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文庙


标签:
旅游观光随拍 |
p1
p2
↑文庙正门,从大门望去为山门。武威文庙,也叫圣庙、孔庙,迄今有五百余年的历史了。这里历史上是凉州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的圣地,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号为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武威文庙简介》的宣传板表述道:武威文庙,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东南隅,坐北向南。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年),南北长 198米,东西宽152米,占地面积约30096平方米。 武威文庙古称“陇右学宫之冠”,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西边为儒学院,仅存忠烈、节孝、节义三祠;中部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前有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后有尊经阁;东边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前有山门、戏楼,后有崇圣祠,形成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严谨、雍容典雅的古建筑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公布)”、“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山门楹联:鳌背腾辉万丈文光连九曲
↓文昌宫过殿
东廊柱联:汉简夏碑人文荟萃
西廊柱联:东壁图书西园翰墨
p3
p4
↓戏楼
楹联:戏乃戏乎戏推物理
p5
↓牌楼及两侧的石狮
p6
p7
p8
p9
↓崇圣祠 也称“启圣殿”,为主祀孔子之父叔梁纥之殿。
楹联:扬纪聚精戴匡翰斗
p10
p11
p12
p13
↓桂籍殿 位于大成殿东侧,殿内供奉文昌帝君。建筑自成一组,为文昌宫。内有过殿,左右耳房供道士居住。
文昌,本是星官名,包括6颗星,即斗魁(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古人将其解释为主大贵的吉星,道教将其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又叫“文曲星”、“文星”。隋唐科举制度产生后,文昌星尤为文人学子顶礼膜拜,视文昌“职司文武爵禄科举之本”。因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被道教尊为主管功名利禄之神,所以二神逐渐合二为一了。到了元代,仁宗皇帝封梓潼神为“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
p14
↓殿堂之上挂满了匾额
p15
p16
↓扫描院落建筑
东西面有牛公祠、刘公祠。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尊经阁 处在大成殿之后,建在高达2米的砖包台基上,为两层土木结构楼,重檐歇山顶,阁周绕以木柱回廊,顶部三重翘角上均悬有风铃。是武威现存最高大的古代重楼建筑。
楹联: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p23
p24
↓大成殿 是文庙的主殿,建在石筑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顶置九脊、鸱吻螭兽;脊以缠枝莲纹砖砌筑;正脊中设桥形小珠;屋面覆琉璃筒板瓦。周围绕以回廊,庄重、肃穆、文雅。为明清建筑风格,呈现至圣至尊之气。门额“万世师表”,殿内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塑像,左右两旁为孔子的弟子。
楹联: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德冠生民朔地辟天开咸尊首出
p25
p26
p27
↓大成殿与尊经阁之间的牌楼
p28
p29
↓庙内建筑
p30
相关文图链接:
《西行武威》
《合阳文庙》
《泾阳文庙》
《城墙随拍》