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办学理念策划十讲》札记

(2019-12-14 14:41:23)
分类: 阅读痕迹

 《办学理念策划十讲》

沈曙虹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版


阅读前——

退休后,经常有学校邀请为他们的“规划”“标识”等等出主意,每每都会遇到这个“办学理念”“一训三风”等等的问题。在我所接触的学校中,在规划和总结中,似乎成了一种标配——无论是校长还是“主管部门”“督导部门”,在对学校的规划、总结等等进行评估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这些内容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指标。但我的直觉来看,大部分学校(包括“有关部门”“有关专家”,下同),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种“文字游戏”,常常是找几个人(可能是校内的“秀才”,也可能是校外的“代笔”),到处找一些“好词好句”,想尽办法“与本校的实际相结合”搞出几条来,有时还会位1-2个字词争论一番。但相当部分只是应付,弄完了也就完了,至多在学校的墙上、对外的宣传时,引用上几句。在我看到的,极少有成功的。尽管我并不否认这些东西的必要性,但直觉告诉我:这里面肯定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了。近期为几个学校做“顾问”时,曾经想找到“问题点”,并且说服对方能改变一下,但说起来、做起来总有点“捉襟见肘”。

沈曙虹的这本书,至少在我看来,是专门讨论这个话题的第一本专著。

 作者根据其2001年开启学校文化战略研究与策划之旅为基础,是把“办学理念”的研究,放在“学校文化战略策划”这个大背景下讨论,对我们深入思考这个话题,并真正实现对学校发展的意义有一个深入的思考。

书中以“小贴士”的形式,罗列出当前“办学理念的常见问题”,作者归纳为:大而无当”“没有个性”“缺乏统整”“以偏概全”“纸上谈兵”等五个方面——不用多说,其实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只要接触这个领域,都会有同感的问题

 

 作者采用的“讲座”的形式,娓娓道来,这十讲的题目和大致内容为:

 

第一讲 什么是学校文化战略策划?

学校文化战略策划的三个来源:“CIS(企业识别标志系统)的兴起”“现代学校形象策划”“教育策划”。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全球视野”“中国轨迹”“教育诉求”三方面展开。 

为什么要提“学校文化战略策划”?强调“继‘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学校内涵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第二讲 什么是办学理念策划?

什么是学校文化力?在第19页上,作者用一个图诠释了这个概念。作者的观点是:“学校文化力”可以表现为“文化要素—表现领域—能量形式”三个要点,构成了三条线:“价值观—办学理念—精神力”“行为方式—办学行为—行动力”“物化形态—办学环境—形像力”共同构成“学校文化力”——作者在这样背景下讨论“办学理念”。

什么是办学理念?作者的界定:办学理念是学校成员创造并共享的核心价值,以及在核心价值的统帅下对本校一系列教育教学思想和管理服务理念校本化、概括性表述,是一整套只因办学方向和方法的概念与观念体系。”从这个意义上,作者对目前“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一训三风”等等的提法提出了批评。

办学理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观念体系?作者在第27页上用一个图表达了他的看法:这是一个以:表现为“核心理念”的本体观(依据什么)、表现为“学校使命”的目的观(为什么)、表现为“学校定位”的属性观(是什么)、表现为“学校精神、校训”的人性观(信什么)、表现为“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的实践观(怎么办)。

什么是办学理念策划?关键是找出“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衡度未来可采取之路径,以为目前决策之依据”。 

 

第三讲 办学理念策划的成功法则

第一组法则:准与特(“真实的挖掘提炼办学传统和突出成就”、“敏锐的捕捉学校的核心价值”,并将它完整准确的表达出来。) 

第二组法则:全与实(“”,整体性、共同性、开放性;“实”,既要顶天立地,还要实实在在)

第三组法则:精与美(“”,内容要高度概括、高度聚焦,做到文字简练;“美”注意语言表达方式的形式美) 

 

第四讲 办学理念策划的前期调研

完整策划流程(筹备、调研、开发、立法、宣导、实施、评估) 

办学理念策划的筹备(四项工作) 

具体的调研实施(六大步骤)

 

第五讲 核心理念策划

核心理念策划原理(是对“本体观”的策划,要找到“逻辑起点”,注意“本质性、适切性、差异性、统领性”

核心理念策划思路(办学特色升华、历史传统凝练、校名意蕴生发、地缘文化演绎、学校属性生成、发展契机确立) 

 

第六讲 学校定位策划

为什么要进行学校定位?(是对“属性观”的策划,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环境要求、发展趋势等因素,合理地确定发展基调、特色和策略的过程,是对学校最本质特征的框架和勾勒,是对现实形态和未来趋势结合点上对办学领域和宗旨所做的高度概括,是对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作出的方向性选择。)

怎样进行学校定位?(考虑“市场、环境(含竞争)、产品、当前目标”四方面着手。有“从不同维度分领域进行定位”和“用一句话或一段文字的对最本质特性的表述”两种。)

怎样进行学校品牌定位?(“学校品牌是学校定位的具化和深化”,可以从“单一品牌定位”“一牌多品定位”主副品牌定位”着手)

 

第七讲 学校使命策划

什么是学校使命?(是对“目的观”的策划。是对“学校存在的理由和价值”的视角的表述,略同于“学校愿景”) 

怎样表述学校使命?(要防止“落俗、求全”等问题,抓住学校最根本、最富特色的价值诉求予以强化。可以是整合表述,也可以是分项表述。在操作上,可以用“空间界定法”,也可以用“内涵界定法”) 

 

第八讲 学校精神、校训策划

什么是学校精神?(是对“人性观”的策划。“学校精神”,是统摄全局的、是学校内生的、是自洽的、是理性的、既来源于学校以往实践也只想学校未来发展。这里与所谓“三风”是由不同的,作者认为“三风”的表述不管从“来源”“逻辑”及“表述方式”都是有问题的) 

如何表述学校精神?(可以有:格言式、比拟式、典故式、校名式、象征式等)

如何策划校训?(校训的定义:“学校提出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

 

第九讲 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策划

教育理念策划(是对“实践观”的策划,含“教育”和“管理”两大领域。作者先从“教育理念”切入。作者将“教育理念”理解为“办学理念”的下位概念,是“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的价值观对教育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对教育行为持有的基本态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信念,也是学校所主张的最基本的教育原则”。可以从“教育理想”“培养目标”“教育原则”等切入。)

管理理念策划(“管理理念”是“对学校所遵循的管理原则、所追求的管理理想的概括性表达,是在处理人、财、物、信息等管理要素时所遵循的准绳,是一切治校行为的出发点”。同样可以从“管理理想”“管理领域”“管理策略”等切入) 

办学要略策划(作者界定为“从学校办学实践中高度概括出来、为解决关键问题或提升核心发展力而需要的着重实施的办学领域与策略”。它侧重于“补短”)

 

第十讲 师生誓词、学校宣言策划

师生誓词策划(作者明确,这不属于“办学理念”而是办学理念相关内容的文本表达。“誓词”的采纳,主要是为了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仪式感”,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师生在一次次的宣誓活动中,识记、理解、认同学校的价值观)

学校宣言策划(主要是办学理念的对外发布问题,可以用现代汉语、文言文、诗赋等表达) 

作为附录,作者提供了江西省宜春市化成小学、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高级中学、浙江省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三个案例,作为参考。

 

读后

读完全书,尽管还有许多疑问,但是作为这个话题的“第一本”专著,感觉还是很有收获的。诚如印在封底的李政涛对这本书的评论:“以‘战略眼光’重新审视和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将‘学校文化’的思考与实践,从技术层面、实践层面提升到了战略层面,进而生成了新的探究学校文化的思考方式。”

——作者对“继‘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学校内涵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的论述,很有同感,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理念”“观念”等文化层面的东西,即使按照我一直以为的“学校发展四阶段论”(硬件、软件、制度、文化)来看,确实是到时候了!可以说在现阶段,没有文化意识的校长,是当不好的。只是现在学校的中层、老师,是不是意识到这一点,还不好说。

——很赞同作者对所谓“一训三风”的看法和批评。当“理念”“校训”“三风”相脱离,成为一种文字游戏的时候,它们的生命以及对学校发展的影响,也就式微了。记得有一次参与督导,问及一位学校干部“学校理念和三风”时,得到的回答居然是“背诵过但忘了”,当时只是作为“笑谈”,但其中存在的问题,真的值得研究。——只是,过去很少有人提出质疑和批评,本书作者涉及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