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岛上学校》读后

(2019-12-08 18:38:43)
分类: 阅读痕迹
 

本书作者李海林是老熟人了。这倒不仅是因为他在洋泾当校长的那几年,因为业务关系常来常往。我与他的渊源可能更长。在我刚登录k12时,就与他有过交流。后来才知道:作为一代“语文教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与其他一些“语文大咖”比,他更侧重于理论研究——《言语教学论》就是我最初读过的他的书。

前几年,听说他辞去洋泾中学校长一职,到上海师大当教授了,不久又听说辞职去民办“新纪元”了。

201510月,和一位朋友一起,应邀去参观了他的“新纪元”,回来后写过一段文字:

 

第一次去李海林新就职的“新纪元双语学校”,感觉是:这是一所“掩藏在乡下的学校”的印象颇深。下了陈海公路,稍不留意就得回过头找。找到路,驶进去还要5~6分钟的车程。这个“5~6分钟”,两边都是典型的农村——还不是“富裕起来的农村”而是上一世纪80-90年代的农村——当你怎么都无法把这样的环境与“民办双语学校”挂起钩的时候,突然,一组现代化的建筑映入眼帘——这才是这所收费不菲的民办学校。走入校园,感觉不错。若不考虑周边,这所学校无论从什么视角讲,都不算落后。李校长的介绍,老板准备把其办成“样板学校”——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实话,其实那个时候并不看好这位“教授校长”。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更多的联系,直到这次在书店看到这本《岛上学校》。

 

这本《岛上学校》十九万字,与他的《言语教学论》来讲,不算厚,也很通俗易懂,读这些文字,就像当年在他的办公室里与他聊天差不多。

 

全书分为“学校的DNA”(谈办学理念)、“走在我们的校园里”(谈学校环境设计)、“‘月度微论坛’背后的故事”(例谈作为一名校长处理的各种棘手事件)、“学校的伤痕”(记录了办学中“走麦城”的故事)、“圈内人密谈”(对当今民办教育和民办校长的思考)等五辑。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我所熟悉的李海林——不守成规、不停思考,关注细节,讲究逻辑,行文严谨!

 

读完了这本书,我才知道:2015年我去“新纪元”时,正是他处在艰难创业的时刻;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这短短三、四年时间,“新纪元”的变化和发展。看来,当年“不看好”是有点误判了——他们已经度过了创业初期艰难岁月。只是,这所学校似乎还没有毕业生,毕竟,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使得育人的质量,只有走出校门才能得到检验。李校长所讲的故事,是“过程中”的故事。尽管我们都看好这所学校,但还需要待到“山花烂漫”时。

 

不过,读本书过程中,我想的更多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老是听到校长们抱怨,“上面”管得太多,手脚放不开。但是,李校长告诉我们的是:与民办校长(或者说“职业校长”)相比,公办校长尽管不那么自由,但也相对轻松——“上面”撑了一把伞,许多杂事给你“挡”掉了。当民办校长,或许有那么一点自由,但他所要面对的,远远大于“公办校长”——这或许只有像李校长这样,在公办、民办都当过校长,才会有这种体验!

——然而,我很赞同李校长的看法:不管是“校长”还是“董事长”,也不管是公办民办,要办学校,就要想清楚:我想要的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只有在这个问题上想清楚了,认准目标、不怕困难,才有可能办好一所学校!——可见,即使此时此刻,“上面”下放权力给每位公办校长——请问校长们:你们准备好了没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