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最初的见证者
2024-06-12 11:53:57
标签: 苏丹艾哈迈德广场 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 德国喷泉 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
苏丹艾哈迈德广场(Sultanahmet
Square)它原来名为君士坦丁堡赛马场(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曾是古罗马时期君士坦丁堡的竞技场,始建于公元203年,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所修建。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同样破坏了君士坦丁堡的许多建筑,赛马场也不例外,苟延残喘的拜占庭帝国,终于没有能力再修复赛马场。但到了奥斯曼帝国时期,即便土耳其人不感兴趣赛马,但也没有破坏这个广场,这里还一度用于各种大型庆典活动。今天,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的平面和尺度,都大致相当于已消失的赛马场。
君士坦丁竞技场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四大宝: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君士坦丁方尖碑、古铜蛇柱和德国喷泉。
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又名狄奥多西方尖碑,是一块粉红色花岗岩雕刻的古埃及方尖碑。大约公元前1490年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间,就竖立在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的。公元39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大帝将其切割成三块,运回君士坦丁堡,安放在君士坦丁堡赛马场赛道的内侧。这块方尖碑已存在了3500多年,现在仍然保存完好。
方尖碑基座上,刻有当年皇帝与民众在大竞技场观看赛车的浮雕。
蛇柱在方尖碑之南,又称德尔斐三脚祭坛或普拉提亚三脚祭坛,是一根古代铜柱,位于赛马场的中央。它是古希腊三脚祭坛的一部分,最初位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这座祭坛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为了庆祝希腊人在波斯战争的普拉提亚战役中战胜了波斯人而建的。其8米高的柱顶是三个蛇头支撑的金碗。公元324年,为了美化新首都的形象,君士坦丁下令将其从德尔斐移到君士坦丁堡赛马场中间。在第四次十字军期间,金碗被破坏或被盗。至于蛇头,直到17世纪末才被破坏。其中一个蛇头的部分现在在附近的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展出,另外两个已经不知去向。今天,德尔斐三脚祭坛仅剩的就是它的下部,称为“蛇柱”。
广场的最南端矗立着墙柱,在10世纪,皇帝君士坦丁七世在赛马场的另一端,兴建了另一座方尖碑。看似粗糙,其实最初它覆盖着镀金铜牌,但在第四次十字军期间被拉丁军队洗劫并将其熔化。这个纪念碑的石质核心幸存了下来,被称为墙柱,也叫君士坦丁七世皇帝柱。
广场的北面德国喷泉雄伟而耀眼。它是为了纪念1898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访问伊斯坦布尔两周年而建造的,是送给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礼物。
这座喷泉有两个铭文,一个是奥斯曼土耳其语,另一个是德语。喷泉的部件在德国制造,随后在伊斯坦布尔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组装。它的设计符合新拜占庭风格,镶嵌有金色的拼花图案。喷泉由正长岩建造而成。正长岩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石头之一,在当时很难雕刻。
德国喷泉里面有许多拜占庭和奥斯曼时期的历史文物,像是一个露天博物馆。它无疑为苏丹艾哈迈德广场增添了独特的氛围,也是拍摄伊斯坦布尔旅游纪念照片的最佳背景。
广场的一侧是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另一侧是土耳其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Turkish and
Islamic Arts
Museum),是一座建于1524年的建筑内。这里原本是奥斯曼苏莱曼大帝时期的第二维齐尔帕加尔·易卜拉欣·帕夏的宫殿。博物馆创建于1914年,最初是苏莱曼尼耶建筑群内的一座伊斯兰基金会博物馆,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土耳其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展览也从奥斯曼帝国文化转变为介绍伊斯兰世界各个时期的文化艺术。1983年博物馆迁到现址,目前收藏有超过4万件伊斯兰书法、瓷砖、地毯等各类艺术品。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最初的见证者
苏丹艾哈迈德广场(Sultanahmet Square)它原来名为君士坦丁堡赛马场(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曾是古罗马时期君士坦丁堡的竞技场,始建于公元203年,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所修建。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同样破坏了君士坦丁堡的许多建筑,赛马场也不例外,苟延残喘的拜占庭帝国,终于没有能力再修复赛马场。但到了奥斯曼帝国时期,即便土耳其人不感兴趣赛马,但也没有破坏这个广场,这里还一度用于各种大型庆典活动。今天,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的平面和尺度,都大致相当于已消失的赛马场。
君士坦丁竞技场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四大宝: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君士坦丁方尖碑、古铜蛇柱和德国喷泉。
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又名狄奥多西方尖碑,是一块粉红色花岗岩雕刻的古埃及方尖碑。大约公元前1490年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间,就竖立在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的。公元39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大帝将其切割成三块,运回君士坦丁堡,安放在君士坦丁堡赛马场赛道的内侧。这块方尖碑已存在了3500多年,现在仍然保存完好。
方尖碑基座上,刻有当年皇帝与民众在大竞技场观看赛车的浮雕。
蛇柱在方尖碑之南,又称德尔斐三脚祭坛或普拉提亚三脚祭坛,是一根古代铜柱,位于赛马场的中央。它是古希腊三脚祭坛的一部分,最初位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这座祭坛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为了庆祝希腊人在波斯战争的普拉提亚战役中战胜了波斯人而建的。其8米高的柱顶是三个蛇头支撑的金碗。公元324年,为了美化新首都的形象,君士坦丁下令将其从德尔斐移到君士坦丁堡赛马场中间。在第四次十字军期间,金碗被破坏或被盗。至于蛇头,直到17世纪末才被破坏。其中一个蛇头的部分现在在附近的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展出,另外两个已经不知去向。今天,德尔斐三脚祭坛仅剩的就是它的下部,称为“蛇柱”。
广场的最南端矗立着墙柱,在10世纪,皇帝君士坦丁七世在赛马场的另一端,兴建了另一座方尖碑。看似粗糙,其实最初它覆盖着镀金铜牌,但在第四次十字军期间被拉丁军队洗劫并将其熔化。这个纪念碑的石质核心幸存了下来,被称为墙柱,也叫君士坦丁七世皇帝柱。
广场的北面德国喷泉雄伟而耀眼。它是为了纪念1898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访问伊斯坦布尔两周年而建造的,是送给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礼物。
这座喷泉有两个铭文,一个是奥斯曼土耳其语,另一个是德语。喷泉的部件在德国制造,随后在伊斯坦布尔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组装。它的设计符合新拜占庭风格,镶嵌有金色的拼花图案。喷泉由正长岩建造而成。正长岩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石头之一,在当时很难雕刻。
德国喷泉里面有许多拜占庭和奥斯曼时期的历史文物,像是一个露天博物馆。它无疑为苏丹艾哈迈德广场增添了独特的氛围,也是拍摄伊斯坦布尔旅游纪念照片的最佳背景。
广场的一侧是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另一侧是土耳其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Turkish and Islamic Arts Museum),是一座建于1524年的建筑内。这里原本是奥斯曼苏莱曼大帝时期的第二维齐尔帕加尔·易卜拉欣·帕夏的宫殿。博物馆创建于1914年,最初是苏莱曼尼耶建筑群内的一座伊斯兰基金会博物馆,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土耳其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展览也从奥斯曼帝国文化转变为介绍伊斯兰世界各个时期的文化艺术。1983年博物馆迁到现址,目前收藏有超过4万件伊斯兰书法、瓷砖、地毯等各类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