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离开桂林市区,沿漓江公路来到“磨盘山码头”
开始一段美好的游船旅行,目的地是阳朔,从磨盘山至龙头山码头
我们的游船靠岸停泊,九点半船掉头向阳朔驶去。由于是枯水期,江中只有狭窄的一条航道,但江水清澈。
漓江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其中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
去年冬季雨量极少,河床干涸,连河中的航标灯塔都全部裸露出来
牧牛
漓江,又名桂水、桂江、癸水、东江,属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经广西东北部。发源于兴安县境内的史称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猫儿山。漓江名字的由来在历史中的记载,“漓江”的“漓”意思是“离”。
据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从灵渠出五里之后,水分两派,一派向南流而曰漓水,一派向北流而曰湘水,“漓,离也,言违湘而南”。漓江故此得名。
另外漓江的“漓”字,在字典里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漓江名称最佳的含义。
漓江,经典的喀斯特地形典型地段,蜿蜒曲折,一路风景甚美,也因此,被人称百里漓江或百里画廊。在前面右侧临水的山壁,有几根悬垂倒挂的钟乳石柱,它们形态嵯峨,形神兼备,仿佛像几条饮江的巨龙,它们的身子,隐藏在山壁内,只有龙头向着水面。第当春夏水涨,龙头便会吐出雨露。故称“群龙戏水”。
桂林山水有四大特点: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还有瀑布、流泉、险滩、竹林四绝。除此之外还有怪、迷、奇、绝四大特点,那就是古榕之怪,画山之奇,冠岩之迷,半边渡之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九牛三洲
借韩愈之言,“江作青罗带,山作碧玉簪”来形容漓江再好不过。
船过黄牛峡后,在漓江西岸即见望夫山。山巅上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装的人正向北而望;山腰处一石如背着婴儿凝望远方的妇女。相传,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撑船路经此地时,船不幸搁浅。眼看口粮只剩下最后一斗米,丈夫于是爬上山顶四处了望,以便发现救援的船只。一直守在那里,始终未能等到,心一急便化做一块石头。妻子见丈夫久去不回,便背着孩子上山寻找,刚走到山腰,望见丈夫已变成石人,顿时伤心欲绝,一同化做石头。清代诗人李秉礼曾赋诗:江头望夫处,化石宛成形。两洗髻鬟湿,烟横黛眉青。
离魂悲壮宇,积恨感湘灵。何事远游客,征帆去不停。
弯弯曲曲的漓江,有一个湾就有一个滩,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的水程,共360.5个滩。滩头滩尾水比较浅,漓江从滩头上流过,发出淙淙的响声,这响声仿佛是天宫中的仙乐,这是漓江的音乐。
草坪群峰屏立,中有一平坞,江水沿着西岸如屏似障的削崖绕坞而行,形成一幅奇特的风景线。若逢阴雨天气,则形成“烟云绕万峰”的奇景。
江左岸有一驼形山,拔岸屹立,阻断了岸边的小路,使得两个村庄(冠岩村和桃源村)过去必须依靠渡船往返,由于两个渡口均位于同一岸边,因而当地人称之为半边渡。半边渡的对岸有一村庄名为浪洲村,现在渡船除摆渡半边外,还往返于江岸两边的三个码头,半边渡实际上是“三边渡”,故当地人戏称为“一渡两边三靠岸”。这里石壁险峻,峰峦如朵朵出水芙蓉,倒影于绿波碧水之中,正是“此地江山成一绝,削壁成河渡半边。”
此时此刻,坐在船上,伴着座座山向后移动,随着清风的扑面,水波的荡漾,向前缓缓的前进。
河的两边都是山,有的高大,有的险峻,有的陡峭,有的平缓。
水是清澈的,也是动荡的,时不时会出现一两个漩涡。随着船的前行,水面会兴起一道或几道波纹,缓缓向前。
不时闪过几个溶洞
河岸山坡山辟出一条供驴友徒步的步道
滩头
【广西·灵川】奇峰夹岸千千万——游漓江之一
乘车离开桂林市区,沿漓江公路来到“磨盘山码头”
开始一段美好的游船旅行,目的地是阳朔,从磨盘山至龙头山码头
我们的游船靠岸停泊,九点半船掉头向阳朔驶去。由于是枯水期,江中只有狭窄的一条航道,但江水清澈。
漓江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其中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
去年冬季雨量极少,河床干涸,连河中的航标灯塔都全部裸露出来
牧牛
漓江,又名桂水、桂江、癸水、东江,属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经广西东北部。发源于兴安县境内的史称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猫儿山。漓江名字的由来在历史中的记载,“漓江”的“漓”意思是“离”。
据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从灵渠出五里之后,水分两派,一派向南流而曰漓水,一派向北流而曰湘水,“漓,离也,言违湘而南”。漓江故此得名。
另外漓江的“漓”字,在字典里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漓江名称最佳的含义。
漓江,经典的喀斯特地形典型地段,蜿蜒曲折,一路风景甚美,也因此,被人称百里漓江或百里画廊。在前面右侧临水的山壁,有几根悬垂倒挂的钟乳石柱,它们形态嵯峨,形神兼备,仿佛像几条饮江的巨龙,它们的身子,隐藏在山壁内,只有龙头向着水面。第当春夏水涨,龙头便会吐出雨露。故称“群龙戏水”。
桂林山水有四大特点: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还有瀑布、流泉、险滩、竹林四绝。除此之外还有怪、迷、奇、绝四大特点,那就是古榕之怪,画山之奇,冠岩之迷,半边渡之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九牛三洲
借韩愈之言,“江作青罗带,山作碧玉簪”来形容漓江再好不过。
船过黄牛峡后,在漓江西岸即见望夫山。山巅上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装的人正向北而望;山腰处一石如背着婴儿凝望远方的妇女。相传,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撑船路经此地时,船不幸搁浅。眼看口粮只剩下最后一斗米,丈夫于是爬上山顶四处了望,以便发现救援的船只。一直守在那里,始终未能等到,心一急便化做一块石头。妻子见丈夫久去不回,便背着孩子上山寻找,刚走到山腰,望见丈夫已变成石人,顿时伤心欲绝,一同化做石头。清代诗人李秉礼曾赋诗:江头望夫处,化石宛成形。两洗髻鬟湿,烟横黛眉青。 离魂悲壮宇,积恨感湘灵。何事远游客,征帆去不停。
弯弯曲曲的漓江,有一个湾就有一个滩,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的水程,共360.5个滩。滩头滩尾水比较浅,漓江从滩头上流过,发出淙淙的响声,这响声仿佛是天宫中的仙乐,这是漓江的音乐。
草坪群峰屏立,中有一平坞,江水沿着西岸如屏似障的削崖绕坞而行,形成一幅奇特的风景线。若逢阴雨天气,则形成“烟云绕万峰”的奇景。
江左岸有一驼形山,拔岸屹立,阻断了岸边的小路,使得两个村庄(冠岩村和桃源村)过去必须依靠渡船往返,由于两个渡口均位于同一岸边,因而当地人称之为半边渡。半边渡的对岸有一村庄名为浪洲村,现在渡船除摆渡半边外,还往返于江岸两边的三个码头,半边渡实际上是“三边渡”,故当地人戏称为“一渡两边三靠岸”。这里石壁险峻,峰峦如朵朵出水芙蓉,倒影于绿波碧水之中,正是“此地江山成一绝,削壁成河渡半边。”
此时此刻,坐在船上,伴着座座山向后移动,随着清风的扑面,水波的荡漾,向前缓缓的前进。
河的两边都是山,有的高大,有的险峻,有的陡峭,有的平缓。
水是清澈的,也是动荡的,时不时会出现一两个漩涡。随着船的前行,水面会兴起一道或几道波纹,缓缓向前。
不时闪过几个溶洞
河岸山坡山辟出一条供驴友徒步的步道
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