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的孩子阅读哪些名著
标签:
广大教育成长阅读名著怎样做家长学习能力 |
分类: 亲子、家庭教育 |

作者:雪泥鸿爪http://blog.sina.com.cn/shengliudushu
看见某博客里这个题目,
女儿小时候,刚过两周岁,杨工作不忙,有闲心,也有耐心,每天教她认字,给她讲故事,就那十几个故事,讲来讲去,不断重复,孩子大人都不嫌烦。我不常在家,每次回来,听他们重复了无数遍的故事,就笑着对杨说,你也该看点新故事了。后来她自己能看书看故事了,看得特别投入,废寝忘食----就是这种状态。她读什么书,我一直没管过,但我知道,她看书不少,也爱看书。直到高中毕业,写自主招生自荐信时,我问她,你究竟看过哪些书,因为自荐信里需要写这些内容----她的兴趣爱好特长。女儿说,你橱里那些书,我都看过。我的书不多,但四大名著,三言、聊斋志异、唐传奇、宋话本、经典戏剧,最有名的那十几本外国名著,和我自己整套的历代文学作品选、整套的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我都有,就是说,中学教学大纲划定的那些必读书目,基本都有了。这些仅是工作需要,我一直没买什么书,钱不多,书可以不买,日子不能不过。
到儿子,杨工作特别忙,各种压力巨大,什么都不教了。好在有电视,电视节目类型也多,儿子跟着电视,唱歌,听故事、看动画片,知道的东西一点不少。2岁9个月开始上幼儿园,县城幼儿园,很不规范,基本等同放羊,大概也多少教一点认字,数数,背唐诗,其余就是随便玩。上了半年幼儿园,回来,从不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我也从来不问。那半年里,爸爸只教过他一首诗,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第二天,再让背,变成了:床前明月光,地上有霜霜。后面那举头低头的事,就被他自动省略没有了。我笑着说,行了,改得好,很押韵。之后,再没教过背唐诗。
发生质的飞跃是在年末,上了半年幼儿园,儿子3岁零2个月了,有一天早晨刚一睁眼,说一句话,妈妈,我给你念一首诗吧。我说,念吧。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我当时特别惊讶,这是一首五言诗,三岁的孩子背过不奇怪,但难在这首诗的题目,比一般的诗长,七个字,还特别饶舌。我给初中学生上课,学生背诵这首诗,都卡在题目上。他口齿特别清晰地背完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每天早晨睁开眼,就给我说幼儿园学的东西。有时唱儿歌,有时背诗,讲故事,算数,还说他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我是他的听众。
第二个突破是写字。他是先画画的,买各种彩笔,每天乱画,画了一年,到第二个年末,他4岁零2个月,那年是羊年,墙上的挂历有“羊年大吉”四个字,他就照着写。一遍一遍写,都不嫌烦。不但写字,还画画,彩笔画各种画。有一幅画画着一棵大树,树下两个大人,树梢站俩孩子,一个孩子有两只羊角辫,辫子上画着一串小圆圈。我问他,你这是什么呀,他说,树下是爸爸妈妈,树上是姐姐和他。我问他,那小圆圈是什么,他说,姐姐辫子上是泡泡,高兴地冒泡泡了。那个春节,他着魔一般,嘴不闲着,手也不闲着。

到9月份,他4岁9个月,上学前班,小学里的学前班,特别正规,和一年级差不多,老师也很出色,一下子学了很多东西,我就更不用管了。
他的各门功课都不错,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上课外英语班,英语到现在都是强项,一套试卷多数孩子两个小时做完,他半个小时就完了。但他不爱读书,比女儿小时候看书的痴迷就差多了。到小学三年级,他几乎不读课外书,看动画片更多。三年级以后,看孩子们流行看的书。最喜欢杨红樱的小说,一直看到现在,初三还在看。我把杨红樱的小说也看了几本,写的不错,属于水果类,好吃好看也有营养,但不能当主食。
小学时,我不管他,到初中,我觉得是点问题了。我就捡一些书给他,但他不看,他说看不懂。初中老师也是按照必读书目布置阅读作业的。一开始他特上心,要高尔基的童年三部曲,骆驼祥子,等等,我以为时机到了,要哪本买哪本,买回来,可能一遍都看不完,就扔一边了,再也不碰。看的时候也不出声,看完也不说一句话。他平时看他自己的书都是一边看一边大笑,百看不厌。要了一本白话史记,看了一章,说,真没意思。有一次,他问我,你知道萧红吗,我说,知道呀。他们老师讲到萧红生平作品,大概很有意思。我一看是好机会,赶忙到书橱里搬出我那三大本现代文学作品选,翻到萧红的小说,我对他说,你老师提到的作家,这书上都有,你想看谁的,可以随便看,书就放在客厅里,你乱翻着看吧。书在客厅放了一个多月,没被翻过一次,我又收回去了。我唯一一次游说成功,是让他看曹文轩的《红房子》,刚买来,他也不看,我就说,这里头也是个六年级的小孩,你看看,不好看了,就不看。他才翻开看,看完了,也说喜欢。这是唯一一本我给他推荐成功的书。
他现在也很爱看书了,但不看名著,所有名著类的书一本不碰。周末回来,很快写完作业,就看他自己的书。他除了看儿童文学,杨红樱系列,现在又加了一些玄幻穿越小说,从网上下载到MP4。MP4是女儿上大学走时,别人给的,现在有电脑了,就放家里不要了。他正好用,下歌,下动画片,下小说。我故意对他说,你去学校带着吧,到学校接着看。他说,不用,回来再看。
面对这个执意不看名著的孩子,我也在反思,究竟这些名著该不该看,看了究竟有多大作用。
有好些孩子,从几岁就能搬着大部头看,二十多岁就出大作,写出很不平凡的文章。所以,能阅读思想内涵丰富的文学名著,一定是好事。但也有很多孩子,他就是看不懂那些大作品,相当于一个脾胃虚弱的人,鸡鸭鱼肉的大餐,吃进去消化不了,反而伤身。那为什么要一刀切,非让所有的孩子按一个模式,一套书单读书呢?就像我儿子,他背书速度快,课本上的诗词古文,现代名篇都能背过。读了五六年的儿童文学,他写作文,虽然毛病百出,但也能写出大概摸样了,而且写的速度很快,一篇600字作文半个小时也就差不多了,他没为写作文发过愁。
孩子和孩子的差别很大,性格不同,喜好不同,加上后天影响的不同,千差万别。如果他执意不读名著,我想,做老师的、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强迫他读,否则,可能起反作用,他连浅白一点的书都不读了。那么中考中真遇到那些题目怎么办,我想,一,放弃,不会就不做。二,不看名著也未必就不知道那些成语典故。如果读名著就是为了知道几个成语、俗语,这名著不读也罢。
孩子在长大,孩子读书的能力和口味也在成长,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现在不读思想深刻的书,以后未必不读。就是一直不读,我想于一辈子也未必有大碍。有的孩子生就做栋梁的,有的孩子天性就是一只花。花的美丽和树的伟岸,对世界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广大教育更多相关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12-29 21:03:1
2012-12-27 10:14:02
广州一对一精英式学习辅导
地址:广州天河北路
电话:020-3880236
QQ:134346631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