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富捷
巴菲特信徒越来越多,是好事又是坏事,信奉价值投资是好,可生吞活剥会要人命。比如大批人总期盼能以四折价格买入伟大企业,理念很好,但现实中这种机会十年难遇。假若做投资太过苛求,可能到头一场空。好比一男人看上一完美女人,非得等到她最失落、最彷徨之时插手她的人生,那这种概率比起随机致富的暴发户无过之而有不及。
这些年,中国投资者太过幸运,变态市场的机遇远胜欧美,市场急上直下,给足投资者机会。2005年一次,2008年又一次,短短数年便两次黄金遍地,到处是四折便宜货,可是这样的机会是黑天鹅,是小概率事件。2001年到2005年是证券体制有大病,致使上市企业业绩整体年年滑落;2008年则是次债感染全球,导致上市企业业绩大幅衰退,两次都是系统风险,要是过去没抓住,那要等很久才会再出现黑天鹅。
放置历史长河,伟大企业人尽皆知,即便不做股票,通常老百姓也会购买这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这些企业的业绩长期稳定,也最容易预测,预期业绩与实际业绩不会偏差过大,投资者的分歧也不会过大,因此预期不会大幅超过实际,实际也不会大幅不如预期,股价也不会急上直下。
既然伟大企业波动小,那四折机会便是奢望。我以为,只有两种情况会出现四折,一是市场出现系统风险,二是短期业绩出大问题,而这两种情况在常态下很难发生。许多巴菲特信徒以为巴菲特是极其保守之人,会举可口可乐和富国银行的例子来证明好股好价的重要性。不错,巴菲特确实在可乐出问题后买入,但可乐发疯去研发新可乐是小概率事件,是管理层突然脑子进水,这种事仅此一次,可遇不可求,巴菲特碰上了,大多投资者未必有此幸事,且巴菲特并没抄到底,而是年年跌,年年加,最后成了第一重仓,巴菲特有的是保险浮存金,而中小投资者没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买富国银行也是特例,当年金融危机爆发,富国银行业绩一塌糊涂,而巴菲特“插手”后又经四年才业绩企稳,插手是何意?插手就是控股,巴菲特可以插手,中小投资者没钱插手。
大多人总看到正面结果,却不求证,不追根究底,也不看反面例子。要知道,当年巴菲特除了投资可乐、投资富国,还追高沃尔玛,追高的本因便是太过追求四折。巴菲特年年等待,沃尔玛年年上扬,突然,巴菲特清醒了,放弃四折,赶紧追高买入。为何清醒?因为一百亿美元与他擦肩而过,要是早点介入,那今天巴菲特在财富榜上的位置会在盖茨之前。这才是巴菲特,他从不因循守旧,一直在总结,一直在进步,他曾说自己是八成格雷厄姆,两成费雪,但他后半生更注重企业成长。要知道伟大企业会年复一年拉低估值,没必要苛求绝对低估,只要不太贵就好。看看伯克希尔的股价,几乎没有四折机会,上市以来暴跌次数三岁小娃都数得清,要是过度追求四折,那怎么能分享伯克希尔年复一年20%以上的复利?
人一生中肯定会碰上四折机会,但很少,或四次、或五次、或六次,不会太多,大多时间是常态,要是碰上了,咬住它,没碰上,不要去等,大胆介入不太贵的伟大企业,成长会拉低估值。
更多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