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生命长宽高:新生命教育论纲》笔记
(2025-01-24 18:13:34)分类: 阅读痕迹 |
《拓展生命长宽高:新生命教育论纲》
(朱永新 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5月版216/110000)
2024.11.22
代序:儿童幸福成长,从生命教育开始。要点:关注儿童的三大原因;儿童身上珍贵的五大品质;教育应该让儿童在舞台中央的理由以及行动要求。
前言:要点:新生命教育的渊源、理念等。
第一章 新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一、新教育对生命的认识。要点:1、不同学科对生命的界定,可分为三类。2、生命的特点:独特、自主、完整。3、生命的属性:自然、社会、精神三个维度构成的立方体,由长宽高构成的“容器”。
二、新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教育。要点:1、生命教育的历史考察;2、生命教育的内涵,狭义(危机干预为主)、广义(生命化的整体)、一般意义上(全人教育)。3、生命教育的目标: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成就人生。
第二章 新生命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要点:一、拓展生命的长度是锻造人类生命链环的重要基础;二、拓展生命的宽度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三、拓展生命的高度是构筑人类精神高地的根本手段。
第三章 新生命教育的理念建构。
要点:一、新生命教育的理念:基本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具体为:1、完整的生命为基点,促进生命的全面而又个性化的发展;2、以尊重生命为根本,重视教育过程的自由与幸福;3、以身心舒展为前提,吻合生命节律,凸显个性发展。二、新生命教育的原则:1、以生活为基础的生活性原则;2、基于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原则;3、尊重和关怀生命的人文性原则;4、家校社合作共育原则。
【至此,“新生命教育”的原理部分似乎已经讲完——这是第一次如此完整的接触,有启发。】
2024.11.29
第四章 新生命教育的渗透课程。要点:“渗透课程”的优势在于“弥散、广博”,其源头在于“新教育”2004年提出的“新六大行动”。随后,作者具体介绍了“渗透课程”的内容及设计原理和操作要领,共八门,它们是“新体育课程”“每月一事课程”“晨诵午读暮省课程”“电影课程”“班会课程”“生日课程”“生死课程”“生命叙事课程”等。
第五章 新生命教育的专设课程。要点:“专设课程”的特点是“集中、有针对性”,成为“生命教育”三大板块(专设、渗透、活动)之一。作者“为什么要开设生命教育专设课程”一节中简要分析了三种类型利弊,提出“专设课程”的不可替代性。随后,讲述并分别论证了“新生命教育专设课程的理念”(含:价值追求、基本思想、重要目标、基本内容、主要形式等五个方面)。“新生命教育专设课程的特点”(包括:生活性、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等四点)。“新生命教育专设课程的目标”(包括:总目标、分类目标、学段目标)。“新生命教育专设课程的内容设计”(包括:四个维度,人与自我的“知己”、人与社群的“知群”、人与自然的“知物”、人与宇宙的“知天”;三个领域,“安全与健康”“养成与交往”“价值与信仰”)。
第六章 新生命教育的教学原则与方法。要点:作者从“生命教育”的三种教学方式:认知的方式、体验的方式、实践的方式——的特点和要求谈起,明确了“新生命教育的教学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讨论了“新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包括:认知类的阅读、讲授、讨论、批判思考;体验类的角色扮演、生命叙事、欣赏方法;实践类的参观、实作、探索。
第七章 新生命教育的评价方式。要点:首先是“新生命教育评价的方向”,从“三维生命”的角度,强调“责任意识第一、技能习惯第二、知识要点第三”的方向。随后“新生命教育的评价原则”主要是“发展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定性评价”“自我评价为主”等五条。至于“新生命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分为“学生发展状态”“新生命教育的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工作”三方面。
第八章 新生命教育的师资培养。要点:从“生命教育”的三个层面出发,讨论师资培养问题。具体维“提升每一个教师的生命素养”“开展生命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两方面。
结语。要点:带有全书总结的意味。
附录。要点:比较丰富,共两个方面:其一“实践报告”或案例:《新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报告》,共20多页,来自广东的完整报告,有做法和反思等。其二,“新生命教育”的成果,包括《新生命教育研究所主要著作》《新生命教育研究所主要期刊成果》以及《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推荐阅读书目》
另外,“主题索引”“参考文献”“后记”也都很有特点。
【全书读完,尽管再二十多年前,曾经关注过朱永新的“新教育”,但这次阅读,可能是“带着问题读”,收获不小,也开始注意“批评性”的观察,收获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