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出国参加“植物学大会”啥猫腻?
据9月25日《南方都市报》消息 最新的数据显示,深圳市城市管理局2011年共安排了19批86人次出国(境),花费92万元。其中包括去澳大利亚参加第18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对此,深圳城管局回应称,出国参加植物学大会属职能范围,表示欢迎市民依法申请索取考察报告。
没人怀疑这是一个天雷滚滚的年代。
但再威武的城管,估计在深圳城管面前,也得做个“小服低”:因为在当地城管部门列明的考察项目中,“因2017年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深圳举行,我局代表市政府参加2011年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18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大会上做报告并进行相关考察”以及“赴澳洲参加第七届数字地球国际研讨会”这两个项目,令诸多网友很有“穿越感”。
有人说,这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城管深谙植物学奥秘也不算奇迹。但类似高尖端的国际性专业会议,又是植物学、又是数字地球,城管竟然都能蹦蹦跳跳地参加,而且还不是列席,这真是让人倍感振奋——差点就要忘了不久前当地城管与黑社会之间的纠结。卧虎藏龙的城管队伍,概率上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随便就能划拉出植物学专家、数字技术专家,中国的城管果真能武装到这些专业领域,什么“眼神执法”、什么“举牌卖萌执法”,不过浮云而已。
但夹杂在“植物学会议”背后的民怨与质疑,恐怕并不能在这种戏剧性的公示中淡去:
一者,因全年安排出国(境)团组19批86人次,共花费91.98万元,深圳市城管局成为39个公布三公经费部门中,出国人数最多的部门。既然是最多,就当有最多的道理,可是,即便公示了,该去不该去,谁又能较真得清楚呢?
二者,专业性会议就当有个专业的样子,城管确实与绿化与信息技术有关系,但这种关联是不是到了非去国际学术会议的地步,这个问题恐怕不能脱离常理常情的逻辑。如果按照城管部门的说法,住建部门也与绿化沾边儿、其他一切部门都在数字信息化进程里,那么,他们如果去参加此类国际学术会议,是不是也“很靠谱”呢?
权力部门的作为,需要经得起民意有罪推定的考量、经得起目的正义的拷问。这些年,三公消费、尤其是公费出国中,搭便车的现象屡见不鲜,打着开会考察的旗号,干着度假休闲的勾当,至于洋洋几万字的“考察报告”,又能证明些什么呢?正如民众所言,外国又没有“城管”、全世界都找不到个同行,如此高频出国学习,到底是学些什么呢?
客观地说,如果权力清爽,城管参加“国际植物学大会”当然不是不可以——但城管里竟然有如许的各色专业学者,这算不算另一种人力资源配置的错位?城管如此神奇,不如开个“城管学院”布道社会吧。
推荐阅读:
>>>姜文两封“情书”,妙用十大典故 >>>“师生斗智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娱乐圈二十位明星书画真迹大曝光 >>>高中女生寝室那些“私密事儿”
>>>盘点从清华大学走出来的十大明星 >>>娱乐圈最知名最成功的十大“肄业生”
>>>双语:百句美到窒息的中外爱情诗
>>>历数惨遭疯狂粉丝“下毒手”十大明星
>>>盘点同在娱乐圈“打天下”的10对亲兄妹
>>>央视兔年春晚六位主持人学历揭秘
>>>三十而栗,四十而不获
>>> 娱乐圈十个最臭名昭著“陈世美”
>>>一封信暴露90后十大恶习
>>>8位80后作家,18句经典语录

2012、09、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