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唐泰陵保护展示工程叫好

标签:
人文历史古迹观光随拍旅游 |

最近,看到《西安日报》有关唐泰陵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李隆基陵园将全面修葺的新闻报导:蒲城县文物旅游局决定对唐泰陵南门神道、乳阙及门阙遗址实施保护展示工程。该工程由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总投资552万元。这一“开元盛世”开创者——唐玄宗李隆基(又叫唐明皇)的唐帝陵得到了工程投资性的保护。此乃利国利民,令人为之感到高兴。虽然投资相比法门寺、财神文化、道教文化展示区等旅游文化产业如同九牛一毛,可毕竟有了五百余万元的投资性保护,值得为之叫好!
“陕西的黄土埋皇上”,有数千年历史风云下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在陕西留下了七、八十座帝王陵墓,占全国现存帝王陵的近乎一半。仅西汉陵就有11座,唐陵18座。寄希望有一天,帝王陵都能得到更加妥善的保护性投入,改变荒芜的皇陵现状,开辟帝陵专线旅游,让人们去观光领略上千年风云变幻的历史。
还是前年隆冬季节去过唐泰陵,那里呈现出一派寒冬的荒芜寂寥,遍布荆棘杂草,少有人去。
通往神道的土石路坑洼不平,不时有矿车驶过,扬起一阵阵漫天灰土。行进在颠簸的道路,根本感觉不出这里是千年帝王之陵,倒像是矿山之路。真可谓是毫无帝陵之气,仅有灰土飞扬。
颠簸到神道,两列整齐的盛唐石刻映现在眼前,霎时让人方为之一振,灰尘扑面的不悦一荡而清。眼前一代明皇帝陵的气势,令同行者来了精神,这就是唐代赫赫有名的的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之陵。神道那一件件雕刻细腻精美的石刻华表、天马、鸵鸟、石翁仲、石狮等,矗立在此1250年了,虽历经沧桑,有的石刻已经残损,似乎透露出历史岁月斑驳的无奈和哀叹,然而又高傲地显出这就是唐泰陵的历史现存,珍贵无比!
唐泰陵位于蒲城县城东北约15公里的椿林镇石道村所处的五龙山余脉金粟山南麓,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陵南门神道南北全长439米,东西宽55米,左右两侧有大型石刻18对。东、西乳阙分别位于南门华表以南东西两侧,西乳阙阙体已破坏,东乳阙阙体大部分已不存在。门阙遗址分别位于南门石狮以南东西两侧,门址昔日建筑已不存在,阙体已被破坏。
国家文保碑阴刻:“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唐睿宗第三子,唐朝第六位皇帝。712——756年在位。早年励精图治,创“开元盛世”,使唐王朝达到鼎盛时期。晚年‘安史之乱’奔蜀,子李亨继位,被尊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四月病卒,广德四年(763年)三月辛酉葬于泰陵。”
观览千年史迹遗存,思绪万千,还是愿千年历史遗存得到有效的保护,使之成为展示历史、感受历史、功秋千代的大好事!
↓颠簸不平的道路的前方就是金粟山
p2
↓朱雀门神道
p3
↓东列石刻
p4
p5
p6
↓西列石刻
p7
↓霎时,感受到一代明皇帝陵的庄严气势。
p8
↓东列粗壮的华表
p9
↓翼马
p10
↓鸵鸟
p11
↓残缺的石马
p12
p13
p14
↓在华表等处新装上的探头
p15
↓石人牵马
p16
po17
↓残损的翁仲
p18
p19
p20
p21
p22
↓文官石像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回望
p30
p31
↓阙台
p32
p33
p34
p35
相关文图链接:
《破落的唐代宗元陵》
《恓惶的唐顺宗丰陵》
《满目疮痍的章陵》
《再观唐敬宗庄陵》
《观唐武宗端陵》
《观唐中宗定陵》
《观唐太祖永康陵》
《观唐贞陵》
《观唐贞陵(续)》
《唐贞陵北仲山》
《观唐崇陵》
《观唐崇陵(续)》
《哭泣的嵯峨山》
《观昭陵九嵕山》
《观长乐公主墓》
《观韦贵妃墓》
《观唐肃宗建陵》
《春来寻访建陵》
《唐贞顺皇后敬陵》
《观唐庄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