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是个非同一般的遗址,圣经中有专门的章节提到它。
以弗所在土耳其境内的亚洲西岸,是来自希腊半岛的移民于公元前10世纪建立的城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希腊罗马古城。
我们从以弗所的南门进,右手边就是一个公共浴室。当年进城的普通百姓,也都要先到这里沐浴净身。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要保证城内的卫生,二是要预防传染病,洗澡就得脱光衣服,身上有什么明显的病,比如麻风,能看出来,拒绝入城。
沿着大理石柱廊向前行
前面是一座音乐厅,音乐厅建于公元2世纪,是市政府高级官员的会议场,兼做音乐厅用,能容纳1400人。看台后方有高墙,两侧有入口,看台与舞台间有供乐团演奏的半圆形空间,由此可断定此处为罗马式建筑,其设计仿造剧场,但多了屋顶,不过屋顶早已坍塌。
市政厅建造日期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当时的统治者为奥古斯都。公元3世纪时整修过,不幸毁于4世纪末。厅内原分为几个不同的办公室,饰以黑、白大理石,每个厅里都有赫斯提亚女神的神龛,中厅则放着阿尔忒弥斯女神的雕像,并燃烧火苗,象征以弗所的城市精神。
克里特斯大道是当年城市中心的主干道
斑驳的大理石地面,经过千年的打磨非常光滑,稍不留神卞会滑倒!
据说耐克的标志其创作灵感来自这块原本门拱上装饰着胜利女神Nike的雕像,它的裙裾,飞起来的裙裾是这样的,就是这个商标的来源。如今而女神却孤寂地立在一旁。
克里特斯大道旁的图密善广场,里面有一座图密善神殿。神殿建在100×50米的高台上,是罗马皇帝图密善为自己所建。里面供奉着一尊7米高的图密善雕像,雕像现存于以弗所考古博物馆内。
曼努斯纪念碑在图密善神殿对面
图拉真喷泉约建于公元104年,是献给五贤王之一的罗马皇帝图拉真的,也是以弗所保存最好的建筑之一。喷泉的中央壁龛内是图拉真的雕塑,俯视着前面20X10米水池。水池周围环绕着雕像和石柱。这些雕塑现存于以弗所博物馆。
图拉真喷泉的残垣
哈德良门位于两条大街的交叉口,门楼原有三层,
第一层有三个入口,中间的入口是宽敞的拱门,另外两个覆盖着楣梁;第二层有四根立柱;第三层有六根立柱,顶部是一面三角形山墙。 哈德良神庙是典型科林斯式神庙的代表。罗马皇帝哈德良曾数次造访以弗所,并于公元128年批准在以弗所为自己建造神殿。公元138年前建成。其正面是由4根柯林斯方柱支撑的圆形拱门。
站在古城遗址的高处从东向西望去,左上方是哈德良门,门旁那座高大的门楼就是以弗所最令人倾倒的、标志性建筑塞尔苏斯图书馆。
塞尔苏斯图书馆建成于135年,原本是罗马亚细亚地区行政长官的陵墓,他儿子为纪念父亲,在陵墓上修建了这座图书馆,并以父亲的名字塞尔苏斯命名。
该图书馆建在一个平台上,前方有9级与整个建筑同宽的台阶,通向三个入口。穿过入口是一尊雅典娜女神的雕像,因为她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和战斗女神,象征知识、艺术、理智和战斗。
入口两侧是四对立在基座上的爱奥尼柱,第二层的柱子划分出窗户,如同第一层的柱子划分出门,设有壁龛以安放雕像。
图书馆本身有三层楼高,有可能存在第三列柱子,但今天只剩下两列柱子。
这里当时是世界第三大图书馆,藏书第一的是埃及的亚历山大,藏70万卷;这第三藏1.2万卷,据说荷马和亚里士多德都在这里学习过。
塞尔苏斯图书馆在最鼎盛的时期,藏书有一万两千卷,是拜占庭时代世界三大图书馆之一。 可见在几千年前,古罗马的文化教育设施就如此宏大,获取知识对于罗马人来说是何其重要的事情,简直令人叹服!然而,它同样遭遇了哥特人入侵时的破坏,被火烧毁,又遭遇地震,只剩下重新修缮的立面一直留存至今。
【土耳其·伊兹密尔】以弗所——失落的古城池(上)
以弗所是个非同一般的遗址,圣经中有专门的章节提到它。
以弗所在土耳其境内的亚洲西岸,是来自希腊半岛的移民于公元前10世纪建立的城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希腊罗马古城。
我们从以弗所的南门进,右手边就是一个公共浴室。当年进城的普通百姓,也都要先到这里沐浴净身。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要保证城内的卫生,二是要预防传染病,洗澡就得脱光衣服,身上有什么明显的病,比如麻风,能看出来,拒绝入城。
沿着大理石柱廊向前行
前面是一座音乐厅,音乐厅建于公元2世纪,是市政府高级官员的会议场,兼做音乐厅用,能容纳1400人。看台后方有高墙,两侧有入口,看台与舞台间有供乐团演奏的半圆形空间,由此可断定此处为罗马式建筑,其设计仿造剧场,但多了屋顶,不过屋顶早已坍塌。
市政厅建造日期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当时的统治者为奥古斯都。公元3世纪时整修过,不幸毁于4世纪末。厅内原分为几个不同的办公室,饰以黑、白大理石,每个厅里都有赫斯提亚女神的神龛,中厅则放着阿尔忒弥斯女神的雕像,并燃烧火苗,象征以弗所的城市精神。
克里特斯大道是当年城市中心的主干道
斑驳的大理石地面,经过千年的打磨非常光滑,稍不留神卞会滑倒!
据说耐克的标志其创作灵感来自这块原本门拱上装饰着胜利女神Nike的雕像,它的裙裾,飞起来的裙裾是这样的,就是这个商标的来源。如今而女神却孤寂地立在一旁。
克里特斯大道旁的图密善广场,里面有一座图密善神殿。神殿建在100×50米的高台上,是罗马皇帝图密善为自己所建。里面供奉着一尊7米高的图密善雕像,雕像现存于以弗所考古博物馆内。
曼努斯纪念碑在图密善神殿对面
图拉真喷泉约建于公元104年,是献给五贤王之一的罗马皇帝图拉真的,也是以弗所保存最好的建筑之一。喷泉的中央壁龛内是图拉真的雕塑,俯视着前面20X10米水池。水池周围环绕着雕像和石柱。这些雕塑现存于以弗所博物馆。
图拉真喷泉的残垣
哈德良门位于两条大街的交叉口,门楼原有三层, 第一层有三个入口,中间的入口是宽敞的拱门,另外两个覆盖着楣梁;第二层有四根立柱;第三层有六根立柱,顶部是一面三角形山墙。 哈德良神庙是典型科林斯式神庙的代表。罗马皇帝哈德良曾数次造访以弗所,并于公元128年批准在以弗所为自己建造神殿。公元138年前建成。其正面是由4根柯林斯方柱支撑的圆形拱门。
站在古城遗址的高处从东向西望去,左上方是哈德良门,门旁那座高大的门楼就是以弗所最令人倾倒的、标志性建筑塞尔苏斯图书馆。
塞尔苏斯图书馆建成于135年,原本是罗马亚细亚地区行政长官的陵墓,他儿子为纪念父亲,在陵墓上修建了这座图书馆,并以父亲的名字塞尔苏斯命名。
该图书馆建在一个平台上,前方有9级与整个建筑同宽的台阶,通向三个入口。穿过入口是一尊雅典娜女神的雕像,因为她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和战斗女神,象征知识、艺术、理智和战斗。
入口两侧是四对立在基座上的爱奥尼柱,第二层的柱子划分出窗户,如同第一层的柱子划分出门,设有壁龛以安放雕像。
图书馆本身有三层楼高,有可能存在第三列柱子,但今天只剩下两列柱子。
这里当时是世界第三大图书馆,藏书第一的是埃及的亚历山大,藏70万卷;这第三藏1.2万卷,据说荷马和亚里士多德都在这里学习过。
塞尔苏斯图书馆在最鼎盛的时期,藏书有一万两千卷,是拜占庭时代世界三大图书馆之一。 可见在几千年前,古罗马的文化教育设施就如此宏大,获取知识对于罗马人来说是何其重要的事情,简直令人叹服!然而,它同样遭遇了哥特人入侵时的破坏,被火烧毁,又遭遇地震,只剩下重新修缮的立面一直留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