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富捷
有投资者称科伦药业是药中可乐,因为它做输液,还做得不一般,打开科伦药业官网,其banner便是“年产28亿瓶——全球规模领先的输液专业制造商”,这倒真没忽悠,它的东西在国内占有率超过30%,预计很快会达到50%,不过,它还有块抗生素业务倒让一些股民忧心不断。
我曾在2011年6月23日写了一篇文《科伦药业质地评估》,文不长,大致谈及抗生素相关内容,多是泛泛之谈,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不是姜广策,不过,也非全然不知。我想我们选企业不单需要科学,有时需要艺术一些。
2011年3月25日,科伦药业发了条公告,披露用超募资金新建抗生素中间体,主要产品是硫氰酸红霉素和头孢系列中间体,项目投资总额达39.923亿元,由科伦药业控股85%的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施,共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2万立方米发酵体积生产硫氰酸红霉素及配套设施,2011年4月1日动工,2012年底完工;第二期,建2.1万立方米发酵体积头孢中间体和配套设施,2012年10月动工,2014年底完工。
2011年3月28日,科伦药业便召开201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这斥资40亿搞抗生素全产业链的议案。当日现场涌入百余人,有散户,有机构。会上,董事长刘革新满面春光,这也正常,企业上了市,14亿身价榜上有名,还野心勃勃要斥资40亿建全球最大抗生素产业链,怎能不笑。他甚至说:“未来公司抗生素业务的增长幅度,一定会超过现在主营的大输液业务。”
这种信心何来?刘革新介绍说,公司进军抗生素领域,一是市场空间广阔,二是条件得天独厚。大多企业存在“刚性缺陷”,比如环境问题、资源短缺问题、人力成本问题等。但是科伦药业本就是输液老大,他有渠道优势,在决定实施伊犁抗生素项目前,派出过6个工作小组,耗时四年走遍全国80个地方考察,几乎涵盖所有抗生素生产企业。最终得出结论,伊犁具有廉价粮食、水、能源供应和人力资源,初步测算,至少比国内现有大部分厂家的同类产品成本低20%。且还做了预测,伊犁抗生素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收入68亿元,净利14.84亿元。项目总投资利润率37.17%,投资回收期6.36年(含建设期)。这利润预测还是两大“压力测试”后的结果,即抗生素产品价格的最低点、以及同行业的领头企业亏损10%这两项极端条件下计算所得。
如此得天独厚,历经四年得出的结论,怎能不心动,怎能没野心,怎能不满面春光。其实公司在上市招股时便披露了一个计划,叫“茶馆计划”,“茶馆计划”是输液业务与非输液业务产品组合销售计划,这是长期战略,公司终极目标是实现两者联动,即输液业务与非输液业务在产品推广、产品配送、产品销售上实现联动。
当然,即便如此,还有不少投资者认为搞抗生素是大错,新政出台后抗生素使用率必大幅下降、产量大幅过剩。其实对于行业本身而言一定会有冲击,但对龙头而言,未必。禁令下,中小微利企业一定死,而龙头企业正好乘此机遇大幅整合市场,提升市场集中度。因此市场总量下降,但是龙头企业的量反而有可能增加。我只能假设这全球最大抗生素基地能顺利完工,且能顺利改写抗生素上游格局。事实上,这禁令是否真正实施也未有定论,且即算抗生素对人体有害,政府是否真愿意放弃这块蛋糕,不得而知,许多事只能假设,业内人士也有分歧。
我非从业人士,只能泛泛而谈,不做个人判断,但是刘革新是专业人士,他的团队是专业人士,选企业,除了看产品,还要看企业领导,企业团队。斥资40亿毕竟是公司历经四年深思熟虑最终敲定的方案,四年实地考察在国内绝无仅有,别的企业没法做,我想刘革新这种野心不会是年轻小娃的性冲动。我认为这项目只有刘革新最有发言权,别的企业没法考察,散户、机构更没法评价,因此只能选择信他或是放弃他,我个人姑且信他。
根据公司测算,若干年后,抗生素业务收入很可能超过输液业务,药中可乐称号要作古。不过,我个人还是动态跟踪它,不与它结婚,只当它小三,目前仓位很低。我不知道它是否真能实现“茶馆计划”,我也无从预测禁令是否实施,或许突然有一天我便把它弃之,又或许与它天长地久。
更多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