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药园里的菊花

(2022-09-18 05:07:50)

摘自2022-9-15中国中医药报
孙世辉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祁菊花、杭白菊等不同品种。菊花酿酒养生,可以泡茶解酒,红菊花可以活血调经。把干菊花瓣装到枕头里,可以治疗鼻炎、头痛和高血压。菊花和艾草做成护膝,可以防治膝关节炎。

菊花:枕中美梦方 花中灭火器

时间:2019-09-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杨璞

 

  菊花头下枕 美梦香得很

  菊花枕《本草纲目》即有菊花“作枕明目”之说。用作菊花枕的菊花以怀菊花最为有名。菊花枕有平肝明目、降压等功效,而且阴干之后的花瓣软硬适中,很适合作为中医药枕的原料。

平肝明目 疏散风热

  如果从花类的中药里选出一种有“灭火器”之称的,清代《本草正义》中记载“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花类的中药基本都有宣扬疏泄的特性,但是只有菊花有摄纳下降的特点,所以能有助于平息肝火。肝为刚脏,主升主动,内寄相火,所以平肝火的花类中药必须是有降下作用的。由于菊花降压功效,尤其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高血压,服用菊花茶,平肝降压。但是,低血压患者要少喝。

  菊花能祛头目风火。清代《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记载:“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但香则无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于头目风火之疾,尤宜焉。”虽然芳香之物都能治疗头目肌表的病症,但这类药物大都辛燥,唯有菊花不一样,所以对于头目部位的风火之疾尤其适合使用菊花来祛火。(杨璞)

陆游与菊花枕

时间:2019-05-3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杨晓光 赵春媛

 

  陆游《剑南诗稿》:“余年二十时,尚作菊枕诗。采菊缝枕囊,余香满室生。”晚年时,陆游又写了一首《老态》诗:“破榼愁春近,空囷畏日长。头风便菊枕,足痹倚藜床。冉冉残年逼,悠悠万事忘。有儿堪晤语,无客亦何妨。”可见菊花不只是观赏名花,还可填制枕头、健身疗疾。

  华佗、孙思邈早就用过“闻香祛病”法,以药枕医治头颈诸疾。《本草纲目》中载:“菊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能……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可枕。”

  菊花枕是一种传统药枕,即在枕中装菊花、川芎、牡丹皮、白芷等中药,利用睡眠时头部的压力使药物有效成分散发出来,通过呼吸经过肺部而进入血液循环。陆游“头风便菊枕”,用菊花枕就眠的。元代文学家马祖常也曾写诗赞美菊花具有保健作用:“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


寒风屹立菊花香

 (2018-12-10 15:36:54)[编辑][删除]


郭仲华 宁夏中医院

菊花属花中四君子之一,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菊花不与百花争相斗艳,每年春天迟迟露头,夏天才长出绿色壮实的幼苗,生长缓慢,只等秋冬开放。菊花生命力顽强,在深秋寒冬百花凋零时,唯有它傲然挺立。

黄巢的《题菊花》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朝诗人元稹的《菊花》曰:“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滁菊清热解毒、护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滁菊常用来泡茶,口感清香怡人,尤其对口干、火旺、目涩者最为适宜。《本草拾遗》中记载菊花还可“作枕明目”,凡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属肝阳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药枕。

我欣赏菊花的美丽,更敬佩菊花坚韧不拔、宁静致远、默默奉献的品格。(郭仲华)

秋菊药食诗话

 (2018-08-24 04:18:57)[编辑][删除]

清霜渐渐散银沙,惊见芳丛阅岁华。借暖定谁留翠被,链颜端自有丹砂。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令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苦留客,衰迟久已过梅花。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为鲜于产鲁赋十月菊》。菊花已有3000多年历史

菊花,古有女华、日精、金蕊、甘菊、周盈等异名,菊花在唐代以前多为黄菊,《礼记·月令》中有“秋季三月,菊有黄华”之句。紫菊花、白菊花到唐中叶才出现。刘禹锡诗曰:“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肖颖士亦有:“紫英黄萼,照耀丹墀。”

宋代刘蒙泉的《菊谱》录菊花35种,史正志的《菊谱》录30余种,范成大的《范林菊谱》录36种,元代杨维桢的《黄华传》录163种,明代黄省曾的《菊谱》录222种,清代的《广群芳谱》录菊花300余种。到目前为止,菊花品种已近万种。

菊花有养生长寿之功。《荆州志》栽:“南阳郦县北八里,有溪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谷中有三十家,不穿井,即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十,中寿百余、七十者犹以为早夭。”苏辙赞此潭曰:“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李时珍曰:“菊苗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宜乎前贤,比之君子。神农列为上品,隐士采入酒盅,骚人餐其落英。费长房言,九日饮菊酒,可以辟不祥。”《东坡杂记》亦有“黄菊之色,香味和正,花、叶、根、实皆长生药也”的记载。


菊花亦食亦药。菊花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菊花)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说、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名医别录》亦称:“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和五脏,调四肢、令头不白。”菊花的食用历史源远流长。《离骚》有“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药圃记》有“菊花在药品为良药,为菜蔬是佳蔬之称”。清代曺庭栋《老老恒言》有菊花粥,明代高濓《遵生八笺》有菊苗粥,均为抗衰老、延年益寿的食疗佳品。(单健民)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2017-11-10 17:19:56)[编辑][删除]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古词今译】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诗词赏析】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

李清照对这首词的自然景物描写加入了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养生解读】

这首词的经典名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黄花”指的是深秋的菊花。秋冬季节,很多人都喜欢喝花茶。但是,面对看上去眼花缭乱的花茶到底怎么选呢?如果非要在花茶中选一个性价比最高的花茶,那非菊花茶莫属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菊花茶可以平肝火

中医认为,肝喜条达。如果保养不当容易滋生肝火,尤其是喜欢熬夜和不爱喝水的人。清代药学专著《本草正义》中记载:“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花类的中药基本都有宣扬疏泄、疏肝解郁的功效,但是只有菊花有摄纳下降的特点,所以更能有助于平息肝火。中医的“肝”跟西医讲的“肝”是不一样的。肝火旺是中医的说法,所谓“肝火太盛”,常指人爱生气、易着急、动辄发火发怒,有时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眼干目涩、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女性可有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中医认为,肝为刚脏,主升主动,内寄相火,所以平肝火的花类中药必须是有降下作用的。由于菊花还有一定的降压功效,尤其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高血压病患者,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菊花茶,平肝降压。但是,低血压患者要少喝。

菊花能辅助治疗结膜炎

入冬后,人的抵抗力下降,易引发眼结膜炎等眼疾。明代药学著作《药品化义》中记载:“菊花能治暴赤眼肿、目痛泪出等。”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夏承志介绍说,暴赤眼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研究表明,菊花水煎剂及水浸剂对多种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

菊花茶可以帮助退胃火

初冬气候比较干燥,但是很多人的食欲却更加旺盛,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人体会由于体内缺少津液诱发胃火上升。清代药学著作《本草新编》中记载:“甘菊可以大用之者,全在退阳明之胃火。”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孙刚介绍说,胃火即是胃热。对于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美味等饮食不当引起的火气,通常是由湿热、食滞两方面原因造成。对于胃火旺的人平时可以多喝菊花茶泄火,为了增强效果菊花茶可以稍微泡得浓一些。

菊花能祛头目风火

寒风瑟瑟,天气变化迅速,日常应当特别注意对风邪的避忌和自身的防护。从中医食疗的角度来说,喝点菊花茶也有助于预防保健。为什么这么说呢?

清代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记载:“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但香则无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于头目风火之疾,尤宜焉。”虽然芳香之物都能治疗头目肌表的病症,但是这类药物大都辛燥,唯有菊花不一样,所以对于头目部位的风火之疾尤其适合使用菊花来祛火,避免燥邪伤身。(杨璞)


菊花却老延龄药

 我们药园里的菊花 (2017-11-12 11:45:41)[编辑][删除]

 

 菊花却老延龄药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据记载,古人栽培菊花的初衷即为食用,许多耳熟能详的文人也都有食菊的嗜好。唐代诗人陆龟蒙说:“春苗恣肥,得以采撷供左右杯案。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尤食不已。”宋代词人苏东坡在《后杞菊赋》中说:“吾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食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菊花如此令人喜爱,魏人钟会称其为“神仙之食”就不难理解了。菊花不仅仅是文人闲暇之余的佳肴,饥馑之年还真能救人一命,清代《救荒本草》一书曾记载:“菊花花叶皆可食。救饥,取茎紫气香而味甘者,采叶炸食或作羹皆可。……采苗叶炸熟水浸去酸味,淘净,油盐调食。”当然,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养菊、食菊多半不是为了解饥,而是为养生或治病。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劳延年”,因而被《神农本草经》视为“上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菊花有散风热、清肝明目、解毒、降血压、防风热感冒等功效。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方》中载:“常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袋,枕头,良。”清代《食物本草会纂》载:“菊花酒,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

 

怀菊花,河南焦作的道地药材,中国四大怀药之一,1978年的《辞海》中正式把怀菊花、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一同称为四大怀药。

[转载]降火、降压、护肝明目,除了这朵怀菊花,还有谁?!

注:夏商周时期,焦作被称为覃怀之地,之后又被称为怀州,明清以后又被称作怀庆府,因此焦作产的道地药材被为怀药。怀菊花泡的菊花茶有四香,花香、菊香、药香、蜜香,茶香香味甘甜、醇厚、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降火、降压、护肝明目的“怀菊花”


怀黄菊、怀白菊、怀胎菊统称为怀菊花,但是三者药性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转载]降火、降压、护肝明目,除了这朵怀菊花,还有谁?!


怀黄菊——灭火小能手,怀黄菊具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


适用症状

适用于感冒上火引起的发烧、咽干、咽痛、鼻塞、流黄涕、头痛、发热等。


推荐方法:菊花茶


取3~5枚怀黄菊,加开水泡开,每次喝时留1/3,然后再加水泡,一杯怀黄菊茶可以冲三泡。


注意:怀黄菊花茶宜温服,良药温服,既能去火,又不损害身体;脾胃虚寒、大便长期不成形的人不适合喝怀黄菊泡的茶


怀白菊——平肝潜阳小能手老烦躁、高血压,不妨来点怀白菊。


中医认为五行对五脏,五行对五色。怀白菊是白色的,对应五行中的金,金能够克木。而在五脏中,金对应肺,木对应肝,选用怀白菊能够增强金的力量,起到平肝潜阳的作用。


肝阳上亢的表现,头晕、头胀、着急、睡不着、看什么都烦等。


推荐方法:白菊降压茶

[转载]降火、降压、护肝明目,除了这朵怀菊花,还有谁?!


将药材按照上述用量洗净后放到药锅里煎煮,日常当茶喝即可。


注意:服用白菊降压茶时,不能停用降压药


怀胎菊——护眼小能手,怀胎菊是护眼明目的佳品!


适用症状

因为长时间用眼导致的近视、花眼、眼睛疲劳、睁不开眼睛、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症状。


推荐方法:熏眼睛

[转载]降火、降压、护肝明目,除了这朵怀菊花,还有谁?!


取10克怀胎菊放入器皿内,加入开水,用蒸汽熏眼睛。


注意:水不能过热,熏蒸时眼睛距离水面15厘米,熏的过程中要适当地睁眼,每次熏5分钟即可。


推荐用法:胎菊明目茶

[转载]降火、降压、护肝明目,除了这朵怀菊花,还有谁?!


按照上述药量加三杯水煮至一杯茶,一天喝1~2次,可以让眼睛更滋润明亮。


推荐用法:胎菊养肝护眼方

[转载]降火、降压、护肝明目,除了这朵怀菊花,还有谁?!


适用于玻璃体混浊的患者。


怀菊花除了药用,还可以泡茶喝,做膳食点心等。


[转载]降火、降压、护肝明目,除了这朵怀菊花,还有谁?!


煮粥时加入一把怀菊花,可以做成一锅去火、清肝明目的药膳粥;把怀菊花放入枕芯里,做成菊花枕,夜晚枕着它入眠,既能清肝明目,还能帮助入眠;怀菊花还能酿成菊花酒,颜色透亮,酒味香甜,有长寿之功效。


清热去火用怀黄菊

平肝潜阳用怀白菊

清肝明目用怀胎菊

这朵怀菊花,请您收下!


菊花的妙用 

菊花神农本草经》载其“久服轻身延年”。常见的菊花品种包括杭菊、贡菊、亳菊、怀菊、滁菊、雪菊、野菊花。
清热利咽效果强,咽喉肿痛时最宜饮杭菊。黄山贡菊花白蒂绿,寒性缓和,清肝明目、养肝养眼。贡菊泡茶再加一些枸杞,是护眼良方。亳菊色白花散,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风热感冒者不妨取亳菊与冰糖代茶饮。夏季将亳菊与大米一起煮粥,可预防中暑。滁菊产于安徽滁州,是众多种类菊花之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疗效显著。怀菊因产于河南怀庆而得名,其功效同滁菊相似,也擅长平肝明目。眼睛疲劳时可取怀菊与决明子同泡饮用,使眼睛得到舒缓。昆仑雪菊盛产于我国新疆高海拔寒冷地区,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血脂、抗氧化等作用,不仅可作为花茶饮,还被用作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野菊生长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海滨盐渍,花朵较小,颜色更黄,解毒、清热、消肿的作用最强,对缓解生疮、牙痛、咽喉肿痛、风疹等有一定功效。
菊花可制成菊花枕,对那些常有头晕、头疼、耳鸣困扰的人大有益处。菊花还可用来酿制菊花酒,味道甘甜爽口,具有滋补气血、美容养颜、明目养肝、延缓衰老等功效,可谓保健佳品。以菊花为食材制作的糕点也是花样翻新,当代菊花药膳更是类型多样。(荣卓)

 

1.菊花茶  用菊花泡茶,气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

2.菊花酒 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3.菊花粥  将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清心除烦悦目去燥。

4.菊花肴 由菊花与猪肉、蛇肉炒或鱼肉、鸡肉煮食“菊花肉片”,荤中有素,补而不腻,清心爽口,可用于头晕目眩风热上扰之症治疗。

5.菊花羹 将菊花与银耳或莲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许冰糖可去烦热、利五脏、治头晕目眩等症。

6.菊花糕  把菊花拌米浆里蒸制成糕或用绿豆粉与菊花制糕,具有清凉去火食疗效果。

7.菊花膏 鲜菊花加水煎熬滤取药汁并浓缩兑入炼好的蜂蜜制成膏剂,具有疏风清热明目之效用。

8.菊花枕  将菊花瓣阴干收入枕中对高血压头晕失眠目赤有较好疗效。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言:“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菊花兼具观赏性与实用价值。菊花能入药治病,也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是河南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之一,《神农本草经》载其“久服轻身延年”。常见的菊花品种包括杭菊、贡菊、亳菊、怀菊、滁菊、雪菊、野菊花。

  杭菊沾染了苏杭美人的含蓄娇美,花开叶茂,回味甘美,清热利咽效果强,咽喉肿痛时最宜饮杭菊。黄山贡菊花白蒂绿,寒性缓和,清肝明目、养肝养眼。贡菊泡茶再加一些枸杞,是护眼良方。亳菊色白花散,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风热感冒者不妨取亳菊与冰糖代茶饮。夏季将亳菊与大米一起煮粥,可预防中暑。滁菊产于安徽滁州,是众多种类菊花之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疗效显著。怀菊因产于河南怀庆而得名,其功效同滁菊相似,也擅长平肝明目。眼睛疲劳时可取怀菊与决明子同泡饮用,使眼睛得到舒缓。昆仑雪菊盛产于我国新疆高海拔寒冷地区,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血脂、抗氧化等作用,不仅可作为花茶饮,还被用作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野菊生长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海滨盐渍,花朵较小,颜色更黄,解毒、清热、消肿的作用最强,对缓解生疮、牙痛、咽喉肿痛、风疹等有一定功效。

  菊花可制成菊花枕,对那些常有头晕、头疼、耳鸣困扰的人大有益处。菊花还可用来酿制菊花酒,味道甘甜爽口,具有滋补气血、美容养颜、明目养肝、延缓衰老等功效,可谓保健佳品。以菊花为食材制作的糕点也是花样翻新,当代菊花药膳更是类型多样。(荣卓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新枫杨中学)


北京秋菊有佳色
摘自2023-8-30中国中医药报
邓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

吴昌硕画的菊花。

菊花气味芬芳,形态可爱,口味怡人,可药食两用。入食的菊花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等。菊花的食用方式很多,如菊花茶、菊花酒、菊花饼等。
菊花入药,体轻气香,性寒,味甘、苦,入肺、肝二经,其功用特性可概括为 “清散”二字,具有散风清热、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等功效。入药的菊花主要分为白菊、黄菊、野菊。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能力很强。

重阳佳节话菊花
摘自2023-10-23中国中医药报
张培文 王丽丽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重阳佳节的习俗有登高宴饮、娱心健体;采菊佩茱、避厄消灾;食糕祭祀、求福祈寿等。重阳时节正是菊花盛开季,而菊花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药食两用的佳品。
药用菊花知多少
药用菊花分为三种为:白菊、黄菊和野菊花,因加工方式和产地不同,又有“滁菊”“亳菊”“杭菊”“贡菊”“怀菊”等不同品种。每年9至11月菊花盛开时分批采收,以花朵完整、色鲜艳、香气浓郁者为上品。
菊花,《神农本草经》中又名“节华”,位列上品药,书中载菊花久服可“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其性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其中,黄菊偏于疏散风热,白菊偏于平抑肝阳、清肝明目,野菊花偏于清热解毒。菊花常被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肝阳上亢所致目赤肿痛、头痛眩晕,以及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水浸剂或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同时还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食用菊花有妙招
菊花不仅可作观赏用,还有较高的药食两用价值,古人称其为“延寿客”。战国时期屈原《离骚》咏菊“朝饮木兰坠雾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借食菊抒发品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几千年来,菊花的食用方法丰富多样,如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糕、菊花粥、三色菊花等,还可被制成菊花药枕以助眠安神。
菊花茶
泡菊花茶一般使用玻璃杯具,多选用杭白菊3~5克,沸水冲泡10~15分钟即可饮用。这样冲泡茶水之时,不仅可以赏看朵朵菊花在水中舒展,茶汤由清变黄,又可嗅触菊花散发的缕缕清香,饮之更是甘洌可口、怡神醒脑。此外还可加枸杞子滋补肝肾、清肝明目,适用于电脑族日常护眼饮用;加金银花、茉莉花疏风散热,可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头痛、咽痒咽痛;加冬桑叶、蜜炙枇杷叶疏风润燥,适用于防治秋燥伤肺之咽痒干咳;加山楂化瘀消脂,适用于肥胖症、高脂血症。
菊花酒
汉代杂记小说《西京杂记》曾记载:“九月九日……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密封置室中,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可见菊花酒的酿造和饮用历史悠久,现在菊花酒酿造方法更为简单,将菊花去蒂洗净晾干,泡于低度的粮食酒中1~2天即可饮用。菊花借用酒的功效,可活血行气、轻身健体。此外,亦可在酒中加入地黄、当归、枸杞等中药,增加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
菊花糕
“糕”与“高”谐音,重阳节人们借吃菊花糕,补偿未能登高出游的心愿。方法是用纱布包适量菊花,置于清水煮约10分钟,待汤水颜色呈现淡黄色,取出菊花包,加入马蹄粉、冰糖、碎鲜菊花瓣搅拌均匀,再大火蒸15~20分钟即可食用。还可加入适量枸杞子、葡萄干、蓝莓干等,使口感更加丰富。
菊花粥
菊花粥可选用糯米或粳米,鲜菊花适量。锅中加水煮米,待粥煮熟后,将菊花放入,再加入适量油盐或冰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无论甜咸,皆清淡爽口,花香宜人,此粥可疏风散热、平肝明目,尤适宜于秋季老年人食疗保健。
三色菊花
三色菊花是一道爽口凉菜,将胡萝卜、黄瓜、菊花洗净切丝,先将胡萝卜热水焯熟,再与黄瓜丝、菊花丝拌在一起,加入盐油等调味,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
菊花药枕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菊花“囊之可枕”,枕花芯枕入睡,可给生活增添一份诗情画意,亦有较好防病保健的功效。用黄菊做药枕可预防风热感冒、白菊可平肝明目。若配伍白芷、辛夷可疏风通窍,适用于慢性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鼻塞不通、不闻香臭的患者;配伍苦荞麦皮、决明子,适用于肝阳上亢视物不明的高血压患者。
食用菊花需注意
菊花虽好,并非人人皆宜。菊花药性甘苦微寒,不适合长时间、大量食用,以下情况的人群食用菊花应适量谨慎。
脾胃虚寒者慎用:常见于老幼、体弱及大病初愈等人群,表现为平素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胃脘部受凉或食用凉性食物后易腹痛、便溏等。此类人群过多食用菊花会加重虚寒的症状,不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乃纯阳之本,过多或长时间食用菊花会损伤人体阳气,不利于生长发育。
过敏者慎用:有临床报道,菊花会引起过敏性结膜炎,尤其是有花粉过敏性结膜炎病史的人应注意,服用菊花可能诱发过敏反应。
孕妇慎用:女性在怀孕期间,自身免疫力偏低,受体内激素变化的影响,胃肠功能易紊乱,常食欲不佳。菊花性偏凉,长期大量服用易引发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孕妇食用需谨慎。
风寒感冒者慎用:易患风热感冒者,日常服用菊花可有较好的防治功效,但风寒感冒者并不适用。因此,若以用菊花预防感冒为主要目的,应提前咨询专业医师,谨遵医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防类风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