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两江四湖水涟漪

2023-03-09 10:42:07
标签: 两江四湖 桂林 旅游

两江四湖是指由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和木龙湖所构成的桂林环城水系,是桂林的名片。

阳桥是一座三跨变截连续的桥梁,长 34 米,宽 50 米。该桥历史悠久,在宋代叫青带桥,又叫通济桥,为木桥。因建在阳塘之上,明代时更名为阳桥。桥拱下以及桥下两边墙壁刻有表现桂林山水及桂林人文故事的浮雕。阳桥之上也是繁华的中山中路,周边商场林立,游人如织。

桂林,是典型的山水城市,是富有诗情画意的小城。自然山水是构成桂林城市景观的基本元素,可谓城中有景,景中有城

榕湖里面横卧着弯弯曲曲的桥是北斗桥,因桥上的七根灯柱的布局与天上北斗七星的布局相同而得名。

北斗桥东侧,大家看到的是一座造型优美、晶莹剔透的小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部采用水晶玻璃材料装修的桥梁,兼美观与实用为一体的玻璃桥。

最早形成于北宋年间,当时榕湖、杉湖、桂湖水系发达,乘一叶扁舟游览,游人如织,兴盛一时。两江四湖于200262日上午实现了通航。如今,环城水系重现昔日兴盛,堪称一绝。

榕湖面积不大,原为桂林南城护城河,明朝洪武八年因城池扩展而被废弃,当下,成为了桂林城内风光旖旎的湖泊。

榕湖周围古树名木众多,亭台碧水,绿草如茵,其中,大榕树是榕湖的镇湖之宝。

古榕双桥以中国著名桥梁——颐和园中玉带桥的桥型为基础,并发展为双桥形式,汉白玉的近似满月的桥拱卧于清波之上,充分体现了两水夹明月,双桥落彩虹的意境。

榕溪桥桥型与我国著名石拱桥——赵州桥的桥型相似,桥长26米,桥宽8米。桥拱有各种字体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浮雕。

迎宾桥,也叫凯旋桥。是一座中西合璧桥型为门式吊桥的桥,桥型参照了匈牙利布达佩斯锁桥的简支钢箱梁桥,装修参照法国的“凯旋门”和中国特有的“吊桥”,整座桥远看线条清晰、色调明快,近瞻则典雅大气。

丽泽桥是中国第一座自锚式柔性钢桁梁悬索桥,就是桥梁承受的力全部通过悬索和两根主缆传递到桥塔上。该桥的钢梁与钢梁之间靠一个个螺栓连接,共有8万多个螺栓,桥面上的灯光以地灯为主。因桥身通体为红色,所以又称作红桥。

进入四湖最大的桂湖后,首先看到的是观漪桥,采用了拱桥的外型、梁桥的结构,3个连续的桥拱突出了桥身的通透与轻盈。4根桥头柱饰分别代表着杉湖、榕湖、桂湖与木龙湖。

宝贤桥是桂林市第一座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建造的桥梁。该桥采用简洁柔和的装饰石材,雕刻精美。整座桥就是一尊巨大的石雕工艺品。桥长47.24米,宽12米。

“桂湖红帆”、"老人高风"和"桂岭晴岚"为传统名景

老人山

 

老人山前的这座桥叫西清桥,为步行桥,桥身装修全部采用名贵的红松木。桥长48.8米,宽4.5米。传说是由大科学家牛顿在英国伦敦教书时亲自设计并建造的数学桥,整座桥没有用一颗钉子和螺丝固定,后来有人想探究奥秘,曾把桥梁拆开,却无法复原。实际上这座桥是英国桥梁设计大师威廉姆·埃斯里奇在游历东方以后,受中国桥梁的启发而设计的。其桥身相邻桁架之间均构成11.25度的夹角,在18世纪,这种设计被称为几何结构,故名“数学桥”。

宝积桥因位于宝积山下而得名。桥身采用中国古代城墙形式设计建造,以达到与宝积山上宋代城墙遗址等周围历史人文景观相协调的效果。该桥的桥型设计为桂林所独创。桥长50米,宽24米。桥拱下用阴刻手法描绘了3万年前宝积岩人的生活状况。

进入木龙湖,木龙湖本来是没有湖的,是为了沟通漓江与内湖之间的水脉,而掘出来的湖,是两江四湖环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湖的上方有一个木龙洞,所以称之为木龙湖。

中山北路桥,位于桂林中山北路上,连接木龙湖与铁佛塘,是沟通“两江四湖”水系中木龙湖和铁佛塘的重要枢纽。中山北路桥设计参考了法国塞纳河上的纳夫桥。中山北路桥可以看做是三座小桥连在一起,简单而带有古典历史气息。

木龙桥,位于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木龙湖上,连接叠彩山与整个木龙湖景区。木龙桥是仿自《青明上河图》宋朝汴梁虹桥建造的。桥整体古朴典雅、线条流畅的造型,弧度大,跨度也较大,凌驾于木龙湖绿波之上小巧玲珑、宛若彩虹,其色彩淡雅朴拙。桥与湖中的景物和峰峦塔影自然地搭配起来,湖光山色,上下辉映,与周围仿宋建筑有机的融入一体。桥的两岸通透有石踏石阶,还有高耸的宋塔、精致的宋阁,有古色古香之味。

湖中的木龙塔是以上海宋代的龙华塔为蓝本建造的,在山水的环绕下,塔更为别致美观,围绕着湖走上一圈,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有不同的景致。

木龙湖是在老城墙东门城的依托下,参照清明上河图等很多宋朝时期建筑改建而成的,古风蔚然。

木龙湖的末端有个船闸通漓江,因漓江时值枯水期,水位太低。游船掉头返回去游桃花江。

榕湖进入桃花江,首先穿过信义桥,该桥的设计与榕湖景区、少年宫等以青少年活动为主题的周边环境相协调,桥墩呈“V”字型,桥上两边各有一道拱圈,桥型线条优美别致,桥拱天面绘有想象丰富的儿童画。桥长57米,桥宽26米。

然后要过船闸

西门水泊浮雕,是说此处以前经常停泊许多船舶。

南门桥位于桃花江中山路之上,是贯穿桂林市南面的一个重要桥梁。这座桥是由三座桥构成,中间的一座是明国时建成,旁边的两座是92年扩建成现在大家所看的样子。南门桥地处桂林市区主干道上,是交通要道,最繁华的中山中路穿过南门桥。

文昌桥位于象鼻山西侧的桃花江上,因其建在桂林古城文昌门前而得名,文昌桥不仅是出城梁津,还是观赏象鼻山的最佳平台。文昌桥建桥历史超过六百年,重建的新文昌桥于1998年11月25日动工,桥长49米,宽32米。该桥运用法国北部塞纳河上纳夫桥的造型特色,桥面宽敞漂亮。桥梁设计注重与周边景观融入一体,尤其是桥梁四角的观景台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桥底下,有桂林美术家刘绍荟先生设计的大理石浮雕“象山传”、“鉴真东渡”和玻璃钢浮雕“李文昌”等传说故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终点是文昌桥码头,岸上有个白塔在桃花的簇拥中

下了游船,站在文昌桥上,俯看桃花江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