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窿峡


标签:
旅游观光随拍 |
p1
↑窟窿峡松林石林相依
出军马一场向南约三五公里远就是窟窿峡了。窟窿峡山石嶙峋,大大小小的石缝密布其间,故而得名“窟窿峡”,并留有神话传说。说很久前,草原上有一匹红色的骏马,每逢春旱,便将甘淋洒向人间,遇有水涝,则府身啜饮。贪财的牧主企图居骏马为已有,伏射神马。可随着一声长嘶,刹时万泉喷涌。牧主惊慌失措,向裂开的石洞钻去。此后,窟窿峡便成了人们凭吊神马的去处,而牧主则永世不得脱生。
窟窿峡处在的大马营草原。早在秦时,这里就是月氏人游牧之处,西汉时为匈奴所据。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逐匈奴出焉支山。从此这里一直是朝廷屯兵牧马的地方。
窟窿峡目前是一处免费的景区。
↓石峰犬牙交错
p2
p3
p4
↓进入峡道
p5
↓来到窟窿峡
p6
↓清亮的西大河水在峡谷中流淌
p7
p8
p9
↓吊桥
p10
↓河岸丛林
p11
p12
p13
↓山岩
p14
p15
↓湍急的河流
p16
p17
p18
↓秀峰
p19
p20
p21
↓日落时分
p22
p23
↓开阔的草坪
p24
↓苔癣石
p25
↓奔流不息,流往峡谷深处
p26
↓窟窿峡晚饭
壶里熬制的是当地的山茶,烤着花馍。另要了小鸡炖蘑菇、虹鳟冷水鱼。
p27
↓可敬的军马场老职工
承包管理窟窿峡的是一位军马四场退休下来的老场长。老场长称呼老职工为老头子。老头子姓宋,来自河南平顶山,打小就来到了这里,从口音里几乎听不出他是河南人。可当我用河南话和他聊天时,他河南话说得比我地道多了去了。朴实勤快的老宋总是乐呵呵的,手里老是不离他那骨杆制作的烟锅。
老宋跨过吊桥找我们回来,还说这里是窟窿峡,其名就是因为这里有许多个陷阱般的“窟窿”,掉下去的牛羊都觅无踪影,没得救。尤其是现在这深秋季节,马莲草深覆地,不小心将会带来杀身之祸。闻言,还挺骇人的。
吃完晚饭,老场长说让我们住在窟窿峡的帐篷里,一个晚上收费40元,他和老宋晚上会军马一场。闻听此言,我倒觉得挺好,还有火炉子取暖。可我那口子说什么都不干了,偌大一个峡谷,山间野兽什么的,留下我们几人,不行,绝对不行!尽管老场长他们再三解释没有野兽出没,也是不行。
我们是最后一波离开窟窿峡的,老宋顺便搭上我们的车回去。他告诉我们去往皇城草原路难行,又有岔道。说回到场上最好休息,第二天找人带路较为稳当。
我们执意奔行。一路见不到一个人影,天已抹黑。在中铁二局兰新二线建设工程处一经打问,方知还是走错了道。赶上天黑,只好折回到军马一场场部招待所休息。皇城没有去成,留下了些许遗憾。
p28
相关文图链接:
《群羊当道》
《千年皇家军马场》
《牧马人之歌》
《满林尽带黄金甲》
《千年古刹马蹄寺》
《晨起的马蹄寺》
《绚丽丹霞》
《七彩丹霞》
《丹霞朝晖》
《西行张掖》
《武威文庙》
《西行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