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股市达到顶峰,一轮暴跌不期而遇。回顾起来风险预警信号早已一再出现,举国上下为股市疯、为股市狂、全民皆股、民间股神随处可见、股市赚钱效应一再发酵、仿佛一夜之间股市成了赚钱发财的同义词、疯狂的民间借贷、助推股市的这把火越烧越旺。衡量股市泡沫大小的量化指标,市盈率在创业板达到了骇人听闻的150倍。终于盛极而衰的法则显灵,悬在高空中的,海市蜃楼般股市开始崩塌。大暴跌埋葬了无数疯狂的融资投机客。

回顾当时暴跌前的情景,包括本人在内众多业内人士通过舆论发出了警告。我曾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刻,在一台电视节目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持有创业板的股票就如同抱着定时炸弹睡觉,炸弹随时会爆炸。”但当时有嘉宾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买入那些目前估值合理的银行股、保险股,在比价效应下,未来至少可以获得50%的回报。”后面发生的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是错误的。以中国平安为例
当时40元/股的中国平安市盈率不足15倍。估值不能算高,考虑在一轮大的上涨行情背景下。这样的价格很容易让人产生后面还有一轮上涨行情的预期。当时类似的情况在银行股和保险股板块中非常普遍。当时市场普遍预期这些股票再出现一轮大涨之后,股市的上涨行情才可能结束。
股市行情最终证明这样的预期是错误的。在股市整体暴跌的过程中。中国平安股价从40元跌到了最低24.47元。跌幅达到38.8%。这样的事实验证了巴菲特的观点是正确的,巴菲特说:“总的市场价格水平高于其内在价值,这可能会造成所有股票,不论估值偏低的还是估值偏高的股票的价格大幅度地下跌。”
如何回避股市整体估值偏高时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呢?是那些持有估值合理甚至估值偏低投资者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也就是说在市场整体估值偏高的情况下,即使持有的是估值合理甚至估值偏低的股票,也将承担股价大幅下跌的风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降低持股仓位,甚至清仓离场也许是明智的选择。记得1987年美股股市暴跌前,巴菲特除了少数永久性持股外,清仓了所有其他股票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文章:巴菲特语录完整版:从人生到投资
研究巴菲特读书笔记(11)
股票估值不可或缺的知识(一)
股票估值不可或缺的知识(二)
股票估值不可或缺的知识(三)
股票估值不可或缺的知识(四)
股票估值不可或缺的知识(五) 股票估值不可或缺的知识(六)
股票估值不可或缺的知识(七)
股票估值不可或缺的知识(八)
股票估值不可或缺的知识(九)
股票估值不可或缺的知识(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