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富捷
人的心境往往会骤然转变。转变原因很多,譬如看了本书,某人说了些话,或是经历了一些事,它们都会使心境起变化。“心境”这个词其实跟“情绪”差不多,根据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在《情绪的解析》中的解读,“心境”就是比“情绪”持久些。
我时常会读我过去写的文字,不同心境下读起来的感受大不同。此时此刻,我发觉过去有段时间写的东西虽然随性,但是太过高调,也太过于追求华丽辞藻,还是太造作。随性自然是好的,但始终处在兴奋中也是种病态。可是,要控制心境不容易,除非去写些更造作的文字,掩饰真实心境,那这就太痛苦了。所以日后我大概不会再像现在一样三两天就写一篇文,而是在心境到位的时候才去写。
所谓心境到位,是指情绪始终处在水平状态,没有憎愤,没有惧畏,没有炫示,没有颓悲,始终是种淡定状。说得学术些,就是脑波频率要处在α波状态下,8到13赫兹之间,不快不慢,要是超过13赫兹,那就是β波了,处在这个频率下,人会紧张,会兴奋,会影响判断力,而如果低于α波,其实也不错,那就是θ波,进入这个波段,你的潜意识会被打开,通常在这个波段下灵感无限,但是一旦进入这个波段,你也离昏睡不远了,θ波通常是做梦时的频率,如果再睡得沉点,那就会进入Δ波,完全失去意识。
我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处在α波状态下,处在这种状态下,脑子最清醒,工作与学习效率最高,能看清更多东西。最好白天的时候处在偏β波的位置,到晚上,又能接近θ波。
不论如何,我现在处在α波,所以我看清了之前的造作。你会发觉本文比之前几篇文字白话得多,之前一段时期我确实喜欢偏文言,但是此时此刻就是想写点白话,没有理由。
可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偏重白话,白话才是真本色,现在我越发觉得写文要直抒胸臆,信手写出,伟大的东西未必都得用华丽辞藻去包装,发自内心的东西才是经典。
更多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