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有朋友说自己做戚风不成功,我也曾在那样的失败中徘徊过很多次。终于有一次,我发现我会了很久的蛋白霜其实一直没有打好,后来我才明白蛋白霜有多重要。打好稳定的蛋白霜就是做好戚风的基础。当然海绵蛋糕也是同理。
我挺懒的,没有专门拍照来解释这个蛋白霜的稳定程度。因为都是一片白,以我拙劣的拍照技术,很难看出蛋白霜在最后关键的不同之处。那我就用我也很拙劣的文字来描述一下,要是看不懂的话我再修改好了。
让我努力写这个文的是碌碌,谢谢她的提问给了我写文的精神支持。我很希望能让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心得。
我先要写2个戚风的配方,然后做对比:
来自《戚风蛋糕密法传授》的配方:
以下简称为:密法
20cm(8寸)
蛋白霜:
蛋清
180克
白砂糖
90克(正好50%)
玉米粉
10克
蛋黄糊:
蛋黄
70克
温水
60克
植物油
60克
可可粉
15克
低筋面粉 70克
白砂糖 20克
巧克力碎
100克
160度烤50分钟
|
来自《欢迎进入Grace西点红茶时间》的配方:
以下简称为:Grace
20cm(8寸)
蛋白霜:
蛋白
5个(相当于190克-200克)
白砂糖
120克(超过50%)
蛋黄糊:
蛋黄
4个
植物油
75毫升
水
125克
可可粉
35克
低粉
125克
小苏打 1/8小匙
盐
1/4小匙
白砂糖
30克
巧克力碎 35克
150度烤45分钟
|
以上两个蛋糕配方相对比,“密法”比较轻盈,但是蛋白糊不稳定的话,烤好后更容易回缩。“Grace”比较扎实,不会回缩也更适合做裱花蛋糕。我觉得需要裱花的话用“Grace”的配方比较好,就这样吃清蛋糕的话,“密法”更松软。
以上两个配方的效果其实还是旗鼓相当的。
先说说蛋白霜的问题:
要想不消泡就需要打好蛋清,蛋白霜稳定了戚风才会轻盈。
打蛋清的方法是:低速--高速--低速。
1.低速把蛋清打散(分次加糖的事情我就不写了哈)
2.高速把蛋清打发至表面大泡消失,全部是细小的气泡(其实这时一直是充入空气的作用),这时提起打蛋器时,蛋白霜会快速流下,表面发亮,有反光。
3.再换低速继续打蛋白霜,可以看到蛋白霜的表面会慢慢变细腻,不再发亮,有绸缎的细腻感觉,那样的蛋白霜就打好了。多做几次会比较有心得。提起打蛋器,蛋白霜呈小弯勾或者小三角形。我在做戚风的时候比较喜欢蛋白霜打到小三角状态。在做蛋糕卷时打到小弯勾状态。
第一步和第二步中,打蛋器和打蛋盆不垂直也没有关系,有一定角度能保证充入空气。但是第三步,改为低速的目的是通过砂糖的消泡性,消去大泡,得到稳定的蛋白霜。因此这一步中,打蛋头必须垂直于打蛋盆,要避免再充入过多空气。
让我们再来看看蛋清里的砂糖。学会看配方也是很重要。为什么我们要在蛋清里加砂糖而不是糖粉呢?因为砂糖具有消泡性,没错,消泡性!正因为砂糖的“消泡性”我们打好的蛋白霜才能“消去大泡,保留小泡”,成为稳定细腻的蛋白霜呢。要是有人做过无糖的蛋白霜,一定知道在混合蛋黄糊的时候,蛋白霜是非常粗糙的吧。所以,千万别在蛋清里加糖粉或减少糖量,你不是在做糖霜饼干也不是在做试验哦。
(根据我的经验,砂糖比例超过蛋清重量的一半以上时,蛋白霜比较容易打细腻,也不容易打过头。如果砂糖含量少于一半,那我们需要尽早的分次加入砂糖,然后在蛋白霜湿性发泡前就改用低速来打。不同情况不同操作,目的都是为了得到稳定、细腻的蛋白霜。)
“密法”用90克砂糖,虽然已经稳定了,但是新手不容易掌握。“Grace”就用了120克砂糖,蛋白霜打好后非常稳定。可是问题是太甜。
于是“Grace”增加了可可粉的用量来缓解这个甜度的问题。
可是可可粉吸水量大,那样就需要增加水量来调节面糊的厚度。“Grace”的配方里水量也增加不少。
“Grace”的配方里还增加了小苏打,即能增色又能提高碱性。如果使用的是高脂碱化可可粉的话就不用添加小苏打了。
我在烤纸杯蛋糕的时候曾经发现一个问题,有一次我的蛋糕糊里没加小苏打,结果烤好的蛋糕回缩后全部从纸杯里掉出来了。于是我想也许添加小苏打就不会回缩那么厉害了。这让我想到小苏打和泡打粉的区别来。
泡打粉是起垂直膨胀的作用,小苏打是起水平膨胀的作用。如果你希望蛋糕长的更高,那就可以添加些泡打粉来帮助它们。那么也许(真的只是也许,这是我的主观臆断)添加了小苏打的纸杯蛋糕就不会从纸杯里掉出来了。
我在烤这两种蛋糕的时候还发现一个问题。可可粉用冷水、温水或热水溶化后拌入蛋黄糊的厚度都不同。以我的经验来说,最佳方法是用温水操作。在“Grace”的配方里,我建议用100克温水先把可可粉溶化后倒入蛋黄糊内搅拌,然后再用剩下的25克水把装可可粉的容器“洗”干净,也倒入蛋黄糊内。可可粉不便宜,大家别浪费了哈。
Grace的配方如果需要用来做裱花蛋糕的坯时,建议增加一个鸡蛋的用量使蛋糕更扎实。
要是还有别的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我再一起贴上来。
最后补充一下关于奶酪蛋糕的蛋白霜的打发方法:
其实,我不追求完美不开裂的戚风。但是在烤乳酪蛋糕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让蛋糕表面开裂。因此我们必须把蛋白打到非常稀的状态,提起打蛋器后蛋白霜会快速流下。我们在打蛋白的时候,必须全程低速搅打,并在刚开始搅打的时候快速分次将砂糖加入,这样会比较容易得到又稀又稳定的蛋白霜。
-----------------------------------------------------------------------------------
以下是后补的照片
照片没有ps过,大家直接看图就能明白了吧。

我觉得,我自己操作速度满快的,对于用电动打蛋器来短时间搅打一下面糊也没啥大不了的。不会塌陷,只是稍微多些泡。所以操作速度和手法还是很关键的。
-----------------------------------------------------------------------------------
以下为我和碌碌的评论和回复,也是我写此文的动力。谢谢碌碌!
-
2011-05-17 09:23:31
[删除] 
- 我做巧克力戚风也是消泡得一塌糊涂。。。
18CM差不多7寸吧,比17CM的要大的。。。17CM量增加1/3就差不多了。。。
我是这样回答的:
要想不消泡就需要打好蛋清,蛋白霜稳定了戚风才会轻盈。
打蛋清的方法是:低速--高速--低速。
1.低速把蛋清打散(分次加糖的事情我就不些了哈)
2.高速把蛋清打发至湿性发泡,这时提起打蛋器时,蛋白霜成了鸡尾状的下垂,表面发亮)
3.再转低速继续打蛋白霜,可以看到蛋白霜的表面会慢慢变细腻,不再发亮,有绸缎的感觉,那样的蛋白霜就打好了。多做几次会比较有心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7298130100nv7q.html
这个是简单快乐的博文,这款巧克力戚风非常好做,你可以试试看这款。
配方的变化主要是在蛋清内增加了砂糖,使打发的蛋白霜更稳定。
同时增加了可可粉来改善过多的砂糖带来的甜度
另外还增加了水的比例,那样可以缓解增加可可粉后,缓解可可粉贪婪的吸水性。
哈哈,其实好的配方都是很有道理的,你可以根据这些理论知识来改善自己做蛋糕的手法。希望你成功。
这款蛋糕,我建议你第一次做的时候增加一个鸡蛋的使用量。也就是用6个蛋清,5个蛋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