随凹就凸,栽成果木千株,薙草删榛,开出薄田十亩,山蔬野粒,需作馐食,栗实松房,博将子母,丰出啬入,盈馀救急。孤贫聚料,鸠工倾囊,起修道院神堂六座,圆庑八楹,非抄缘募化而来,悉俭衣节食所致。费数千贯,□多历四十年之久而后落成。苟非立志有恒者其孰能之哉?于戏近矣!不忘难乎,考其行则是飞雨,忘其足迹不出山林。淡泊自甘,绝口不谈荣利,真可谓一尘莫染,诸妄咸消。盖其养之有素,而容貌不衰,至今八十有八,犹复体健颜丰也。㧕其或龙沙八百地仙之流,亚与法子曲教兴。索予述其功行勒石焉。是为记。团
有法孙三曰:□永春、朱永平、戴永成,法增孙□□□、□□□。
嘉庆岁次丙子清和月吉日,钓香酣史夔铭撰并书”。
下望下院。
民国22年《游山》另篇游记对玉虚宫的描述,也抄录于此:
“(黄山店)北行二里许……两崖束缚,危石当涧,怒泉喷薄,如吼风霆。一路重峦叠嶂,涧随山转,颓阳不到,阴森怖人。谷近天开,忽睹佳胜,心目顿旷,所谓宝金山也。旧有净业寺,今为玉虚观,主持者内监李启廉,居山十余年。……宝金缠护交罗,自为一局,双峰骈起,脉从中落,而曲如回肘。宫当其綮,林木茂美,泉甘土沃,可以栖迟。下为三清殿,读碑知嘉庆间有山西李合仁,弃商入道,开山种果,积资建院,出余财以济孤贫。年八十八,犹健胜。撰书钧香酣史夏铭,词翰不俗。后垒石为台,上建纯阳殿。碑称光绪中,道士高诚义、刘诚印重修,皆霍山派弟子。霍山创自白云观龙门十九世张耕云,为内监入道者而设,可谓权巧方便矣”。
进一步说明:玉虚宫自白云观分出;其修行霍山派,是专为年老太监入道的“权巧方便”途径。
五、去三险的道路。
前面门栏,是部队的西端,现又禁行。
沿沟为通大石河流域的重要古道,因部队这条古道断了:
左通冰湖沟、对子鞍,到杏黄;右通红螺三险、朝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