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都护在燕然
都护在燕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709
  • 关注人气:6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北京古迹群20160820阳原一日行

(2016-08-25 06:45:23)
标签:

转载

分类: 访古攻略集锦
我是里面的单车。
从左到右依次为:中都格格,聚缘,天翔,真容,大槐树,单车,不靠谱,古迹寻游。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七八月间 群里不少人提议去张家口一带活动一次,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有成行,一直拖到快8月底了,最后终于敲定在8月20号星期六阳原一日行。
  去阳原需途经京藏高速,但实在被八达岭段给堵怕了,原计划五点集合出发,可是群友之间离得并不近,最后只能妥协到六点集合,结果还是在八达岭被堵了一个小时,9点50才到达阳原的水峪口村。
  还好单车以前去过竹林寺给我们当起了向导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原来直通竹林寺的道路已经被大水冲毁,只能提前下车步行前往。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沿大干沟前行,沟内河道纵横,本来还抱着不湿鞋从河道边山上绕过去,后来发现沟两侧都是悬崖峭壁,实在没办法,只能穿着鞋生趟过河了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距离倒是不算太远,也就6,7公里的样子,但是确实不好走,直到12点40才到达竹林寺。
  竹林寺位于阳原县东北40公里东城镇境内水峪口村北6公里处青元山上,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年,面积33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建筑,风格独特。寺内修炼以道为主,佛、儒次之,四周围有山墙,仿造北京城郭设九门九关,上至王母、玉皇,下至土地、阎王都有殿宇,原有铜像1400余尊,整个寺院在文革中遭到较大毁坏。竹林寺遗址内涵丰富,寺庙内壁画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竹林寺以前香火旺盛,香客云集,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寺庙音乐。直至民国初年,当地宗教届出现了“三元义”鼓乐班,名气很大,竹林寺鼓乐班也取用“三元义”称号, 相继传承,沿用至今。现在可考的9个乐班,最长的已传承116代,流传下来的道家风格乐曲、佛家风格乐曲、民间乐曲、古乐曲共有60余首。形成较为完整曲 谱套张的有20多首。如:步虚、五供养、十报恩、小开门、千声佛、浪淘沙、玉皇赞等,演奏器具以管子、笛子、笙、钗、鼓、铙、云锣、海螺等为主。竹林寺寺庙音乐是伴随民俗、宗教活动形成、发展的,具有礼俗活动的程序性特征,曲调悠扬肃穆,令人心神俱净,有一种特殊的简约美和传承美。
  遗址内明清石碑有十几通,大致都是重修的功德碑,寺内壁画也不错。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蓝天白云下的竹林寺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站在竹林寺看远处群山,有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竹林寺耽误时间太多,为了不影响以后行程,大家都抓紧往回赶,紧赶慢赶用了不到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停车处,3点多出发下一处开阳堡。两处距离不算太远。30多公里用了40多分钟,途中还下了一阵太阳雨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开阳堡,距阳原县城东南20公里,现为浮图讲乡的一个行政村。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开阳堡即战国时期赵国代郡之安阳邑。《史记赵世家》载,赵主父--武灵王封长子章为代郡安阳君,西汉、东汉时称为东安阳县,治所即开阳堡。这是有明确记载的阳原县境内,最古老的县城和村庄,故开阳有“开阳原县村庄先河”之说。堡内寺庙建筑尚存的玉皇阁、弥勒佛殿、关帝庙、龙王庙等,还依稀可见壁画,根据寺前刻碑,可知这些建筑多为明清两代遗存。2012年,开阳堡被国家住建部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专家认为,开阳堡最宝贵的价值在于保留了千年古城的整体风貌,为研究唐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开阳堡外小石塔,上回去散落在地上,现在已经维修并矗立起来了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阳原去的最后一处是澍鹫寺塔,澍鹫寺塔位于阳原县白家泉乡窑儿沟村,建于金代,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澍鹫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寺早毁,现存金代建八角四级密檐式实心砖塔一座,通高25米,砖砌八角束腰须弥座式塔座,座身饰满各种砖雕纹饰,塔身第一层南,北两面作拱门状佛龛,其余各面作方形假门, 门上方作拱状门额,其上为砖砌叠涩密檐三层。密檐以上为覆钵承五重相轮,顶置宝瓶状塔刹,顶部覆钵,相轮和塔刹占全塔总高的40%,由第一层塔檐开始各层塔檐及相轮层层内收, 整体呈圆锥状,该塔下部为密檐式,上部类似喇嘛塔,是现存古塔中极为特殊的一种类型。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060820阳原一日行
  晚六点往回赶,十点才到家,一天整整出行了十六个小时,一路跋山涉水,有欢乐,有艰辛,有喜悦,有收获。可以说和志趣相投的群友在一块是最快乐的时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