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以此而论,土耳其的耶莱巴坦地下水宫(Yerebatan Sarnici),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地下乐章”之一。
从圣索菲亚博物馆和老皇宫间的小巷穿过,走下小山坡,在车水马龙的街对面,有一幢不起眼的房子,便是地下水宫的入口。门口一群小学生也准备进去参观
世界公认的“土耳其必看”之一,不少人认为这里是世界上最为迷人和浪漫的地方。从楼梯走下去的一瞬间,那种幽静而恍若隔世的心情油然而生。一个个时代久远的大石柱、清澈见底的池水、伴随着室内播放的背景音乐,让人一下子有了探究这座存在了1500年的地下宫殿的兴趣。
配置的灯光时亮时灭,过了些许时间眼睛才适应了幽暗的环境。政府在地下水宫中修建了一条游客栈道,在黑暗中引领着人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很难想象这样一座建于公元六世纪拜占庭时期的古建筑,仅仅由336根石柱就支撑了巨大的圆顶,千年岿然不动。
当年这个水宫的修建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安全供水。据史料记载,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并将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为了防御外侵,他把这座城市打造得固若金汤。外部防御问题解决了,但是如果敌人对城内的饮用水下毒怎么办?经过再三论证,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在城内建造隐秘的巨型水窖,一旦敌人对城内饮用水投毒或是围城太久导致水源用尽的情况出现,便可启用巨型水窖以解燃眉之急。
于是奴隶们开始从遥远的安塔托利亚的神殿中搬运石柱来建造水窖。与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类似,建造地下水窖的工程无疑是漫长而又繁杂的。从君士坦丁大帝到朱斯提尼安大帝 (4世纪到6世纪),耗时近200年,这座宏伟而隐秘的地下水宫才最终得以建成。朱斯提尼安大帝更是动用了七千名奴隶在教堂废墟上予以扩建,还在城内修建了长长的引水槽。通过城市水槽墙的运送,城东部的贝尔格莱德森林的淡水源源不断地流向这里。地下水宫储水量达10万吨之多,如果蓄满了水,据说可供当时全城人喝一个月。在奥斯曼帝国对拜占庭帝国的长期封锁中,地下水宫对于保障整个君士坦丁堡的供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过,如此巨大的水窖历史上竟然两次神秘“失踪”。据说,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之后进行了屠城,以至于无人知晓这个隐蔽的地下水宫。这也让一些幸存者得以藏匿其中,免遭不测。后来,奥斯曼帝国请来的法国建筑师无意中发现,不少当地居民从地下一桶桶运水上来,有的还会捉到几条鱼。顺藤摸瓜,才找到了这座隐于地下的神奇宫殿。但遗憾的是,此后的数百年间,地下水宫一直处于弃用状态,越来越被人们所遗忘。据说上世纪初,伊斯坦布尔老城的居民们总能在夜间听到地下有潺潺的流水声,却无人知道其中缘由。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荷兰考古学家才在蓝色清真寺附近第二次发现了地下水宫,由此才揭开了这一神秘现象的面纱。有意思的是,虽然地下水宫在两次消失后都是被外国人发现的,但是这并没有让现如今的外国游客逃脱被专门收取高票价的命运。
1980年,土耳其政府决定修复地下水宫。足足有20吨的泥巴被从水宫内清除,历史终于再现了它辉煌的面目。人们惊讶地发现,地下建筑的建造难度远远高于地上建筑,而地下水宫的坚固程度居然也远胜于地上建筑!伟大的古建筑通常都伴生一些神秘的特点,地下水宫也不例外。
沿路你会发现,储水池的柱子并不相同,形式各样、图案各异,原来,水宫的建造者从拜占庭帝国的一座座古寺庙中将整个柱子取来,顶起了这项建筑的脊梁。
具体说到这座屹立千年而不损的水宫,就不得不提宫内的三根“神柱”。其中,有两根柱子常常被人群包围,它们就是鼎鼎大名的“美杜莎头像之柱”和“眼泪之柱”。“美杜莎头像之柱”是古代土耳其艺术雕塑的完美典范。而““眼泪之柱”,传说会带给人们好运,只要将拇指伸入洞中画一个圆圈,就能实现愿望。石柱下的水池中,更被人们当作许愿池,堆满了硬币。
有人说,当时的建筑师这么设计是为了“镇池”,以防止有不好的生灵侵犯这里的环境。但显然这也不是合理的解释。因为在地下水宫,还有一个真正用来“镇池”的石柱——“眼泪之柱”。这个石柱柱身上有树纹及孔雀眼的纹路,充满了沧桑和神秘感。据史料记载,眼泪之柱最初是为了纪念当年修建圣索菲亚大教堂而惨死的数百名奴隶而建,而在水宫里,它更是凝结了当年修建地下水宫的七千名奴隶的鲜血。无论如何,在地下水宫里,“眼泪之柱”才是公认的“镇池”之柱。蓝眼睛,又叫“土耳其之眼”,是土耳其人最喜爱的护身符和吉祥物,它就像一面照妖镜,可以抵挡和反射邪眼侵扰。今天几乎在土耳其的每个角落中都可以看见它的影子。
为何当年建筑师要建造两根“美杜莎头像之柱”,雕刻得如此精美,且一个倒放一个侧放至今仍是不解之谜,而地下水宫也正因其神秘感而被游人所追捧,在土耳其的古迹遗址图谱上熠熠生辉。
耶莱巴坦地下水宫完全就是一个地下宫殿,通道、廊桥、观景平台、大厅等功能建筑应有尽有,在昏黄的灯光映衬下,点缀着一些雕塑小品,散落在众多廊柱之间。
如果你看过成龙主演的《特务迷城》或是好莱坞大片《007在伊斯坦布尔》,你一定会对那个石柱林立、光影交错、水汽氤氲的宫殿印象深刻。影片的外景地——地下水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
拍到了一根刻满符号的石柱,不知有什么寓意,或是来自何处神庙?
一组有意思的光影小品
耳畔传来滴答滴答的滴水声,行走在石板铺设的廊桥上,可以欣赏到在水池中悠游的鱼儿,站在水汽氤氲的水宫里,仿佛穿越到那遥远的时代。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最优美的“地下乐章”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以此而论,土耳其的耶莱巴坦地下水宫(Yerebatan Sarnici),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地下乐章”之一。
从圣索菲亚博物馆和老皇宫间的小巷穿过,走下小山坡,在车水马龙的街对面,有一幢不起眼的房子,便是地下水宫的入口。门口一群小学生也准备进去参观
世界公认的“土耳其必看”之一,不少人认为这里是世界上最为迷人和浪漫的地方。从楼梯走下去的一瞬间,那种幽静而恍若隔世的心情油然而生。一个个时代久远的大石柱、清澈见底的池水、伴随着室内播放的背景音乐,让人一下子有了探究这座存在了1500年的地下宫殿的兴趣。
配置的灯光时亮时灭,过了些许时间眼睛才适应了幽暗的环境。政府在地下水宫中修建了一条游客栈道,在黑暗中引领着人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很难想象这样一座建于公元六世纪拜占庭时期的古建筑,仅仅由336根石柱就支撑了巨大的圆顶,千年岿然不动。
当年这个水宫的修建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安全供水。据史料记载,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并将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为了防御外侵,他把这座城市打造得固若金汤。外部防御问题解决了,但是如果敌人对城内的饮用水下毒怎么办?经过再三论证,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在城内建造隐秘的巨型水窖,一旦敌人对城内饮用水投毒或是围城太久导致水源用尽的情况出现,便可启用巨型水窖以解燃眉之急。
于是奴隶们开始从遥远的安塔托利亚的神殿中搬运石柱来建造水窖。与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类似,建造地下水窖的工程无疑是漫长而又繁杂的。从君士坦丁大帝到朱斯提尼安大帝 (4世纪到6世纪),耗时近200年,这座宏伟而隐秘的地下水宫才最终得以建成。朱斯提尼安大帝更是动用了七千名奴隶在教堂废墟上予以扩建,还在城内修建了长长的引水槽。通过城市水槽墙的运送,城东部的贝尔格莱德森林的淡水源源不断地流向这里。地下水宫储水量达10万吨之多,如果蓄满了水,据说可供当时全城人喝一个月。在奥斯曼帝国对拜占庭帝国的长期封锁中,地下水宫对于保障整个君士坦丁堡的供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过,如此巨大的水窖历史上竟然两次神秘“失踪”。据说,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之后进行了屠城,以至于无人知晓这个隐蔽的地下水宫。这也让一些幸存者得以藏匿其中,免遭不测。后来,奥斯曼帝国请来的法国建筑师无意中发现,不少当地居民从地下一桶桶运水上来,有的还会捉到几条鱼。顺藤摸瓜,才找到了这座隐于地下的神奇宫殿。但遗憾的是,此后的数百年间,地下水宫一直处于弃用状态,越来越被人们所遗忘。据说上世纪初,伊斯坦布尔老城的居民们总能在夜间听到地下有潺潺的流水声,却无人知道其中缘由。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荷兰考古学家才在蓝色清真寺附近第二次发现了地下水宫,由此才揭开了这一神秘现象的面纱。有意思的是,虽然地下水宫在两次消失后都是被外国人发现的,但是这并没有让现如今的外国游客逃脱被专门收取高票价的命运。
1980年,土耳其政府决定修复地下水宫。足足有20吨的泥巴被从水宫内清除,历史终于再现了它辉煌的面目。人们惊讶地发现,地下建筑的建造难度远远高于地上建筑,而地下水宫的坚固程度居然也远胜于地上建筑!伟大的古建筑通常都伴生一些神秘的特点,地下水宫也不例外。
沿路你会发现,储水池的柱子并不相同,形式各样、图案各异,原来,水宫的建造者从拜占庭帝国的一座座古寺庙中将整个柱子取来,顶起了这项建筑的脊梁。
具体说到这座屹立千年而不损的水宫,就不得不提宫内的三根“神柱”。其中,有两根柱子常常被人群包围,它们就是鼎鼎大名的“美杜莎头像之柱”和“眼泪之柱”。“美杜莎头像之柱”是古代土耳其艺术雕塑的完美典范。而““眼泪之柱”,传说会带给人们好运,只要将拇指伸入洞中画一个圆圈,就能实现愿望。石柱下的水池中,更被人们当作许愿池,堆满了硬币。
有人说,当时的建筑师这么设计是为了“镇池”,以防止有不好的生灵侵犯这里的环境。但显然这也不是合理的解释。因为在地下水宫,还有一个真正用来“镇池”的石柱——“眼泪之柱”。这个石柱柱身上有树纹及孔雀眼的纹路,充满了沧桑和神秘感。据史料记载,眼泪之柱最初是为了纪念当年修建圣索菲亚大教堂而惨死的数百名奴隶而建,而在水宫里,它更是凝结了当年修建地下水宫的七千名奴隶的鲜血。无论如何,在地下水宫里,“眼泪之柱”才是公认的“镇池”之柱。蓝眼睛,又叫“土耳其之眼”,是土耳其人最喜爱的护身符和吉祥物,它就像一面照妖镜,可以抵挡和反射邪眼侵扰。今天几乎在土耳其的每个角落中都可以看见它的影子。
为何当年建筑师要建造两根“美杜莎头像之柱”,雕刻得如此精美,且一个倒放一个侧放至今仍是不解之谜,而地下水宫也正因其神秘感而被游人所追捧,在土耳其的古迹遗址图谱上熠熠生辉。
耶莱巴坦地下水宫完全就是一个地下宫殿,通道、廊桥、观景平台、大厅等功能建筑应有尽有,在昏黄的灯光映衬下,点缀着一些雕塑小品,散落在众多廊柱之间。
如果你看过成龙主演的《特务迷城》或是好莱坞大片《007在伊斯坦布尔》,你一定会对那个石柱林立、光影交错、水汽氤氲的宫殿印象深刻。影片的外景地——地下水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
拍到了一根刻满符号的石柱,不知有什么寓意,或是来自何处神庙?
一组有意思的光影小品
耳畔传来滴答滴答的滴水声,行走在石板铺设的廊桥上,可以欣赏到在水池中悠游的鱼儿,站在水汽氤氲的水宫里,仿佛穿越到那遥远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